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书话(来自网络)(一)情人排行榜_跋涉天下_奇书网
返回

跋涉天下

首页
金庸书话(来自网络)(一)情人排行榜(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二是梅芳姑。

梅芳姑是《侠客行》中的人物。

梅芳姑年轻时武功了得,连后来纵横江湖的“黑白双剑”之一闵柔都比不过她;梅芳姑还貌美如花,时隔二十多年后,石清就是当着老婆的面,也承认闵师妹不如她美;不但如此,梅芳姑诗琴书画,女红烹饪,样样都不差。就这么个美女、才女加淑女的人物,看上了石清,石清应该大为高兴才是,这不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吗?”可算上郎才女貌,一对佳人。可石清偏偏不喜,不但不喜,更不爱她,一心只爱样样都不如梅芳姑的闵师妹。这可把梅姑娘气苦了,大概梅姑娘的心里愤愤不平的是,闵柔要是强过我也就罢了,论什么我不如她,为什么娶她而冷落我?由愤生怒,积怒成怨,梅芳姑怨起来也不得了,她起码做了两件不得了的事:

一是她用刀自毁容貌。说起因爱生怨者,大都是在爱上用情至深者,或因受了骗,或因妒嫉,或因得不到回报等原由,渐生怨意,积怨生恨,便做出种种反常事来。论起怨的根苗,原是因爱而起,只是在两情中把握不好,以致走火入魔了,今人所说的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亦是如此。梅芳姑自毁容貌,是自残行为,缘为自虐心态。一个弱女人当无处发泄情感时,封闭的心理极易产生这种自虐自残行为的。

梅芳姑那个时代,提倡的是“女为悦己者容”,没有悦己者,梅姑娘不但不容了,连容都毁了。没怨人之前深深怨己矣。

二是把冷落美人的无情郎的儿子掠来,起个名字叫“狗杂种”,天天叫骂,以泄心头之怨恨。这实在是女性化的报复行为,打不过大人打孩子,这不仅女子会做,男子也会这样做,不足为奇。奇的是掠来的孩子没有杀了,或弄残他,或让他不学好,这都有人做过,而是把掠来孩子,养他长大,只图叫他个“狗杂种”

泄恨。这样的事也只有梅芳姑做得出,这种做法实在也吃亏,你想,你见了他就会想起他老子,想起无情郎,免不了伤心生气,这哪是在折磨别人,这分明是想出个法子折磨自己。这种女性化的报复行为真是痴得叫人心酸。

自虐,虐人都是怨。

但值得注意的是梅芳姑一直认为自己有怨的理由,其理由就是她当众人面问过石清的那些话,怪石清为什么偏选中样样不如她的闵姑娘?但当石清告诉她,其中道理也很简单;正因为你梅姑娘样样都比石清和闵柔强,所以,和你在一起,自惭形秽,配不上你。

原是如此,梅姑娘出神半晌,跑进房去,竟自尽了。

如果,梅姑娘早听了这番话,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和缘故,还会怨恨吗?

三是周芷若。

周芷若是《倚天屠龙记》中的人物。她后来做了峨嵋派的掌门。

周姑娘性本善。当张无忌还是孩子时,中了阴毒掌力,周姑娘曾照看过他。

当张无忌在六大门派攻打明教总坛光明顶时,与昆仑派力战不利时,是周姑娘在一旁点醒了他。两个人一直和睦相处,暗生情愫,亦是意料中事。后来,张无忌、赵敏、殷离、小昭和周姑娘一起去蛇岛上寻找谢逊,周芷若暗地取了倚天剑和屠龙刀,杀害殷离,嫁祸赵敏等一系列恶行,除了有师父的遗命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她因情生怨,因怨而起了恶心,动了杀机。

