凌父叹了一口气,说:“老肖啊,还是要对他严厉一点好,不要太为他开脱了。”
接下来,凌父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向凌峰的班主任表示歉意。凌父并对刘副书记表示感谢,感谢学校挽救了自己的孩子。
总算从学校办公室走了出来,凌父邀请肖父到外面的餐馆吃饭叙旧,两个孩子自然跟随。四人坐定,聊了开来。肖父笑着说:“老满,你知道吗,当年啊,你可是在你凌叔叔的脖子上尿过尿啊。”
凌父哈哈一笑,说:“老肖啊,这个事你还记得啊?唉,孩子们太小,他们可能不明白。”
是的,肖骁霄和凌峰两个人确实是云里雾里的。原来,十多年前,肖父和凌父都是一个单位的,就是在那个长河大山子水电站。大山子水电站地处雪峰山余脉大山深处的一个叫罗溪镇的小城镇。凌父是罗溪镇附近的月溪镇上土生土长的,当然不妨预先交待一下,两个镇之间隔着区政府所在地江口镇。而肖父是长河另外一个乡的人。后来,肖父要调走了,就这样两人分开了。在那个水电站,肖父和凌父,是要好的同事兼哥们来的。至于肖骁霄尿尿在凌父的脖子上,那是肖父一次回老家探亲,回单位的时候,带着肖母和肖骁霄到单位去。而那时候,交通不是十分地方便,由于山洪爆发,冲毁了一段山里公路,凌父就到另一端接自己的同事。他让肖骁霄骑到自己的脖子上,翻山越岭,到另外一端去乘汽车。山路很长,肖骁霄就在他脖子上睡觉了。那时肖骁霄才两岁,不知道怎么自控小便,结果就尿了一泡在凌叔叔的脖子上。肖骁霄觉得很不好意思,连忙给凌父倒茶,表示赔罪。
凌峰显然开心不起来,尽管这件事情在出乎意料当中暂时平息了风波,可是,毕竟还是自己在这件事情当中理亏,一时间郁闷之极。凌父对凌峰说起了一件事情,他说:“凌子,当年骁霄还救过你的命啊,要不是他,也就没有现在的你了,老爸我也不知道怎么活啊。”
肖骁霄和凌峰又一次云里雾里起来。原来,也就是他们两个小子在三岁的时候,两个父亲经常带着他们各自的宝贝儿子到水库边的马路上去散步。一天傍晚,两个父亲聊的开心,一不小心疏忽了两个小混蛋,等到想起来了的时候,俩小子不见了。找了一会儿,就听见稚嫩的肖骁霄在嘶喊着“爹爹,爹爹……”两个心急火燎的父亲飞奔过去,在马路的一个拐弯处,看到了这一辈子他们不能够忘记的一幕:斜坡上,凌峰两只手死死地抓住肖骁霄的一只手,而肖骁霄另外一只手死死地拽着一刻小松树,嘴里在着急地喊着“爹爹”。而在凌峰的脚下,就是深不可测的水库。倘若一个小孩子掉下去,就是神仙也没得救了。
两位父亲拉起了两个孩子,他们才发现,那棵小松树的的根已经松动了,再迟到一会儿,恐怕两个都没得救了。三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说清楚事情了,原来,两个小家伙玩得开心,也不知道怎么就逃离了父亲们的视线范围。到了这个隐藏于密林深处的马路,两个人就有点慌张了。两人也搞不清楚方向,不知道往那里走。这时候,小凌峰脚底踩到了路边的一个石头,跌了一跤,就滑到斜坡上,自己抓住了一棵松树,吓得哭喊起来。而肖骁霄则去拉他上来,不小心也滑了一下。于是,小凌峰又往下滑了一段,肖骁霄只好自己一头死死拉着凌峰,另一头死死拽着那棵小松树,同时大声喊叫。
就这样,凌峰这斯现在才知道,自己和肖骁霄在十多年前还有这么多的渊源。更没有想到,十多年以后,两人竟然是在冲冲打打中认识的,有种说不出的味道。他看了看肖骁霄,很想找出十多年前两人那种完全单纯和无私的生命之交,但是,尽管两人现在在父辈眼里仍然是孩子,但是,毕竟多了一些其他念头了,也就是说,复杂了。肖骁霄伸出手,要和凌峰握手,凌峰有点迟疑地伸出了手,他不知道肖骁霄要干什么。肖骁霄握住他的手说:“凌峰,我们是不打不相识,我们继续十多年前的友谊,继续做好朋友吧!”
