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车就看见由近到远的商店都挤满了人,有的人还排着长队到马路上再折回去几个弯。身旁经过的人手里提着满满的乱七八糟东西急冲冲赶路,不时驶过堆满大、小物件的板车。一个个都是行色匆忙。
“今天不是什么节日吧,怎么有这么多人在疯狂?”韦星华甚是纳闷地问妞妞。
妞妞可是个逛街好爱者,那怕是没什么钱都喜欢去走走。因为这市面上的东西比以前是多了很多啊!
虽然妞妞老是这样说,但是韦星华却一次都没有上过这什么街的。
不是说不喜欢,而是这时代的东西还没什么能让韦星华兴奋的,现在就开始流行的什么蛤蟆墨镜吧,韦星华看了直恶心,可是现在的人却是一副兴奋的戴着到处走,还不住的炫耀一番,因为现在就连这样的货还没多少呢?能不让旁边的人羡慕一番的吗?最要韦星华受不了的就是一次看见一青年戴着那墨镜居然连商标都没弄下来,看那样子是怕别人不知道他这是名牌还是怎么的。韦星华觉得真的是大开眼界啊!
原来韦多成和李天骄都还商量着要帮韦星华买一套新衣裳,赶赶潮流什么的。但是韦星华一看那种花样的布料,那是打死都不点头。宁愿是一直穿着已经被人民认为是老土的蓝色军装和绿色军装改小了的衣服。开什么玩笑,要是穿成那样?韦星华觉得丢人无比,管你什么流行不流行的,这东西,不喜欢。韦星华很是直接的以以后20年的眼光直接的否定了父母的关心,弄得韦多成和李天骄很是无奈,这孩子还真是够怪的。流行的不喜欢,偏偏喜欢那些个老土的东西。“算了,也就由着他吧,这也没什么不好的!”李老爷子听了以后很是高兴,觉得韦星华能这样是没有忘本,能够抵御资本主义的那些个物质侵蚀的。
话说远了,就说现在。
“肯定是回来什么好东西了,说不定是香港货。”妞妞兴奋得撒腿就往人群中挤去,把韦星华这“保镖”扔在一边。
不一会,妞妞扫兴地又从人群中挤出来:“我还以为卖什么呢?原来是个五金交店,人们连疯了,电视机、收录机就跟白送似的,检查都不检查一下,扔下钱抱起就跑,连铁丝、铁钉、油漆都卖光了,都是一捆一捆、一箱一箱的搬。”
两人又去一趟百货大楼,在路过一家副食店,见人流都排到旁边的小巷里了,一个个挤得紧紧的,生怕别人加塞。从里面过来的人提着一袋袋的米、面、酱菜等正往自行车、板车上放。队中一位大爷喊着:“二子,你麻利点把板车上的东西送回去再过来一趟,把家里的瓶瓶罐罐拿来,咱再多存点酱油和醋。”
韦星华问一位大爷道:“大爷,这是怎么回事?这么多人在排队,这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啊?”
“小家伙,没看报吗?”大爷满脸知识的样子,“前两天报上都登了,要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人们就嚷这收购价提高了,物价肯定得上涨。一看你就没成家,不知道居家过日子的事。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还不是稀罕东西?离了这东西,你连一天也活不下去。咱老百姓赚钱难,攒下俩钱都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可不敢让国家一调价就泡水了。”
韦星华突然想到了:难道这就是历史上的改革后的第一次抢购?“大爷你甭信哪些,东西不会涨价的,国家肯定有补贴,买哪么东西一时用不完,放坏了不也糟踏钱吗?”
“不会涨?前面几个店前几天就让人买空了,关了门说是盘点,现在都没开门,没东西卖他开什么门呀!你去前面的百货大楼看看,洋火、肥皂、洗衣粉都没了,人家都是一箱一箱往回搬,就连虫蛀了的白布也没剩下。听人说他们仓库里都没东西了,工厂加班生产也不赶趟,全国一样,都怕涨价,想抢在国家调价前买点便宜东西。人们都不易呀!”