周芷若不是那种心胸宽容的女子。她一旦爱上了张无忌,当她眼见张无忌与小昭、殷离,尤其是赵敏,日渐亲近时,妒火暗生,加之心有奉遗命为交待。在小昭去了波斯总教后,她杀殷离,嫁祸赵敏,一举灭掉了所有情敌,情郎则归她独有。这时只能说是因爱生妒,因妒而生怨,怨亦是微怨,因为周姑娘工于心计,并采取行动,果然有效,从蛇岛回中原,张无忌真地与她结婚。在婚礼上,赵敏突然出现,引走张无忌,百般谋算的事化为泡影,这时周芷若真地怨恨起来了。

她要杀赵敏,没杀成,只杀了不相干的杜百当和易三娘夫妇;她与张无忌处处作对,并当着天下豪杰的面大辱张无忌;她还找了一个挂名丈夫;这会儿,周芷若是个纯粹的“怨女”了。

后来,是不是依旧“怨”下去,亦不可知。虽然,殷离死而复活,吓得周姑娘三魂出窍,曾向张无忌示好,与赵敏、殷离也无太敌意的举止,但她留下个伏笔,就是叫张无忌答应为她无条件办件事。张无忌为救义父答应了。但张无忌与赵敏感情好到张敞画眉时,周姑娘突然出现了,并说待张公子与赵姑娘成婚拜堂时,或许能想起叫张无忌为她做件什么事了。

惊得张无忌连笔都拿不住了。

要紧的不是周芷若叫张无忌做什么,要紧的是周芷若是不是心里尚存怨恨之意?你说呢?

四是李莫愁。

李莫愁是《神雕侠侣》中的人物,是古墓派传人,也是小龙女的师姐。

李莫愁豆蔻年华时,在大理邂逅了陆展元,两人相恋(这期间的详细过程与情节有待读友自己想象,俊美的青年男女,一见倾心,一块丝帕,横也是“思”,竖也是“思”)。可陆展元返回江南后,又结识了何沅君,识了新人忘旧人。李莫愁得知后,原自恃武功高强,貌美过人,忽然被人横刀夺爱,如何能不恼怒成恨?于是,失意后的李姑娘怨极之下,做了一连串的恶事:

一是大闹婚礼。陆展元移情别恋,于理说爱谁不爱谁他自可自家作主,怪不得他;于情而言,他应该给李姑娘个交待,总得使这头平服下来,不然的话,既对不住李莫愁,也对不住何姑娘。大概陆展元热恋热昏了头,急忙办了婚宴,李莫愁闹婚礼也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只是叫一位天龙寺高僧制止了,一股怨气没有发泄出来,激得李姑娘更是偏激。

二,既有爱乌及屋之说,就有李莫愁“恨君及姓及与君姓同者”。这比前者深切多了。于是,李莫愁手刃何拳师一家二十余口男女老幼。问如此缘何?何老拳师与她素不相识,无怨无仇,跟李姑娘的情敌何沅君也无相干,只因姓了个“何”字。何老拳师死得冤极,李姑娘怨得无理。无理的事,李姑娘做过的不止这一件,她曾在沅江之上连毁六十三家货栈船行,只因他们招牌上带了这个“沅”

字。金大侠笔下的人物中失恋为怨,怨得深,几近歹毒,以李姑娘为最矣。

直到最后,李姑娘怨莫能解。李姑娘跌入烈火之中,挺立火中,全然不理,心中所思的仍是“问世间情是何物,直叫生死相许?”唱到后来,声若游丝,悄然而绝,一个“情”字不解,一个怨也无解,对与错本是无界,李莫愁值也不值,也只能任人去说了。

(3)四大痴男

常说“痴心娘子负心汉”,这话也不全是。负心汉子许是多过负心娘子,没有翔实的数据说明,谁也不好妄加断言。尤其现代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随时代进步亦有长进,不会再争扮弱者以博得他人同情。

古时,负心的男子有陈士美,负心的女子也有一个潘金莲;痴心的女子有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载,痴心的男子也有牛郎,情结鹊桥渡银河。

