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媒体的事情我不熟,便打电话给刘良才。以前去建设局找刘良才的时候,经常看到记者去采访,不是拎着着机子就是夹着小包。以前界定记者容易,扛机子的是电视台的、挎着小包的报纸的,还有,什么都不带的是电台的,他们口袋里只放个小话筒和录音机子什么的就可以了。可现在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报纸也开始办网站,而且上面还乐此不疲地开设视频专题,有些报社的记者出来采访,也拎一个摄像机,乍一看,还以为是电视台的呢。
对于我的请求,刘良才满口应承,说他就认识几个记者,报社、电台、电视台的都有。我说用不着那么多,就找报社的吧。我考虑到,虽然电视台的报道比较形象,但持续时间太短了,顶多一天也就重播一次,而且,现在谁还呆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啊,那些呆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也都是不看新闻的。而报纸就不同了,虽然是平面的,但是持久,没准哪天拉屎没带卫生纸,随手抓起几个月前的旧报纸,还照样当新鲜事读呢。而且,报纸上的新闻报道收藏起来也方便,展示起来也不费劲,总之,我认为平面媒体在公司的宣传报道上是占有一定优势的。
所以,我决定找报社的记者。
很快,刘良才就帮我联系了一个,我问是日报的还是晚报的,刘良才说是晚报的。我说不行,我们公司现在是讲政治的时候,把文章登在晚报上给老百姓看有甚鸟用,要日报!要把公司展示给市领导看,做足政治性文章。
最后,刘良才给我联系到了市日报社一个叫王丹的女记者,相互给了电话号码,说可以先联系一下。
第二天早晨起点多我就起床了,因为八点钟要跟公司党办、工会两部门的领导一起去看望。另外,我把请日报社记者同去的事情也汇报了,还要走报社去接王丹。
王丹昨天下午跟我电话联系过了,她的意思很明白,让我拍张照片,然后通过邮箱传给她弄个图片新闻就行了,而她呢,就不用去了。我靠,现在的人怎么这么不敬业呢,作为记者,不到现场还搞什么报道。其实,要是纯粹为了新闻报道,那个叫王丹的女记者去不去都无所谓,可是,我考虑到这次公司的看望慰问,至少在公司内部是比较有看点,搞不好公司的大小领导都会瞧上一眼,所以,作为这次行动的宣传员,可能也会进入领导层的视线。因此,我觉得还是让真正的记者亲自参加要来得有面子,于是我对王丹说,咱们毕竟是第一次接触,还是亲自去一趟好,也算是我和大记者见个面吧,以后说不定联系会很多呢。也许是我话中透出的温文尔雅触动了王丹,她犹豫了一下答应了。
来到报社的新闻大厦下,我打通了王丹的手机,说就在下面等她。没想到王丹竟然说她还在家里睡觉,要等半小时再过去。
妈的,怎么回事,昨天明明说好八点钟在她单位等的,怎么这会还在床上,是大牌,还是夜间体力透支?
我强压住心中的不爽,说我们可以直接去她家附近等她,因为要赶时间的。看来王丹也不是那么大牌,她说那就到她家楼下吧,五分钟时间的路程,车到了,她肯定在楼下。
还真没说错,我们到了王丹家的楼下,就看到一名亭亭身材的女子在那里等候了。
“是王丹记者吗?”我下车问。
“是的,你就是张卓尔?”
“对。”我微笑着,“那我们赶紧上车走吧?”
“好的!”王丹看起来挺活泼,嘿嘿,也许是见到我的缘故吧!
路上,王丹说她昨天晚上临时加班,一直到3点多才睡,所以早晨没起来。我忙说那多不好意思,以后找个时间好好感谢一下。王丹说那用不着,她的工作就是这个样子。我说那可不行,肯定要好好谢谢,要不心里过意不去的。
王丹看我好像特别执着,呵呵地笑了,问我今天多大了。我看了看她,让她猜。看来不愧是记者啊,阅人无数。王丹一下就猜中了,令我多少有点钦佩她的观察力。
王丹说她的年龄和我差不多,让我猜她的年龄。我想,女人一般喜欢人家说小,于是我就拣小的说,没想到,一下子也猜中了,搞得王丹直夸我的观察力还是蛮厉害的。
我问王丹,说现在记者采访是不是都不下一线了。王丹一听,脸有点变红,忙解释昨天的事情。她说本来今天已经约好了要到别处的采访的,是实在没时间,并不是偷懒什么的。
我忙说我并没有那个意思,只是对记者这个行业感到好奇而已。王丹一听,脸色开始恢复了常色,她说现在也有个难以回避的现实,因为现在报社的考核都是按照工作量来的,新闻多钱也就拿得多,所以,很多记者整天都在考虑如何多出几篇报道。
我说明白了,如果有人要找,记者们可以让他们自己搞好送给他们,这样就可以让他们的报道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