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_活出人样_奇书网
返回

活出人样

首页
第51章(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人呵,都欠揍,几个老大的大耳刮子挨上,立即就明白了,比讲一车话的道理还管用。

刘宾白打完人,有点后悔,自己的脾气也太大了,打人也打得太狠了。

刘宾白这边还后悔着呢,可“三碗不过岗”的老板却被打明白了,他知道自己不应该跟武松叫板,是武松头让他成名的。

擦擦嘴角被打出的血,“三碗不过岗”的老板说:“都头打得好。”

刘宾白没说话。

“都头言语,在下听了。”“三碗不过岗”的老板见武都头还是看着自己,便低下头说。

“‘三碗不过岗’过烈,已有非议,必须转型,否则,必死无疑。”刘宾白着武松口气坚硬的说。

“如何去办?都头明示。”“三碗不过岗”的老板真的老实了,他听话地问。

“淡一些。口味不变,改‘六碗不过岗’。”说完,刘宾白笑了。

“都头能成?”“三碗不过岗”的老板见武松的脸皮松了,便大着胆子,不放心地说。

“能成。取好水兑之。嗯,言称‘清爽型’。”刘宾白琢磨着说。

刘宾白不是凭空想象的,他是参考来的地方制酒的办法。

(各位看官注意,刘宾白参考的是制酒,不是酿酒的办法。这是有很大区别的。)“全听都头吩咐。”“三碗不过岗”的老板听话地说。

“限你三天。三天后,我亲来品酒。”说完,刘宾白着武松走了。

人呵,就是一个贱种,逼着、打着、骂着,反到能做出事来,供着、哄着、宠着,什么也做不出来。让刘宾白这一逼,“三碗不过岗”的老板,真就弄出了几个口味的“六碗不过岗”来。

刘宾白尝了,觉得都不错。

刘宾白拿了让同事的土兵闭着眼尝,不放心又让人去把师爷找了来。

经过细品和多人体验,最后定了下两款。

师爷带着两款新酒,赶紧去京城,百见阳谷县知县老爷,汇报了些事,并让老师送大人们品尝。

知县老爷虽然现在风头挺盛,可他也知道这是在刀刃上行走,也小心着呢。这些日子他也正为在京城经常看到喝他们的酒而醉倒街头的人而烦心。师爷来的正是时候。

阳谷县的知县老爷听说后,真是开心,而且是很开心:“你们真会办事,肯为老爷分忧,老爷记得你们。”

“老爷是我们的主,我们自会为老爷尽心。”师爷真会说话,也跟得真快。

当即就办。阳谷县的知县老爷立即带着酒来到童贯大人的府上。

现在,阳谷县的知县老爷也牛叉了,童贯大人的府邸,平趟。带着“六碗不过岗”,阳谷县的知县老爷进了童府,找了管事儿的,送上新酒,说明来意。童府管事的真是明白,听了阳谷县的知县老爷说明来意,毫不迟疑,立即进去报告。

童贯大人之所以被皇上宠,是因为他眼里有水,能看出事儿来。他也知道“三碗不过岗”弄出一套酒鬼让皇上不高兴的事情了,他也正想着告诉阳谷县的知县别再弄酒来呢。听到阳谷县送来的新酒,童大人很高兴,立即叫人去尝。

着人尝过,说是新口味,没喝过,感觉不错。童贯大人也尝了,发现确实有意思。于是,恩准阳谷县换酒。

知县得令后,立即让师爷回转,运送新酒来。

师爷回来的路上,这叫一个后怕。到了阳谷县后,师爷没停留立即找了武松。

好在师爷走的这些日子,刘宾白大着胆子换了产品,有了准备。于是,师爷歇一晚后,亲自压着酒,又返回京城。

刘宾白留了一手,没说换酒事,但是停销了一段时间销售,并称是原料不够。等到京城换酒的消息传,才又重新销售。

前来阳谷县进酒的商人,听了从京城传回的消息后,直后怕,要是这段时间进了酒,非砸在手里不可。于是,他们连称武都头仁义。的确如此,如果刘宾白玩坏,非得坑死一批人。

当然,刘宾白是不能干这种事的,因为那是自毁,阳谷县的酒还是要通过他们的手,才能变成大批的银子,要是他们死了,阳谷县也就差不多了。这就是所谓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武松不坑人,武松为人仗义,于是,来阳谷县进酒的商人,更加信任武松了。

076大改造,宾白再尝试

由于阳谷县的名头太大,也由于阳谷县的知县老爷是童贯大人的门下,所以,山东地界的官员谁都不敢伸手管他。于是,阳谷县就成了特区了。

刘宾白在来的地方,看得太多了,对事情也很是明白,虽然知县大老爷跟朝中的童大人免勾着,可以不买地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