在金大侠笔下亦有痴情不让粉黛专权的男子,且痴得可爱,痴得叫你没话说。

论金庸先生笔下痴情的男子,痴出名堂,痴得有名气的不少,如丁典,如黄药师,如杨过,如袁承志(温青青小女子那么差劲,他都死爱不换,亦是痴矣),等等,这里单选出四个极具特色的痴男子,为“四大痴男”,确也不确,且看评说。

一、胡逸之。

胡逸之是《鹿鼎记》中人物,二十年前江湖誉之为“美刀王”,二十年后为呆头呆脑的乡巴佬,只因二十多年前在四川成都无意中见了“天下第一美女”陈圆圆一眼,从此神魂颠倒,渐成情痴。

痴绝处:二十三年在陈圆圆住处为佣人,种菜扫地,打柴挑水,竟毫无一丝埋怨,所能得到回报的是听到心上人在二十三年中共与他说了五十五句话。

(天地会的两位堂主,深感恻然,连两人说过几句话都记得这般清楚,真是情痴已极。岂不知这五十五句话,胡逸之月下灯前不知重复回味了几千百遍,焉能不熟?)

胡逸之不但情痴,且痴得有番道理,重情之人不可不知:

胡逸之对韦小宝说:“小兄弟,人世间情这个东西,不能强求,你能遇到阿珂,跟她又有师姐师弟的名份,那正是缘份,并不是非做夫妻不可的。你一生之中,已经看过她许多眼,跟她说过许多话。她骂过你,打过你,用刀子刺过你,那便是说她心中有了你这个人,这已经是天大的福份了。”

胡逸之又说:“你喜欢一个女子,那是要让她心里高兴,为的是她,不是为你自己。倘若她想嫁给郑公子,你就该千方百计的助她完成心愿。倘若有人要害郑公子,你为了心上人,就该全力保护郑公子,纵然送了自己性命,那也无伤大雅啊。”

胡逸之绝没它想,他有话为证:“唉,你总是不明白我对陈姑娘的情意。我这一生一世,决计不会伸一根手指头儿碰到她一片衣角。”

胡逸之是痴男,且是痴男一派的理论家。

二、游坦之。

游坦之是《天龙八部》中聚贤庄少庄主。萧峰为阿朱求医与江湖群雄相逢聚贤庄,一场大战,庄毁人散。游坦之从此流浪江湖,被辽兵作南宋子民掠到辽国。

在辽国,游坦之偶见阿紫,一见动情,当时阿紫正在病中气闷,便拿他作一个施虐开心的玩物。一个痴,一个刁,一个落花有意,一个流水无情,正是阿紫的百般戏弄作贱,愈显得游公子痴情近呆,成了金大侠笔下的痴男之一。

游坦之的痴绝处是,一痴不计其余。阿紫叫侍从用鞭子抽他,他虽痛楚却不敢言声,生怕阿紫姑娘不乐意,扫了其兴致;几天见不着阿紫,他会竟想能挨鞭子也不错,因为这样可以见到那个极美的小姑娘;让戴铁头就戴铁头,从没腹诽过一句;因痴而不知痛苦,此一也。

在少林寺,游坦之以丐帮帮主身份出现,以其当时武功和身份,已不是常人,但一当阿紫被丁春秋制住,顿时没有主意,只要保阿紫无事,丁春秋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叫他跪下求饶做星宿派弟子,他就照说俱行,无一丝为难。连武林大情种段誉也自叹弗如,觉得游公子用情之深,己不如之。因痴而不计荣辱,此二也。

阿紫双目被丁春秋害得失明了,需一双活人的眼珠儿,才能医得好,游坦之竟甘愿把自己的眸子献了出来,以他的武功掠个别人来,自不是难事,他却不做,且用刀自残自刺,说再不用他的眼睛给阿紫姑娘医眼就自尽,吓得虚竹和尚忙答应。因痴而不计自己,此三也。

阿紫在雁门关见萧峰被情势逼得自尽,激愤伤痛之极,剜目还千里赶来的游坦之,还叫游坦之杀了众人,游坦之立马拉开架式,不计输赢,不管是非;阿紫抱萧峰跌进深谷,游坦之情急之下,也随着跃进深渊,达到了因痴而不计生死的最高境地。

