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安也大吃一惊:“东方大人,这石头好怪啊!”
“哈哈!你们听着!我小时候,我师傅曾给我一本叫《山海经》的书。书上说,有一种磁石,能将铁吸住。在那以后几年,我见到石头就试,可就是没有应验的!想不到今天在这儿发现了!”
苏武看了看对面,惊叫道:“大人,匈奴剩下的人马,在向我们靠近!”
东方朔看了山下蠕动的军队,镇静地对任安苏武说:“好!我们有仗打了!”
苏武却很担心:“可是,东方大人,我们只有三千人,还有一千匹马,是不能用的!”
东方朔笑了。“哈哈!这你就不明白了。任安,你去指挥两千人马,守住前边的壕沟,用箭射住他们,只要不让匈奴兵马冲上来就行。决不许短兵相接!等到匈奴士兵无马可骑时,你便带兵冲杀而下,获胜即回,再守战壕,不许恋战!”
任安高声叫答道:“末将尊令!”
“苏武,你过来。”
“大人,要我做什么?”
“你看,这些磁石全能吸铁。你率领那一千个马匹不好的士兵,来这里挖开石头,把磁石全挖出来。”
苏武不太明白:“大人,挖它干什么?”
东方朔先不理他这个碴,只是命令:“把这些磁石,搬到上面,下面挖成大通道,上边垒成两个大石垛子。我们要设法让匈奴铁骑,从这里走过去!
任安和苏武眼睛亮了起来。苏武的话更显示出聪明:“好,末将让这一千兵马,不许带铁器,就用木棒子把磁石撬开!”
东方朔看着他们,会意地点了点头。
大约在中午以后,匈奴支楞儿果然派军攻打东方朔的山头。他的先头部队五千人冲了过来,却被任安以乱石和箭雨击退三回,人马损伤一堆。支楞儿大怒,亲自率领全部兵马,来到山前。
山顶上,只见卫青大旗在两堆高石中间飘扬,而旗下站着一个高个子文人,身穿布衣,手持长剑。
支楞儿停下马来,远远地喊道:“那旗下的人,可是冒充卫青的神道东方朔?”
东方朔却笑了起来:“哈哈!正是你爷爷!支楞儿,你还不快点回家救老爹,在这儿和爷爷嚷嚷个啥?”
支楞儿大怒,你自称是我爷爷,让我回家救老爹,这辈份倒弄得挺清的!哼!不跟你罗嗦,我要先把你拿下,祭我的军刀!说完他纵马冲上前来,却被一阵滚石和乱箭挡住。
东方朔又叫道:“哈哈哈哈!你们冲不上来!这样吧,爷爷我就一个人站在这儿,动也不动。我让你放箭,你若能射中我,就算你有能耐!”
支楞儿停下马来,拈弓搭箭,口中叫道:“东方朔!我百步穿杨,从无虚发。只要你敢不动,我只需一箭,便要了你的性命!”
东方朔说:“支楞儿!我神仙之躯,岂是你能射中?来吧!我不带铠甲,布衣于此,你放箭吧!”
支楞儿搭弓便瞄,口中还在叫:“东方朔,有种的你别动!”
东方朔岿然不动:“哈哈哈哈!来吧!”
支楞儿对准东方朔的身影,略略偏左,手松弓弦,“嗖”地一声,一箭射出,快到跟前时,箭头被左边石头吸附,箭头向上,挂住了。匈奴士兵大惊。
支楞儿看自己射得偏左了,于是第二箭便往后射一点。结果这支箭,又被右边石头吸附,箭头向上,挂住不动!汉军齐声叫好,而匈奴将士,个个傻了眼!
支楞儿将手中那把不争气的弓摔到地下,用手一挥,让匈奴士兵齐射。东方朔岿然不动,许多箭支全被左右石头吸附,那石堆如同长了一层硬毛。
东方朔顺手摘下一颗箭来,叫道:“支楞儿!爷爷收到了你的礼物,多谢了!”
支楞儿急忙挥手,让士兵们停下,不要再射。
任安与战壕中的士兵却齐声叫道:“好哇!神仙不过如此!”
苏武与正在开壕的士兵,此时都在观看,也齐声叫道:“好哇!东方大人是神仙,箭射不中!”
支楞儿气急败坏地叫道:“东方朔,你这是妖术!有本事,你下山来,和我决一公母!”情急之下,他把“一决雌雄”说成了“一决公母。”
东方朔笑道:“哈哈哈哈!支楞儿,我一共三千人马,你以三万之众恃强凌弱,还说我不算本领!”
支楞儿想引他下山,便问:“你说我人马太多?那好,你说,我用多少人马与你对阵,你才出来?”
“别看我兵马三千,却能对付你一万!支楞儿,你选出一万兵马,到山下的草地上摆开阵势,我便下山,与你‘决一公母’!”
支楞儿想了一下,只要你下山,我就是三千对三千,也不怕你!“那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完,他指挥部队向后退去,退到山脚的一块开阔地带,布成阵势,然后对身边两员偏将说:“你们,各率一万人马,回营休息。看我用一万人马,擒这妖人!”
一个匈奴偏将说:“将军,你别中了他的奸计!”
支楞儿大怒:“胡说!我这一万铁骑,马最精良。别说他三千人,三万人有何惧哉!”
二将军不得已,各领兵马离去。
此时日已西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