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回求职
1、别离
韦三绝把去杭州的想法告诉燕子的时候,他看见她清澈的眸子闪过一丝淡淡的忧伤,也许她是喜欢他的,但韦三绝想轻装上阵,在大学最后的时光他想放弃草长莺飞的爱情,因为他一无所有,他还不能给眼前的这个女孩家的港湾。
燕子似乎想说点什么,但却又欲言又止,片刻的沉默之后,她问道:“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杭州呢?”
“18号吧,我在网上查到18号之后杭州和上海有几场人才交流会,我想去看看。”韦三绝低着头回答,他故意躲避着燕子的眼睛。
燕子捋了捋眼前的刘海,以商量的口气说:“那我也在你走之前去北京实习了?那边单位催了我几次,我都说在准备论文。”
韦三绝知道燕子似乎在征求他的意见,但他想了一下却说道:“好吧,这样我也可以送送你。”
燕子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笑了笑,这是一个聪明的女孩,她知道韦三绝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她只希望他能够实现他的抱负。在快要分别的日子里,他们二人依然形影不离,还像往常一样一起去网吧上网,一起到图书馆看书,一起吃饭,一起散步。
这段时间,韦三绝也通过网络等渠道对杭州有了初步了解,杭州的地图他已经在网上看过多遍,头脑里大致有了一些印象,举办人才交流会的具体地点和公交路线也做到了心中有数。在他正想着去了杭州住哪里的时候,他的一个高中同学告诉他,他们的一个高中女同学恰好在杭州工作,于是他便联系上了那个女同学,结果那女孩说住他们公司的内部招待所一天才15块钱,这样韦三绝把去杭州的住宿问题也解决了。剩下来最为重要的是他还缺一部手机,毕竟在省外找工作没有手机是不方便的,他们宿舍的小常同学刚刚花650块钱买了一部最便宜的手机,韦三绝跑遍了太原城除了二手手机外再没有发现比这更便宜的新手机了,于是不得已他也买了一部同样品牌同样型号的手机。对于韦三绝来说,手机开通后,找工作前的最大一笔开支就算应付了,算算他还剩下500来块钱,这去杭州和上海转一圈应该够了。
当你惧怕某一时刻到来的时候,这一时刻来得就特别快,燕子对此深有感触,她和韦三绝马上就要分别了,一个向北,一个朝南,虽然毕业的时候他们还会再相见,但她终究有些依依不舍。当韦三绝将她送上火车的时候,她的眼眶忍不住湿润了。
韦三绝帮燕子找好卧铺、放好行李,最后又叮嘱了几句才挤下火车,他站在站台上透过火车的玻璃窗能看见燕子忧伤的表情,他故意向她笑了笑,然后拿出手机看了看时间,距离火车出发还有两分钟,他很快给燕子发了一条短信:小傻瓜,笑一个!尔后,他便看到燕子打开手机抬头朝他笑了起来。
那一刻,韦三绝觉得燕子是天底下笑得最美丽的女孩。但他来不及再看一眼燕子的笑容,火车便款款地向北京出发了,韦三绝招着手跟着火车走了一段路,直到再也看不到燕子向他挥手,他才停了下来。
当火车将他们两人的视线阻隔开的时候,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对他们来说将是一次永别,因为几个月之后一场从广东而来的风暴将会席卷北京和太原,而从此之后他们再没有相见。
火车已经将燕子载走,而韦三绝却收到了一条短信:我不会忘记和你在一起的日子,谢谢你!这是燕子发给他的,韦三绝看着这条短信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他擦了擦眼睛回复道:我也谢谢你陪我走过一段美丽的时光!祝你一路顺风!
送走燕子后,韦三绝离开了拥挤而又窒息的火车站,他长长地透了一口气。燕子去北京实习了,而他还没有工作,独自走在宽敞的迎泽大街上,回想起和燕子一起走过的日子,他感到此刻特别孤单,也特别孤独,而对于爱情他又感觉无能为力。
他不由自主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火车票,这是一张去杭州的硬座票,是他一周前在火车站排队买到的半价学生票。学生证不能买半价卧铺票,他买了张硬座的,从太原坐到杭州近1600公里、24个多小时的路程只需要80多块钱,韦三绝觉得不算贵。
过两天他也要坐上离开太原的火车了,他就要走出娘子关外孤身闯荡江湖了,这一刻似乎等待了二十多年,而当要真正离开的时候,对于未来的迷茫却又充满了他的胸腔。韦三绝对自己说着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他都将义无反顾一往无前,随后他又像诗人李白一样随口赋诗一首,并且吟诵起来:
大学四年级
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么?