凌父称赞地说:“老肖,你看,你看,还是你的这个小子懂事情。”
肖父也很欣慰,说:“孩子都能这样,我们也可以放心了。”
人生当中,能够有如此传奇梦幻一般的际遇,谁不能够感慨呢?当肖骁霄和李辰钰、杨思想、周勿三位好友说起和凌峰这些父辈们还没有遗忘的经历时,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李辰钰说:“看来在人世间,总有一些事情或者一些经历,都是能够感动人的。”
杨思想呵呵说道:“真好,肖骁霄,你的事情提醒了我,我也要回去问问我老爸,看看有没有类似你的这种经历,我也要去寻求一个不平常的童年!”
漂泊家传奇--漂魂(5)
周勿起哄,说:“最好是个美丽的女孩,你曾经在小时候救过她,而且还使坏亲过她的小脸蛋!”
肖骁霄故做夸张地说:“那么,我们三个不是很快就会拥有一个漂亮的嫂子了吗?”
四人打打闹闹,赶往教室,上晚自习去了。
这是一个天色朦胧的时刻,当大家出完早操的回到宿舍的时刻,三班有人喊叫起来:“不好了,昨天晚上我丢东西了,我箱子里面的钱和饭票、菜票都不见了!”
这句话仿佛提醒了大家,纷纷检查自己的财务,很快,二班、四班也有人叫了起来,都是丢了现金、饭票和菜票。
“大内总管”们迅速反应,李辰钰纠集各班寝室长统计损失,肖骁霄负责要求大家尽量保护现场,杨思想带着几个人四处寻找小偷作案痕迹,周勿赶往保卫处报案并通知肖剑云老师。
肖骁霄很清楚,这无非两种可能,一种是外贼,另外一种是内贼。不过,除非有绝对的证据,才能够怀疑自己的同室室友的,否则,谁也不能够枉加揣测。大家的思路相当一致,集中力量,寻求小偷的蛛丝马迹。很快,杨思想一组发现了三班处的窗户有被撬动的痕迹,很显然,这是外贼所为。因为大家看到,撬动的痕迹在窗户的外面,基本排除室友作案伪造现场的可能。匆匆赶来的保卫处老师也确定了这种判断。大家知道,似乎到此为止了。小偷年年有,今年少不了。大家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接受现实。
李辰钰发现,丢失东西的极为室友看上去都是农村来的,于是和肖骁霄、杨思想和周勿四人开了一个短会,决定在吃晚饭回宿舍的时候,号召大家为他们捐献一点饭票,原则是一人捐献一张四两的饭票。不要求捐钱,因为在雪峰中学这个小天地力,甚至包含学校门口的小摊贩和小饭铺都是接受四两饭票充当现金的。
吃饭前,“肖李杨周”四人一路小跑赶到宿舍门口,摆出中午制作的“捐票箱”,四人轮流向室友说明,号召大家捐献一张饭票。
室友们都很配合,纷纷捐献。凌峰、胡涛和王学兵也来捐献,每人都说要捐十张,肖骁霄还是建议他们只捐献一张,因为这样才是室友们力所能及的。整个晚饭时分,寝室门口始终弥漫着温暖的气氛,大家渡过了一个美好的时刻。
但是,在“肖李杨周”看来,治理一个寝室和治理一个社会是相通的,小偷不除,室无宁日。预防小偷、铲除小偷,是寝室当前最大的“政治”。在四人看来,虽然缺乏公安专业,但是有一颗逮贼的红心,这就够了。
于是,李辰钰召集各寝室负责人开会,商讨逮贼的办法。一番讨论下来,总算弄出了一个办法。小偷进入寝室行贼成功,必须满足这四个条件:一是在寝室无人或者同学深夜熟睡的状态下;二是不会通过寝室唯一的大门入内;三是他有安全进入和逃跑的路线;四是他必然经过耐心的侦察。