以痴而论,游坦之是实践者,其言其行,无一不痴,金大侠笔下痴人众多,但无一人可与之相比。

三、田伯光。

田伯光是《笑傲江湖》中的邪派人物,人称采花大盗,人倒不坏,与令狐冲斗了几场,武功虽胜过令狐冲,却不逼之过甚,亦能识得令狐冲是英雄,颇有惺惺相惜之意,可谓是竖子可教也。古怪的是田伯光掠了绝色尼姑仪琳姑娘,既是采花大盗,不但没采了这朵花,反让令狐冲从中搅弄得倒认仪琳为师父,后来又认仪琳其父为太师父,再后来做了不可不戒和尚。能解开这古怪事之迷的就是田伯光的痴情。

田伯光痴情处是,自己痴得连自己都不知道。为天下第一糊涂痴男子。

(有相当的人会不同意把田伯光列为痴男,认为这纯是无稽之谈;也会有好多理由不同意,但这都无妨,容我说完再议。)

我已说了田伯光痴,痴得自己都不知。不信的话我们剖析说来,让田伯光自己也明白明白。

一是,田伯光为什么没采了仪琳这朵花儿。

倪匡先生对此有独到见解。他认为“从表面上看来,田伯光之没有侵犯仪琳,是因为令狐冲在从中作梗,所以未能成事。但是仔细去看原作,却发现这一点,只是表面上的理由,内在另有原因。”

他详细分析了田伯光捉了仪琳去之后的所作所为,认为田伯光至少有时间和机会轻薄仪琳,一是,捉了仪琳到山洞后,虽然仪琳的三位师姐在外面喊,可仪琳被点了穴道,喊也喊不得,动也动不得,这期间是“隔了好一会儿,”在这段时间里,田伯光没有动手。二是,洞外的三位师姐走远后,到令狐冲在洞外笑,也有一段时间,田伯光也没有什么实际行动,由此,倪匡先生得出结论,之所以田伯光这般对仪琳,虽是当初意欲不轨,终未动犯,是他对仪琳已经产生了一股不可遏制的爱意,原因是仪琳太美了。“世上的确有一种这样的美女,美得叫男人可以欲念全消,只想如何去呵护她,去爱她,不怀有任何目的去为她做任何事。”

男人爱美女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爱到田伯光不犯仪琳,韦小宝当着阿珂自抽嘴巴,都是一种美的力量,所谓魅力所至。所以,田伯光确实爱上仪琳了。

二是田伯光为什么认了仪琳这个师父?

金大侠笔下有两对怪师徒,一对是段誉和南海鳄神岳老三;另一对就是田伯光与仪琳。这后一对师徒俩尤值得玩味,你想啊,采花大盗和绝色尼姑成了师徒,且是采花大盗管绝色尼姑叫师父;且这个师父的武功照徒弟差之太远,就像是一只行动矫捷,胃口极好的猫儿,对着一条躺在盘子里的鱼儿叫师父,这个怪事能说没意思吗?

虽然,仪琳这个师父是令狐冲与田伯光打赌为其赢来的。但令狐冲赌得近于赖皮,田伯光大可不认;即或是赌输了,所谓的师父也可以全不理会,因为田伯光又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怪的是田伯光不但认了,而且后来在恒山派令狐冲接任掌门的大会上,田伯光当着江湖众英雄的面,还补行了拜师礼,认真认作仪琳为师父。虽然这个小师父从未教过他武功,但后来也确实端了一回师父的架子,仪琳曾写条子,相当是手令吧,支使田伯光去办事。诸位不妨揣摩一下,田伯光为什么心甘情愿地认仪琳为师父,就当时田伯光在江湖上的名头,以及应该说自信不差的田伯光,为什么会这么做?理由很多,但要是看不出田伯光不但是爱上了仪琳,而且爱得极深的话,那么你就被金大侠的障眼法蒙骗了。金大侠从没说田伯光爱仪琳,但不等于田伯光就不爱仪琳。

三是,田伯光为什么做了和尚?做和尚前后,田伯光是怎样想和怎样做的?