谁走到河流的尽头
拾起落叶
你濯足
于秋水
而纤细的鱼儿
皆若空游无所依
落花随梦而去
空枝如你的双手
而冷风携来雨雪
谁又能捧起晚霞
拂去雄鹰的泪
冬风也将染白
行者苍茫的须发
你是否可以重新扬帆
并吹响嘹亮的号角
2、独自出发
韦三绝离开太原的时候,火车站的人流似乎比他送燕子的时候更为汹涌,看来春运的高潮将要来临,民工们都肩扛手提赶着回家过年,而韦三绝却要乐此不疲地外出找工作了。
他肩上斜挎着一个黑色的书包,那里面装了次日的早饭和午餐,手里吃力地提着一个手提箱,这个手提箱是木制的,里面平整地放着西装、领带和三十多份厚厚的求职简历以及一些必要的日常生活用品等行李。虽然手提箱里的东西不算多,但却非常沉重,韦三绝简直怀疑这个手提箱是用厚铁皮制成的,他从火车站旁的公交车下来,一路走走停停,足足花了20多分钟才蹭到火车站入口处。
淹没在人群中的韦三绝感到空气无比沉闷,他的前后左右都是人,谁叫咱中国人多呢。为了减少候车室的客流量,火车站通过限时凭票候车的临时政策将一部分旅客截留在了火车站外面的广场上,但韦三绝凭票进入候车室的时候却感到这个政策无济于事,候车室里仍然挤满了人,而且还有人提着大包小包源源不断地进来,几乎连立脚的地方都没有更别说找个座位了。离检票还有半个多小时,韦三绝排除万难地上了趟厕所,回来后便尽量在靠近前面的地方找了个立锥之地站着熬时间,全然顾不上周围空气的污浊和嘈杂。
“卖报啦卖报啦,一块钱三份啦,买一赠二啦……”一个穿着红色马甲的中年妇女不厌其烦地叫喊着拿着一叠报纸挤了过来,韦三绝被这个体格虽矮小却很健壮的妇女撞了一下,那妇女并没有道歉反而将报纸硬凑到了韦三绝面前,那意思是要他买几份报纸。韦三绝对这一霸道的行为深恶痛绝,但又不好发作,便理也没理将头扭到了一边。卖报妇女似乎对韦三绝这样的冷漠行为早已习以为常,早见怪不怪地继续大声叫卖着朝前面的人群冲锋陷阵而去。
这时候韦三绝的大腿突然被什么东西搂住了,他低头一看,原来不知从哪里冒出个四五岁左右小女孩正抬头望着他,那小女孩像搂摇钱树一样搂着韦三绝的大腿,脸上脏兮兮的,仿佛十天半月没有洗脸,一把鼻涕也快要流到了嘴里,并且还可怜兮兮地嚷嚷着:“叔叔,叔叔,给我点钱吧?”
