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李高亭成了法院新闻关注的焦点。昨天下午紧急召开的党组会议题,第二天一早就被传得沸沸扬扬,李高亭请求辞去执行局长的职务,党组会一致通过了。
针对李高亭辞职的事,各种说法不一。有的说他是被迫辞职的,如果不辞就要被免去职务。有的说他真倒霉,比他问题大的人大有人在,他这么丁点事就把辛辛苦苦得来的帽子搞掉了。还有的说,李高亭的事不会如此简单,光凭辞职还不够,可能要判上几年,连公职都保不住呢。大家一致的认识就是李高亭的政治生命从此完结了,“李局长”只是存在于过去某段时间的一个称呼,或许今后还有新的“李局长”称呼,但称呼所对应的决不再是李高亭这个名字。
正当人们对此津津乐道时,汪凤琴又发布了一条惊人的消息,说昨晚看到李高亭了,李高亭出来了,而且还和妻子一道逛公园轧马路。许多人不相信,汪凤琴发誓说自己亲眼所见。由于汪凤琴平时发布消息的准确可信,人们也就不再怀疑。这条新闻成了法院当天的头条新闻。许多人又开始议论起来,有的开始说李高亭没事,不然怎么这么快就被放出来了。有的说李高亭做了“替死鬼”,才被某人保了出来,矛头自然指向贾振清。在谈到李高亭还会不会来上班时,大家一致认为即便他公职保住了,他也不会再来上班了,李高亭是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混到这步田地再上班也没什么意思。
人们永远对新闻保持着好奇。所谓新闻,正因为其“新”而被人愿意“闻”,当李高亭的话题被人翻来覆去地说时,再也没有“新”意,听的人也就少了,渐渐地说的人也没有了。
胡大海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做通了老太太儿子的工作,两个儿子承认了错误,并就赡养问题达成了协议。老太太向他表示感谢,并要他转告段院长,说段院长是“人民的好院长。”
胡大海兴冲冲地跑到段院长那“交账”,发现门关着,他敲了一会见屋内没有,就跑到朱海鹏办公室,问段院长到哪里去了?朱海鹏一直把胡大海当作老大哥,认为这个人比较耿直,不是那种投机钻营、面前说好背后使刀的奸诈小人。就告诉他段院长请假了,他老伴生病住院了。
胡大海又来到贾振清办公室,贾振清一改前两天那种低落的情绪,心情大好。他甚至起身给胡大海泡了杯茶,和颜悦色地说:“大海,找我有什么事吗?”
“贾院长,我没事不能来坐坐吗?”胡大海本来想汇报那起案件,见贾振清如此客气,而且话中有话,故意调侃一下,想从他――这位昔日的邻居口中探出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