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在家闲呆了几个月的陈清现在是彻底地百无聊赖了。
因为自打从津江回来后,陈清既没有找到工作,也没有什么合适的生意可做。
不过,对于他来说最糟糕的事是他几乎连一起玩的人都找不到了——高红路被派去了南宁学习,刘顺白天则要上班。
而对于林国进和梁蓝结婚的事,陈清是回来后才知道的。
但陈清对此却没有什么感觉,只是有点可惜,因为以后再也没法想过去那样和林国进相处了。
这种没有感觉的感觉让陈清自己也觉得有些奇怪,因为在别人看来,一个人的初恋是最难忘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
但这一切却在陈清的思维里却似乎没有半点印记。在他的记忆里的那些和梁蓝有关的往事好像被山洪冲走了一样,已经荡然无存。
相反,陈清对初恋情人的结婚竟感到一种解脱的轻松,因为这对梁蓝来说,这或许才是她最好的选择。
既是无事可干,陈清便开始和刘顺捣鼓起了音响。
这是一股现在流行的玩意,跟其它的流行一样,差不多是一夜之间,云甫冒出了一大堆“发烧友”,而几乎所有口袋里有点闲钱的云甫玩家们都泡在了那些稀奇古怪却能放出美妙歌声的机器堆里。
这是一种潮流,跟不上潮流的人无疑是落伍的。
于是,在云甫的街上,也几乎是一夜之间冒出了无数间专卖音响器材的店铺。
无论是在什么场合,谈论音响都成了年轻人时髦的话题,那些不懂音响器材和音响名词的人,理所当然的会被斥之为“老土”。
不过,这里得说一句,这些刚入门的云甫“发烧友”玩的器材与我们所知道的那个真“发烧友”齐明栩的器材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甚至可以说是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但即便是这样,云甫的“发烧友”们也照样玩得不亦乐乎,对于这些初上道的菜鸟玩家来说,只要有一套能放出声音的音响器材,就等于是一种能炫耀的时髦了。
在这种氛围中,只要有点新潮观念和有追求的年轻人,难免都会赶这种时髦的。刘顺当然也不会例外。
于是,当陈清晚上去他家找他的时候,刘顺便卖弄似地拉着陈清欣赏了一遍自己新买的音响,然后便开始和陈清大谈起音响来。
——什么牌子的扩机好,什么牌子的喇叭好听,还有被称为“音响味精”的均衡器那个牌子的最好。
刘顺说的头头是道,就好像是一个已经很老道的“发烧友”,但陈清却被对他说的那些玩意不以为然。
因为玩音响对于陈清来说并不陌生,早在南宁的时候,他就捣腾过小卢的那套高档音响。
那套音响是安老头专门从香港买回来给小卢玩的,全是正宗的欧洲货,档次比刘顺的这套国产的不知道要高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