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_人死亡之后进入的地方_奇书网
返回

人死亡之后进入的地方

首页
第29章(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你现在觉得没事了吗?”

“是的,你可以抚平不安情绪。”

“我能吗?”

“是的,你能。”

“……他们该小心自己说出口的话。我现在想起来了。他们在我喉咙里放了一根管子。后来我没法跟他们讲我的反应。”

“现在你自由了……你听到他们。”

“是的,我听到……”她安静了一、两分钟,然后头开始左右晃动。似乎在聆听什么。

“你似乎在接受讯息。知道它们是哪儿来的吗?我希望灵性大师们出现。”

“有人告诉我……”她含混不清地说。

“有人在对你说话?”

“但他们走了。”我试着叫他们回来。

“能不能请他们回来……帮我们?”

“他们只在想来时才来,不是我能选择的。”她肯定地回答。

“你控制不了?”

“是的。”

“好吧,”我继续,“但有关麻醉的讯息对你很重要那就是你害怕窒息的来源。”

“是对你重要而不是我。”凯瑟琳反驳道,她的回答在我脑中反复回响。她对窒息的恐惧会痊愈,但这个揭露却对我更为重要在治疗人的是我,她的简单回答包括了多重意思。我感到如果真的了解这些层面,会对人类之间的关系跃进一大步,也许这个帮助比痊愈更好。

“为了让我帮你?”我问。

“是的。你能消灭他们的憾事。你已经在做了……”她在休息中。我们两人都学到重要的一课。

第六章

几天后,我从一个深沉的梦里惊醒。突然觉得凯瑟琳的脸在我眼前一闪,比真人大上几倍。她看来很难过,似乎需要我的帮助。看看钟,才凌晨三点三十六分。没有外界的噪音把我吵醒,卡洛在我旁边睡得正熟,我挥去这个念头倒下去又睡。

同一天凌晨约三点半,凯瑟琳从噩梦中惊醒:她流着冷汗、心跳加速。她决定以静坐来镇定情绪,并想像在我会诊室被催眠的情形。她想像我的脸、假装听到我声音,然后渐渐睡去。

凯瑟琳变得愈来愈通灵,显然我也是。我回想起心理学教授讲的在治疗关系中“感情转移”与“相对感情转移”的互动。感情转移是病人对治疗者所代表的过去某个人投射的感情、思想、愿望。相对感情转移则是相反,是治疗者无意识间对病人的情绪互动。但这个凌晨三点半的互通却不属于再现两者。它算是一种精神感应吧。不知怎地,催眠打开了这个管道,或者是,灵性大师和守护者及其他人造成这次感应,总之,我并不惊讶。

这次会诊中,凯瑟琳很快进入催眠状况。她迅速紧张起来,“我看到一大片云……很吓人。”她的呼吸很急促。

“还在那儿吗?”

“我不知道。它来得快也去得快……就在山顶上。”她仍然很紧张,呼吸沉重。我怕她是见到了核爆。她会看到未来吗?

“你看到那座山吗?像不像爆炸后的样子?”

“我不知道。”

“为什么会令你害怕?”

“太突然了,就在那里。有好多烟,很呛人。又很大,在一段距离外……”

“你是安全的。能更接近一点吗?”

“我不想再靠近了!”她断然地回答。她如此坚拒倒是不常见的。

“你为什么这么怕?”我再问。

“我想那是一种化学物质或什么的。在它周围就很难呼吸。”她困难地吸着气。

“像一种气体吗?是从山里冒出来的……像火山吗?”

“我想是的。它像一朵大香菇。对,就是这样……但是白色的。”

“不是爆炸?核煤碳爆之类的?”她停下来一会,才继续。

“是……火山爆发一类的。很吓人、很难呼吸,空气里都是灰尘。我不想待在这儿。”她的呼吸渐渐恢复到平常的和缓速度,她离开了那个骇人的现场。

“现在较容易呼吸了吧?”

“是的。”

“好。现在你看到什么?”

“没什么……我看到一条项链,在某人脖子上的一条项链。蓝色的……是银链,挂有一颗蓝色宝石,周围还有更小的宝石。”

“蓝宝石上有什么吗?”

“不,它是透明的,你可以看穿它。那名女士有黑发,戴了一顶蓝帽……帽上有很长的羽毛,衣服是天鹅绒的。”

“你认得这女士吗?”

“不。”

“你在那儿,或你就是那女士。”

“我不知道。”

“不过你看到她?”

“是的。我不是那女士。”

“她多大年纪?”

“四十几岁。不过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

“她手上在做什么事?”

“没什么,只是站在桌子旁边。桌上有一个香水瓶。是白底绿花的图案。另外还有一把刷子、一把银把手的梳子。”我对她的细节描述感到惊讶。

“这是她的房间还是一间商店?”

(bsp;“是她的房间。有一张四个床柱的床,是棕色的。桌上还有个水罐。”

“水罐?”

“是的。房间里没有挂画,但有好看的窗帘。”

“还有别人在附近吗?”

“没有。”

“这名女士和你的关系是什么?”

“我服侍她。”她再度以仆人身份出现。

“你在她手下很久了吗?”

“不……只有几个月。”

“好喜欢那条项链吗?”

“是的。她戴起来很高雅。”

“你有没有戴过那条项链?”

“没有。”她的回答很简短,所以需要我主动发问来获得基本资料。她令我想起自己尚未到青少年期的儿子。

“你现在多大?”

“大概十三、四岁……”同样年纪。

“你为什么离开了家人?”我问。

“我没有离开家人,”她改正我的话,“我只是在这里工作。”

“我懂了。工作完了你就回去?”

“是的。”她的答案只留下极少的探索空间。

“他们住在附近吗?”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