韦三绝故意怒目而视,瞪了小女孩几眼,想把她震慑住好让她松手,无奈韦三绝没有孙悟空的威力,小女孩愈加无所顾忌地表现出一副不给钱就誓不松手的架势,开始和韦三绝玩起了蘑菇战术。生怕小女孩的鼻涕弄在他的裤子上,韦三绝只好从口袋里摸出一块硬币扔在了地上,那小女孩见钱眼开,立马松开搂着的摇钱树钻进人群捡钱去了。韦三绝无奈地摇了摇头,不一会他顺着小女孩远去的身影,便看见她将捡到的钱交到了一个抱着婴儿的女人手里。
电子显示牌终于显示“正在检票”了,韦三绝迈着站酸了的腿脚跟着人流向检票口挪动。候车室早已让他感到厌倦,他恨不得能够马上插翅飞到杭州,在他的心目中杭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街道将一尘不染,而闻名遐迩的西湖更会令人心旷神怡。有了这样的憧憬,他的内心多了几份兴奋。
通过检票口后,韦三绝提着沉重的手提箱随着人们七转八拐,然后又下了一段长长的台阶后才看到将要把他带到杭州的火车。他手里捏着火车票对了一下车厢号,不好!要到达他所在的那节车厢还要走大约10节车厢的距离,韦三绝不敢停歇辨清方向后继续马不停蹄地向目标迈进,直到走到那节车厢的门口他才放下行李喘了一口气。车厢门口堵了很多要上车的人,列车员一一查票后才允许旅客鱼贯进入车厢,很快就轮到韦三绝上车了,他最后一次使出吃奶的劲将行李提上了车厢。
在车厢的中部,韦三绝惊喜地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他一把手提箱塞到座位下后便一屁股坐了下来。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屁股下面的这个座位,虽然这个座位还不靠窗户,但它却是千万乘车人的向往。韦三绝安心地坐下后才发现虽然外面的天气很冷,但经过这番折腾自己早已满头大汗,连脊背上也浸透了汗水,他将外套的拉链拉开,并把衬衣的扣子解开了两颗,想让热气腾腾的汗水向外蒸发蒸发。
韦三绝还没擦干头上的汗水,就看见有人在车窗外面一边使劲地敲打着玻璃,一边大声用一口河南话乞求说:“小伙子,帮帮忙往上面提提窗户吧?”
这时坐在韦三绝对面靠车窗的一个留着汉奸头的小伙说:“这里不能进!这里不能进!这里危险,你们从前面进吧!”
汉奸头小伙说着站起来打算把开了一道口子的车窗压下来,但外面的河南人不依不饶,将胳膊伸了进来,继续乞求道:“我们行李多,门口不好进,出门在外大家都不容易,你就帮帮忙吧?”
汉奸头小伙没有办法,只得帮外面的河南兄弟一把开始往上面提车窗,外面的河南兄弟感激不尽连说着谢谢谢谢也向上使劲推车窗,但无奈方法不得当,车窗纹丝不动。韦三绝忙上去帮忙,在大家的努力下车窗终于完全打开了。
外面的河南兄弟赶忙将一个装满东西的编织袋塞了进来,接着又是两个装满了东西的塑料桶和一条扁担,河南兄弟将这些东西塞进来后对身后的同伴说了些什么,然后双手抓住车窗,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将身子向上面一挺,上半身差不多伸进了车厢,而后在后面同伴的帮助下,他的一条腿也伸了上来,最后河南兄弟手脚并用,再加上同伴在下面的推力作用,虽然他憋得脸红脖子粗但终于动作熟练地从车窗钻了进来。
这位河南兄弟钻进来的时候,喜悦之情溢满了他满脸的皱纹,但他脚还没站稳,就招呼外面的同伴赶快往上面递行李。那位同伴同样也递了一堆行李,然后便如法炮制学着前面老兄的样子朝车窗里面爬,虽然下面再没有人推他的屁股给予他推力,但在汉奸头小伙和上面这位同伴的拖拽下他还是成功地爬了进来,只是他从车窗下来的时候,由于动作太大,只听“哧――”一声巨响他的裤裆竟然开了一条口子,里面红色的毛裤赫然映入大家的眼帘。
韦三绝和汉奸头小伙都不由笑了起来,两位河南兄弟只顾忙着找地方放行李也没说什么。这时一个戴着帽子的男青年拿着火车票看了看座位号后坐在了韦三绝旁边靠窗户的座位上,而一个拖着两个纸箱的中年男人则将一个老奶奶安排在了汉奸头小伙旁边的座位上,中年男人一上来就热情地向韦三绝和汉奸头小伙打着招呼,希望他们一路上能帮他照顾照顾他母亲,直到火车快开了这位孝子才和母亲告别向下面挤去。
火车缓缓驶离了太原车站,第二天下午也就是24个多小时候后才能到达杭州。虽然韦三绝周围挤满了人,而且还有个别人在过道里挤来挤去,但车厢里的人们基本稳定了下来,有座位的坐在了座位上,没座位的就站在过道上,或者坐在行李上。韦三绝看着窗外的建筑向后慢慢退去,他想起了燕子,或许燕子也是这样看着窗外离开太原的,只不过他们的方向不同而已,不知道她离开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他给燕子发了一条短信告诉她他已经上路了,旋即他便收到了她的祝福。