那么,在这次成功偷盗的前提下,他肯定还会找机会重新光顾。“蠢马要吃回头草”的前提是:他会认为学生不会认真对付这次偷盗,无非在学校保卫处“风紧”一段时间之后,又会是他偷盗的黄金时机。那么,逮贼之法就很容易了:先期在这四个环节一一设置明显的措施,然后慢慢松懈,但是在实际上是外松内紧,宿舍始终有人在暗处或者总有人在同学熟睡的时候是清醒的。同时在可能进入和可能逃跑的路线上设置隐蔽的物件,准备痛击小偷。
不用宿舍管委会和保卫处协商,保卫处果然加大了对高一宿舍巡查力度和密度。学校治安巡逻队员是由各班男生轮流担任的,一般说来,有保卫处老师监察的时候,就会认真。一旦老师疏于管理,那么这种巡逻基本上就连“花腿绣拳”也不如了。
借助保卫处的高度戒严之机,宿舍管委会也配合这项行动,搞得有板有眼,宿舍防范相当严密。二十四小时配备有保安措施:大门紧锁,窗户紧闭,上课有老师巡逻,下课有学生把守,一刻也没有松懈。
这样一个礼拜之后,宿舍管委会进入外松内紧之状,白天一般小偷不敢光临,主要是在晚上,宿舍管委会组织了几个积极的同学,轮流窝在被窝里观察敌情,守株待兔。
一个礼拜过去了,两个礼拜过去了,三个礼拜过去了,小偷始终没有光临。这时候,雪峰山开始刮起了阵阵寒风,肖骁霄才感觉到,冬天来了。可是,小偷始终不出现,逮贼积极性极高的同学开始出现了厌烦的情绪,加上期末考试临近,肖骁霄明显感觉到,大家在期待结束这种无谓的工作。四人给大家打气,这个时候,坚持就是胜利,但是,这是无用的了。
经过探讨,四人认为,除了小偷可能在继续侦察以外,不排除还有内应的可能。那么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加大保密力度,宣布解除“戒严”,其他宿舍管委会成员也不能知道,而且更不参与了,但是外松内紧,四人继续轮流监控,不能疏于防范。直觉告诉肖骁霄,小偷应当要出现了。
又是一段时间过去了,天空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从雪峰山银妆素裹,到廻龙洲雪舞苍茫,肖骁霄知道,寒冬腊月,逮贼良机。如此寒静的夜,保卫处睡觉了,巡逻队也躲进小屋烤火驱寒去了,同学们深夜的小便也一滴不漏地憋在膀胱里,总之,寒夜里,除了被窝里有人,其余到那里也看不到人影了。坚持就是胜利,肖骁霄用这句话激励自己逮贼的意志。狭路相逢勇者胜,肖骁霄用这句话鼓舞自己逮贼时刻的斗志。
大约凌晨四点钟,肖骁霄当班时刻,终于发现离自己最近的窗户隐约有黑影在晃动。肖骁霄热血沸腾,兔崽子,你终于出来了。肖骁霄趴在被窝里,让被子露出一条缝,眼睛死死地盯住窗户。
小偷轻手弄开窗户,又轻脚爬了进来。肖骁霄的眼睛死死地跟着小偷的猫影,但是他没有发现后面还有一个正在爬进来。
正当第一个小偷猫脚走过肖骁霄的床边时,肖骁霄猛一掀被子,断然扑上小偷,并大喝一声:“抓小偷!”这声音,响亮而豪迈,宿舍哄地一声喧哗起来。肖骁霄扑倒小偷,把他摁倒在地,但是小偷的力量很大,很快就反扑把肖骁霄摁倒在地上。一来一回,两人就交手几个回合。
可悲哀的就是,临近的同学没有人及时迅速地援助,后面的小偷一拳打在肖骁霄的脸上,肖骁霄忍住疼痛,再次用力翻身,压住小偷。殊不知,后面的小偷抽出刀子,准备捅人。
危机时刻,但见一个人穿着内裤和背心、光着脚疾速赶来,飞跃而起,一脚踹向持刀的小偷,“咚”地一声,小偷整个人狠狠地撞在了床樑上,接着慢慢地瘫软下去了,刀子跌落在一旁。肖骁霄大为振奋,狠狠一拳揍在另外一个小偷的脸上,小偷终于在这一击老拳下,放弃了反抗。
