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_活出人样_奇书网
返回

活出人样

首页
第41章(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在中国,不论是在哪里,都会有情男。阳谷县也不例外。于是,潘金莲的美,顿时打动了情男们的心,他们一下就迷上了潘金莲。

情男们不再看戏台上那虚假的表演,转而看潘金莲真实的表演。

共同的爱好,会结成朋友的。阳谷县的情男们,也结成了朋友,他们一起欣赏着,品评着潘金莲的美。

为了看潘金莲,阳谷县的情男们挤到潘金莲最近处,细细地看,用心的记。

潘金莲连看了五天的戏,也就是说,阳谷县五天的唱戏,潘金莲场场不落。

潘金莲的场场不落,潘金莲入戏痴迷,让阳谷县的情男们一包眼福。

常言说:色胆包天。

这个词虽然听上去不太好听,可是,事实上就是如此。被美色动心的情男们,并不会有什么世俗,比如身份啦,地位啦,金钱啦,等等世俗的考虑,而是专注地只想如何接近相中的美人,并抱得美人归。

五天的大戏结束了,阳谷县的情男们突然意识到,自己再也看不到潘金莲了,更看到潘金莲的娇痴了。阳谷县的情男们这叫一个闹心。阳谷县的情男们也是山东的汉子,山东的汉子是不难为自己的,他们不会弄下什么忍痛割爱的事情,他们要得到潘金莲。

可是,怎么样才能得到潘金莲呢?这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阳谷县的情男们并不傻。

潘金莲是一定要得到的,不管是谁。总之,潘金莲是不能藏在武大郎家里的小楼里,潘金莲的美,应该属于大家。这是阳谷县情男们达成的一致共识。可是,怎么样才能让潘金莲属于大家呢?

得到潘金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然,得到潘金莲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就没意思了。这件事,要进行谋划,要进行设计。这是阳谷县的情男们达又一个共识。

共识达成了,事情就好办了。正所谓人多力量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七嘴八舌,很快,办法就出来了。

阳谷县的情男们,没有把潘金莲的丈夫武大郎放在眼里,他们只盯着武松。

阳谷县的情男们,要向武松下手。

阳谷县的情男们,要通过对武松下手,完成得到潘金莲的目的。

这是一个阴谋。

060进勾栏,宾白增见识

从早先的文字里,刘宾白知道大宋朝的勾栏很有名,特别是这一时期。其实,这个大家也都知道,因为这时节出了一个著名的人物,她叫李师师。

在来的地方,刘宾白活得比较保守,连歌厅都没去过,发廊也只是路过。当然,发廊的小姐也向刘宾白招手示意过。刘宾白没胆,不敢进去。

其实,刘宾白也不是没胆跟小姐亲近,只是,刘宾白看旧书看得太多了,在印象中,妓应有技,妓应有艺,而不是象来的地方小姐,就会叉开双腿。虽然刘宾白也是个码字的劳动人民,可是他是个懒人,并不想用这种劳作锻练自己。

叫鸡是刘宾白来的地方的人津津乐道的事情,可是,却真的没什么意思。在刘宾白来的那个地方,鸡,也就是小姐,太没品,就跟民国时期的下等娼妇一样,来了你就上床,上了床您就干,干完了您撂下二毛钱您走人。这,这真是叫了。性的交易。

据说,在刘宾白来的地方,一个鸡一天能招呼几十位,少的也在两位数以上。这算什么?只能算是操作,为生活而操作。或者说,是为和生活而劳动。

刘宾白来的世界,是最讲感情的,人人都在说感情,人人都在献爱心,可是,从本应是谈情的鸡那儿,弄的却是操作!为了金钱而操作!

真无聊!

人呵,有时候还真不如动物,你看动物发情时,还会比画比画,弄出点子小样,弄出点小情意,让人看上去都怪喜欢的,可是,到了人这,就改纯粹发泄了。真是无奈,长着那么丰富的大脑,干什么呀。

现在好了,有机会了,刘宾白真想看看原本的勾栏是个什么样子。

好像早先的勾栏并不是为人民大众开的,而是应一些有社会地位和特殊人群开的,应该算是一个雅玩的场所。因为那时的社会不是一夫一妻制,所以,满足性需要是问题。不像是刘宾白来的那个地方,解决性苦闷成了大问题。

要说也是,在刘宾白来的那个地方,人们的生活好了,吃得饱,穿得暖。人说,饱暖思yin欲。这话的确不假,在加上没什么可追求的,所以,有劲没处使,解决问题,真成了一个大问题。于是,为了需要,就生出了便地的鸡。这也是市场经济。

好了,现在总算可以看一些离生活、生存远一些的东西了。

刘宾白不知道,其实,他能去阳谷县的勾栏,是阳谷县情男的安排。

带刘宾白去的是土兵中的一个,他有点文化,原想借当土兵,混入县衙,靠近县大老爷,想办法混迹于师爷的行列,通过曲线救国,谋一份好差事。

这个人带着刘宾白进了勾栏院,先在大厅里坐了下来。

大宋的勾栏院可不像是刘宾白来的地方,找着鸡妈妈,看着一群鸡,随便点。到大宋勾栏院,初来的客人得先在大厅里坐着,喝点小酒,听台上的小姐唱曲。没有相好的姐儿,你是进不了小姐的闺房的。

坐在大厅里,听着带自己来的土兵介绍,刘宾白才知道大宋的勾栏院,还有着这规矩。

阳谷县的勾栏院,还真像是电影里演的,是座上下两层的楼,楼下是大厅,楼上是小姐们的闺房。当然,楼上只是一般的小姐们的闺房,有身份的小姐,也就是说,小姐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一般在后院。

刘宾白很新奇的看着,听着。

此时,台上一个小姐,弹着琵琶,正在唱曲子。但见她,低眉垂目,慢启朱唇,轻声唱道: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小姐的声音婉转,飘飘渺渺,直入人心中。

刘宾白上小学中学的时候,书背得还不错,特别是课本上的宋词,还真记了几道。刘宾白听得这首,知道这是宋朝名家柳永的词。是曲蝶恋花。

刘宾白能记住柳永的这首词,也是因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名句,千古流传的名句。

大宋的勾栏院,刘宾白来的地方的歌厅又不一样。刘宾白来的那个地方,歌手在台上唱歌,台下的人依旧是吆五喝六,全不听台上在唱些什么。可是,大宋的勾栏却不似这般。小姐唱曲的时候,大家都在听着,不发出一点声音。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