韦星华有点沉默了,没办法啊!这也是改革之初必须带来的阵痛之一,日子长了,人们适应了这个时期,心态渐渐成熟,那时候,社会发展也就平稳了。
一到了这百货大楼。果然,原本门庭冷清的国营百货大楼,人潮汹涌。走进楼内,除了几个已空空的柜台前没人外,其它地方被挤得水泄不通,有人一边往里挤一边喊:“桂珍,我先在这占地儿,你赶忙把家里折上的参佰多块钱都提出来,要不银行里提钱的太多,迟了这儿东西都没了。”整个大楼空间充斥着一片嚷闹喧叫,“别挤了,把我的鞋都挤掉了,说你哪,你挤什么啊。”,“怕挤你跑这干什么,怎么不让售货员给你送家去”。“你横什么,有钱你能把整个百货大楼搬回你家去?”,“喂,我的眼,你撞我眼睛了。”人群中不时传出被挤着的惨叫声。
韦星华和妞妞面面相觑。原本妞妞出来是帮着姐姐买点毛巾、牙膏、香皂、雪花膏之类的,转了几个柜台都是没货,望着人们亢奋的神情,两人不约而同地说:“回吧!”
能出现这样的状况,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与什么运动实在是怕了。另一方面其实也就是高层干部中有些个老脑筋的人弄出来的。认为这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的,还认为这才经济特区里面把土地租给外国人那就是要搞租界。是卖国的行为。。。。
对与一些个私营的工厂居然就直接不分青红皂白的就予于取缔了。而且理由很是明白,一但作为作坊的地方只要雇佣的工人超过了8个就是资本家,搞的是资本主义的那一套。应该予于坚决的打击。
改革的进程一度又到相当大的阻碍。
而且1979年到1980年时候。国家处于一种财政赤字的形势。面临这样的局面,国家不得不采取了一些政治的干预。这时候还没出现正式的“宏观调控”呢!
那要等到1983年时候才正式的明确了这个意思和政策的!
很不幸的,1979年注定了是韦星华一个很重要的年份。
就在临近期考的半个月,韦星华是三年不得病,一病就麻烦了!
深度高烧。足足39.8c。再高一点就能直接煮鸡蛋了。
刚开始的时候韦星华还以为是一般的头晕,没怎么注意,还乐和乐和的去上学。
直到了晚上才觉得有点不对劲,吃了点药也就睡了。。。。谁知道晚上这睡觉着了凉。
第二天,一直等儿子吃早餐的李天骄发觉不对了,这孩子平常可不这样的啊!
一进屋,发现韦星华正在那呻吟呢?一摸头,这可不的了。发烧了。
连忙就叫上孩子他爸一起就往医院给送了去。
可怜的韦大少被一个蒙古大夫也是装模做样的把了把脉――说了句,没事,大一针,吃点药就好了。。。
就这样韦星华屁股的左半边矮了一针。
但是回到家,休息了一个中午,发现居然还是没退烧。。。。又一溜烟的跑到医院,屁股的又半边接着挨了一针。。。。
痛不欲生其实也就是这感觉吧。。。。一天之内一个屁股挨了两次。。
很可惜,这老天也是看韦大少很是不爽啊!
第二天,依旧!
没法子了,李天骄直接就去找了单位的一位中药医师来,要不怎么说这国粹就是不一样。一把脉,望闻切问。。。。
开了一副药出来。。。叫李天骄按照剂量,如此这般的。。。。。
韦星华觉得上辈子没吃过是苦味道――这辈子是完完全全的补回来了,一连七天,大补了一次。。。
刚开始的时候居然是吃了就吐了一次,受不了那味道。
最后还是在老爷子的要求还有妞妞的一起帮助下。。。。。韦星华终于将这中药汤给罐下了肚子了。。。。。
妈妈诶!可要了亲命咯!
韦星华脸色苍白的想着,这时候,味觉似乎全部退化了,吃什么都没味道。
这都什么事啊!都快过年了,临了,还出了这么一挡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