借助积雪的光亮,肖骁霄这才发现,来人就是凌峰。肖骁霄看着他,充满了感激和敬意。这时候,其他同学赶来了,逮住小偷,押解着他们两个混蛋,往保卫处赶去。肖骁霄隐约有点遗憾,怎么没有发现李辰钰、杨思想和周勿赶来。不过,很快又释然了,他们值班了,现在肯定睡的死猪一般。
这个时候,肖骁霄和凌峰的手终于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肖骁霄感动地说:“兄弟!”
凌峰同样感动地说:“兄弟!”
第三章南国佳人
雪峰山大地,是一块巾帼不让须眉的土地,同样,这也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刘梅生在了这样一块土地上,也身处这样一个幸运的时代。父母从小就对她进行“忆苦思甜”式的教育,无非是“生正逢时”,要比父母更有出息。
但是在刘梅看来,这是父母典型的不负责任,将自己童年没有实现的理想转嫁到自己身上来了,所谓“女承母业”莫不如此。不过,从自己的童年到现在,刘梅对父亲总有一种陌生的感觉,在省城做文化工作的父亲,虽然疼他,可是毕竟缺乏耳濡目染的亲情。
初中就在雪峰中学度过的刘梅,已经为自己攒足了资历。高一一开始,就象理所当然地成为雪峰文学社的女头目:社长兼总编辑。在她任内主管的文学刊物《雪峰文学》更加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投稿数量成倍增长,最为特别的是,稿件质量明显提高了。
临近期末,刘梅和编委们策划了一期长河乡土文学专栏,主题是要反映淳朴的长河山民和刚健的雪峰山精神。冬天的日子,没有太多的同学能够热烈地关注这个消息。吃过中饭赶往教室的肖骁霄却在这个消息前停留了一会儿。这个时候他才想起,自从来到雪峰中学,因为忙于适应新的环境,居然没有去关注文学了。正好,这个时候可以投投稿子啊?应当说,高一学习不是很忙,可以考虑一下文学爱好的。于是,到了教室,酝酿感情,回忆自己在乡村度过的童年、小学和初中,以及来到雪峰中学的变化,慢慢地,诉说的欲望就来了,笔尖不由自主地流淌起来:
黄色的土地,给了祖祖辈辈黄色的皮肤
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贫瘠的黄土地上
一直到了
父辈的眼睛也变成了干涸的黄浊色
黄土地用父辈黄浊色的眼睛透出了黄色的幽灵
黄色的土地它一直没有变绿也在顽固地传宗接代
一代,一代又一代
企图也把我彻底同化了让我拥有了黄色的皮肤
但是我的黑色的眼睛清澈透亮
将永恒地用它寻求着永恒的绿旋律
十行诗,肖骁霄想着要给她一个名字,不由自主,“黄土地&;amp;#8226;黑眼睛”六个字就接踵而出。按以往写诗歌的习惯,誊写一遍,不再做任何修改。翻出一个信封,装了进去。上完晚自习课以后,肖骁霄“顺便”路过雪峰文学社信箱前,将稿子放了进去。很快进入了自己设想的内心生活当中。
刘梅和虾兵蟹将编辑们在处理来稿,这真是一种如临大敌的境况,刘梅的宗旨是,试图对每一封来稿负责,这是自己获取读者垂爱的唯一的有效办法。稿件还真不少,熟悉的名字和笔迹也不少。
突然,编辑袁丹凤叫了起来:“哇塞,肖骁霄也投稿了!”袁丹凤就如她的名字,一双丹凤眼,迷倒班上无数欲望蓬勃的男生。
刘梅歪头瞄了瞄袁丹凤,不太在意地说:“就是那个风靡一时的宿舍大内总管?”