天色渐晚的时候,火车驶出了娘子关,经过一段光秃而巍峨的群山之后,火车穿过石家庄井陉山区,在石家庄车站停留了几分钟,随后便摆脱了太行山的羁绊进入了一望无际的河北平原。韦三绝明显感觉到火车加快了行驶的速度,他知道他与杭州的距离在不断缩小,但他不知道杭州将有什么样的工作等待着他。如果说以前他对找什么样的工作还很模糊的话,那么通过在太原第一回找工作的热身体验,他对自己此次江南之行的目标已经有了大致的方向。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薪酬的多少绝对是衡量一份工作好坏的标准,韦三绝固执地这样认为,他就是要找一份高收入的工作,因为他穷怕了,他做梦都想成为暴发户。通过在太原找工作的初体验,韦三绝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运用排除法首先排除了那种赚死工资的工作,比如会计、行政助理、编辑等,他觉得这类型的工作一辈子也很难发财,而且朝九晚五的也太束缚人,并且可能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还过多,不是要这个证就是要那个证。而要想短期内发财,最好的工作则是做销售,因为销售工作的底薪可能低一点,但是有提成可拿,收入可以说是上不封顶,更重要的是做销售门槛低,对所学专业限制不是特别严格,而且销售不用天天坐办公室,工作时间相对比较自由。
韦三绝还没想到要销售什么,他也不知道长三角有什么招聘业务员的公司,但他深信不管是什么他都能卖出去,因为在大学的时候他推销过很多东西,什么电话卡啦、什么图书啦、什么竹凉席啦、什么复读机啦、什么笊篱啦等等不一而足,他觉得凭着这些经验自己做销售应该不成问题。做销售虽然是一个方向,但或许会不太稳定,而且也可能是一个吃青春饭的工作,因此,要趁着年轻大赚一笔然后迅速进入管理层或者转行再做相对稳定的工作,韦三绝这样对自己说。
不知火车停靠了多少个站台,夜色早已降临,车窗外一片漆黑,偶尔能看到远处点点的灯火在闪烁。往常这个时候,韦三绝该准备洗洗睡了,而现在他则奔波在通往陌生城市的道路上,全然没有丝毫睡意。他一直想上一趟厕所,但碍于过道上人太多,就一直把一泡早该撒出去的尿死死憋着。坐在他旁边的帽子男估计也是憋了一泡尿,他起身让韦三绝让一下以便自己能够出去上一下厕所。韦三绝缩了缩腿让他出去了,当帽子男艰难地朝厕所的方向蹒跚时,韦三绝犹豫了一下也赶快起身跟了上去,既然有人开道,何不跟着把自己这泡尿也早点解决掉呢!
虽然有帽子男在前面打先锋,但韦三绝的行进速度依然很慢,车厢的过道里不是坐着的就是半躺着的人们,而且还有的人似乎睡着了,韦三绝仿佛踩在淤泥里一样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慢慢踱着步子,生怕不小心踩在谁的身上,而那些看到他们过来的人们则用一种厌烦而又不瞒的眼神迎接着他们,还好帽子男这个人肉盾牌已经替韦三绝抵挡住了这种眼神射过来的利箭。
当他们快要到达厕所的时候,前面有一个高个子男人双手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方便面迎面挤了过来,嘴里不停地说着让一让,让一让,小心烫伤了。帽子男和韦三绝看到这架势都停下来让高个子男人先过。那高个子男人也不客气,踩着“淤泥”,像玩杂技一样继续前进。他从韦三绝身边擦肩而过时,韦三绝紧紧盯着那碗冒着热气的桶面,生怕里面的开水撒在自己脸上,但使韦三绝没想到的是那方便面的牌子居然叫“庸师傅”,高个子男人身后还有一个中年妇女也高举着一碗刚冲了开水的桶面紧随其后,不过她那方便面的牌子是“康帅傅”。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也不知道“康师傅”见了这两个李鬼会怎么想,不过若干年之后,韦三绝才知道这叫做“傍名牌”,或者说是“山寨”。
韦三绝跟随着帽子男来到了厕所旁边,但是前面却挤了一堆人,他们中间有几个人也在等着上厕所,其中有位老兄实在等不急了使劲地拍打着厕所的门,不停地催促里面的人赶快完事。而里面的人估计被敲的不耐烦了,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从里面朝外面生气地敲着门予以还击。双方旗鼓相当,不一会就都停了下来,可怜的厕所门总算挨过了一阵拳脚。不久,厕所的门开了,伴随着扑鼻而来的屎尿臭味,一位肥胖的悍妇从里面挪出来了,她边系裤带边恼火地看了等在门口的那位老兄一眼,那老兄也不与她计较欠着瘦小的身子飞快地闪进了厕所。