书上说田伯光采花没采到,反被不戒和尚捉了去,竟认做太师父。令狐冲在恒山派做掌门,去了一群男子壮声势,不戒大师考虑到田伯光的名声太恶,到恒山众女子堆中不好听,所以,一刀下去,叫田伯光做了和尚。问题是即使田伯光当时是被迫做了和尚(武功不如不戒大师也是没法子的事)。奇怪的是被迫做了和尚的田伯光,从以后的表现看,不但不见其记恨着恼,好像还有点暗自得意的样儿,恒山大会上把个不可不戒和尚的名号叫得满是响亮。如果田伯光真不愿意做和尚,被逼不过,事后,凭田伯光的心智武功,报复定应没什么问题,弄不死不戒大师,也能伤他,且还可以伤仪琳,那法子和机会应该是太多了,可从未见田伯光有什么报复举动,甚至想报复的想法都没有。真要想问出个缘故,不得不让人去想,田伯光虽不是自愿当了和尚,但从没为当和尚后悔,理由只有一个:

当了和尚可以更多更无顾忌地接触美妙的小尼姑了。

不说了,如果说到这,你还不认为田伯光是个痴情男子,我亦无法,这也怪不得,不但相当人不认为田伯光是痴男子,就是田伯光自己也许也不认。这也不为怪,痴男一派本有“痴迷”一说,说的就是田伯光这样的人。

四、杨过。

杨过是《神雕侠侣》中的男主角。他是《射雕》中贪图富贵,不识大义的小人杨康之子,少时流落江湖,即是在郭靖家里,也因郭芙等骄蛮小女子闹得不开心,后来在被送到全真教学武时偶然跑到全真教旁的古墓派,认识了古墓派的小龙女。论辈份,他管小龙女叫姑姑;论师承,小龙女传他武艺,他称小龙女为师父。当时,他还只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子。时光流逝,杨过长成一个青年男子,他与小龙女日久相近,随着年岁的增长,情窦初开,萌生情愫,爱上了他的姑姑兼师父的小龙女。小龙女后来亦已心许,但好事多磨,杨过和小龙女一别十六载,后终相逢,成了江湖上的一对侠侣。

杨过的痴绝处:有人说杨过是情圣(情圣当然是用情之深而近圣,看来说杨过为痴男,大概反对的人不多),多是因杨过苦等小龙女一十六载,用情之深,专一不二,非寻常人能比。这固然是杨过情痴处,但我看其痴绝处并不全在于此。

我说杨过的痴绝处是,因痴而勇,且勇冠天下,且举两点为证:

一,痴而不在乎什么人伦戒律,勇破世俗庸见,一心只在情好。要知道杨过生活在朱程理学的宋朝,世风俗见了不得的朝代。在那时代里,一个女人就因为露出皮肤的手臂无意中被不相干的男人碰上了,就用刀砍掉了整个臂膀,以示贞节。小龙女是杨过的师父,也是杨过的姑姑,以下恋上,在当时可谓是大逆不道,纵是不诸世事的小龙女浑然不觉为逆,但知道这件事后的黄蓉(黄蓉不是凡女子,当时她与郭靖相爱时,说出“与他在一起一日就喜欢一日,不管郭靖娶谁”,已是骇世惊俗了),也十分忧虑地告诫小龙女,如果真要成了亲,会被整个江湖人士所不齿。即或如此,杨过爱得不顾不悔,没有勇气成吗?此一也。

二,痴而不忌意中人受污失贞。贞操观念在中国情爱史上一直被重视,宋代尤是,心中的人儿被污失贞,能不改初衷,不但不计较,反而因怜更爱得深了一层。对此事的所作所为和见识,实为勇冠天下,所以,杨过为痴男,且是痴男一派的勇绝者。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