袁丹凤赶紧回答:“是啊是啊,就是他,想不道他也会写诗歌耶!”
刘梅边向袁丹凤要过肖骁霄的稿子边说:“不就是一个好武斗的粗鲁汉子嘛,写了个诗,至于你那么夸张吗?”接着挤眉弄眼笑着小声说:“哎,是不是早就芳心默许、就差以身……”
袁丹凤急得跳了起来,笑着要找刘梅算帐。
打闹停息,刘梅认真看起肖骁霄的稿子来。十行字,她看出了一个雪峰山小伙子刚健而又淳朴的灵魂。诗歌的意境质朴而单纯,就像那双眼睛,清澈而又透亮。几个编辑在关注着刘梅的脸色反应。
刘梅发现他们的奇怪的眼神的时候,脸微微红了。怔了微妙的片刻,稿子往桌子上一撂,说:“诗歌版头首,发了!”
群编“哄”地一声笑了起来,一切都在不言中。最后发稿前,刘梅想写一个“编者按”,将自己对这首诗歌的心灵领悟和意境概括写出来,但是,诗歌对于不同个体的个性,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自己显然不能够去左右这种虚无缥缈的诗歌感受。看来,还是交给读者吧,自己的读者应当各有身手,领悟不同凡响的境界。于是,讨厌的“编者按”就掐灭了。
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又一期《雪峰文学》传发到各个班级,显然,肖骁霄没有想到自己的诗歌居然是在诗歌版的头首,这在班上也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
语文老师汪海洋也在课堂上对肖骁霄的这首诗做了一番评析,他觉得,肖骁霄的诗歌对眼睛写出了另外一番境界。先前有一个诗人写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求光明”,这是对眼睛某种极高境界内涵的诠释,可是毕竟有些绝望的呐喊。而肖骁霄的“将永恒地用它寻求着永恒的绿旋律”,却是通过眼睛诠释了人生追求理想的极高境界,而且丝毫没有感觉到过去曾经的绝望,也没有现在的绝望和未来的绝望!
所谓文章千秋事,是丝毫来不得半点马虎的。肖骁霄没有想到语文老师给予了这么高的评价,真是有点受宠若惊,也有一点疑虑,自己真的写的那么好吗?也许是语文老师为了鼓励自己吧。毕竟,心理学表明,在这个年龄阶段,老师的表扬总比老师的棒喝好。这样一来,自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贵姓了,也就释然,坦然对之了。
刘梅忽然发觉,自己好像对这个“好武斗的粗鲁汉子”感兴趣了,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化,难道自己已经默默在寻求一个梦中的男孩子,而且就是这个先前在校园声名远扬的“武夫”?刘梅在高一&;amp;#8226;六班,很容易知道肖骁霄就在高一&;amp;#8226;七班,看来,自己已经被这个“邻居”吸引住了,剩下的,就是寻找什么接触相识的机会了。
只要有心,就不怕没有机会。临近年终,县文联决定,在雪峰中学组织全县中学文学社团联谊总结会,并且邀请主管文化工作的县领导人莅临参加。作为东道主,雪峰中学负责组织工作,刘梅理所当然就是组委会执行主任了。
作为执行主任,自然就有调兵遣将的权力。刘梅特地在社委会议上提出:“我们不要将这次联谊座谈会变成官僚会议,而是要充分发动文学爱好者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组委会的工作当中来,尽量通过他们的参与,将本次在我校的联谊座谈会变得丰富多彩,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