如此这般,韦三绝等了许久才解决完那泡憋了几个时辰的尿,但等他从厕所出来时,作为开路先锋的帽子男早已不见了,他只好独自原路返回向着他幸福的座位开拓前进,其实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呢?固然有时候有人会帮我们开道,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一个人在走。
韦三绝像红军过草地一样深一脚浅一脚地回来了,而他的座位上不知什么时候早坐了两个妇女,帽子男比韦三绝回来得早,但现在他却被这两个妇女挤成了一张年画紧紧地贴在车壁上。他见韦三绝回来了,便像旧社会的佃农见了冲进城的解放军叔叔一样热情地打着招呼,所以还没等韦三绝开口,那两个占座的妇女就都知趣地起身让开了,韦三绝本想让她们多坐一会,但他这个救星实在不忍瘦弱的帽子男被挤成肉饼,于是便不客气地坐了下来。
帽子男终于从年画变成了充气娃娃,他活动了活动身子,无比感激地递给韦三绝一个桔子,韦三绝则发扬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传统委婉地谢绝了。对面的老奶奶不停地打着哈欠,而她旁边的汉奸头小伙则靠着车窗进入了梦乡,韦三绝与老奶奶之间的空隙被河南兄弟占据,他们两人正坐在各自的塑料桶上发呆。
周围都是黑压压的人,火车还在不知疲倦地行进,韦三绝有点困了,他实在支撑不住想睡觉,但斜前方窄小的桌面却被帽子男占据了,于是他只能靠在座位后背上闭了眼睛。朦朦胧胧之中,韦三绝来到了一座耸入云霄的大厦,他不停地爬不停地爬,但却怎么也爬不到顶。这时突然燕子出现了,燕子穿了一件奇怪的衣服,韦三绝问她为什么穿这样的衣服,燕子却没说什么一把把他拉进了一个电梯,韦三绝才知道原来还有电梯。他们来到了这座大厦顶部的一个大房间,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城市,正当他们欣赏美景的时候,成群结队的蛇从他们身后涌了出来,韦三绝感觉肩膀被人推了一下就从大厦跌了下去,他吓了一跳不禁睁开了眼睛,噢,原来是一场梦!
火车不知在哪个站停了,车厢里的人们涌动了起来,有人下车,也有人上车,帽子男也正收拾东西下车,韦三绝顺势坐在了帽子男靠窗的座位上。他看了看表已经快凌晨两点了,还有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杭州,他查看了一下自己的行李,那装着求职简历的手提箱还安然地躺在座位底下,他回味着刚才的梦境刚想趴在桌上继续睡觉,窗外却有几个小商贩举着矿泉水和豆腐干敲着玻璃向车厢里的人们叫卖。
不知不觉,火车开动了,韦三绝又迷迷糊糊睡着了,当他再次被人推醒的时候,火车已经停靠在了合肥站。他旁边坐了个中年妇女,而在太原上车的河南兄弟不知什么时候早已下车,他们的位置上现在站着个穿着夹克的小伙子,对面的那位老奶奶也不见了,她的位置上坐着一个学生模样的姑娘,只有汉奸头小伙还在,他似乎口渴难耐,从背后拿出半瓶矿泉水咕咚咕咚灌了一气。
火车驶出合肥站的时候,天色渐渐亮了,车窗外的风景逐渐显现出了江南特色,青色的瓦房,绿色的田野,红色的土地,甚至还有几头黑色的水牛悠闲地甩着尾巴一略而过。韦三绝只在电视里才见过南方的田园风光,现在望着窗外,他一阵兴奋,以至睡意全无。
下午的时候,外面飘起了细雨,雨点打在车窗的玻璃上特别惬意,韦三绝能嗅到从外面吹进来的新鲜空气,而车厢内的人们也逐渐少了,许多人甚至躺在宽敞的座位上补觉了。韦三绝上了趟厕所,这次过道里几乎没什么人了,他不需要再走淤泥过草地,回来后他又泡了一碗方便面,而此时火车已经驶入浙江湖州。
大约一个多小时候后,火车晚点十分钟到达了这次由北而南的终点站――杭州火车站。韦三绝马上把一条已经编辑好的短信发给了燕子,他告诉她他到达了杭州。
3、阴雨连绵的杭州
韦三绝提着行李从杭州火车站挤出来的时候,外面的雨停了,阳光似乎打算出来欢迎一下他这个来自北方的求职者。他打听了一下公交站牌,很快就坐上了公交车,杭州的公交车也比太原的干净和高级,车上的人们都用一种友好的眼神给他致以亲切的问候,仿佛他是一位南巡的国家领导人。对韦三绝来说,这是一个新的世界,但当公交车在一个路口等红绿灯时,他特意留意了一下路边的草丛,却发现上面并不十分干净,这不禁使他有些失望,杭州应该是一个一尘不染的城市啊!路边的花草怎么会有灰尘呢?
韦三绝在三墩转了一次车,最终到达了祥符桥,在那里他事先联系好的高中同学把他安排在了她公司的内部招待所,这个招待所不对外营业,一般只是公司的业务人员出差回来住住。韦三绝被安排在了一个三人间,由于其他两个床铺还没有人住,这也相当于是单人间。一切安排好后,韦三绝舒了一口气,第二天没有交流会,他决定到西湖转转。当晚韦三绝很早就睡了,毕竟坐了两天一夜的车他很累了,那一晚他睡得特别踏实,虽然杭州冬天很冷,而且屋子里没有暖气。
西湖的美景深深吸引了韦三绝,他没有想到西湖竟一眼望不到对岸,在此之前他看到过最大的湖泊是太原迎泽公园的迎泽湖,而迎泽湖无论是面积还是景色自是无法与西湖比肩。他想为西湖写一首诗,但却沉醉其间而不能自拔,直到三年后6月的一天,在经历了一番苦难之后,当他再次来到白堤时,他才像古往今来无数对西湖仰慕不已的诗人们那样写下了一首诗:
西湖
西湖躺下来
她的脸颊
把宝石山后的晚霞映得醉红
白堤之上
断桥的风
使散步的人们驻足
雨后的垂柳
长发飘逸的女子
我们望见西湖的绿裙
泛起宁静的涟漪
轻雾缭绕的雷峰塔
看水鸟略过一湖碧波
矮树和草丛
麻雀们总是叽叽喳喳
欲把江南的思绪
带回北方窑洞
而荷叶上晶莹的水珠
依然一动不动
韦三绝冒着细雨在西湖边游览了一天,“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他已经喜欢上了这座城市。既然我无法将这山这水带走,那么我只有留下来,韦三绝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杭州找一份工作。
两天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各有一场小型人才交流会,这两个大学都在教工路上,而且相距仅百米之遥,韦三绝撑着雨伞欣然前往。但让他失望的是招聘单位并不多,而且他们似乎只青睐这两个大学的毕业生,好说歹说韦三绝才投了两份简历,但他并不气馁,因为不久之后另外一场他所期待的大型人才交流会就要来临了。
这将是在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那年应届毕业生首次春季人才交流大会,据说参加招聘的单位有1000多家,这些单位慷慨地为求职者提供5000多个工作岗位。为了能够沉着应战,韦三绝在交流会前一天下午便去踩点。他进入会展中心的时候,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布置现场,许多单位的招聘简章都挂了起来。韦三绝见了惊喜不已,连忙从书包里拿出纸笔边浏览边记,但下班时间快到了,工作人员已经往外赶人,他只能走马观花地草草转了一圈,其实也没记下什么。
当快到会展中心出口处的时候,韦三绝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咦――,这不是燕子吗?她不是在北京吗?怎么会正在这里看招聘简章呢?难道她也来杭州找工作了吗?这不可能吧?韦三绝三步并作两步朝那个背影走去,离那个背影越近,他越深信那就是燕子。韦三绝高兴地上前拍了拍燕子的肩膀,旋即一个漂亮的女孩转过了身,韦三绝刚想给她一个惊喜,却顿时楞住了:这个女孩并不是他日思夜想的燕子!
韦三绝一脸尴尬,倒是那个女孩露出两个酒涡,打破了沉默:“您好,请问有什么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