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千山微微点头:“开始吧”。
这时一个与宋青山年龄相仿却比较清瘦的青年男子,端过一杯茶递给萧逸,嘿嘿一笑,贼声贼气的说道:“小师弟,还不快去给师傅敬茶!”,样子颇为滑稽。
萧逸这才反应过来,淡淡一笑,接过茶水,走到云千山身前,跪倒,:“师傅请喝茶”。
云千山接过茶水呷了一口,不耐道:“好了,自今日起你便是玄武殿弟子了,青山,他的修行就交给你了,先传他“易髓经”一重心法,至于筋骨皮外功锻炼暂且就免了,等有了内息在说吧”。瞥了萧逸一眼,一脸愤然。
“是”宋青山恭敬道。
云千山此话一出整个玄武殿像炸了锅一般,修武分为先天后天之说,后天以锻炼筋骨皮膜为主,内修为辅,当脱胎换骨之后,突破后天极致,便真正的步入玄武圣殿――先天境界,此后修行主要为修内,感悟天地,天人合一,莫非这少年已经臻后天极致了,是了,不然不会让大师兄亲自指导修行,殿下无论男女心中皆然生出这个念头,一时间,你一言,我一语,指手画脚,私语窃窃,看萧逸的目光,既妒又羡,无形之中对这少年关注起来。
“咳咳!”云千山咳嗽一声,冷着脸,整个大殿顿然鸦雀无声,他们深知师傅的脾气,发起火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好了,散了吧”云千山冷冷说了一句,转身离去,众人如同获释,同声说道:“恭送师傅”,继而都散去,各自修行了。
回到萧逸的住处,宋青山便把“易髓经”心法的第一重传授给他,并给他境界修行之中的一些利弊,事无巨细,纤毫必至,直到傍晚才离去。
萧逸一个静静的坐在足以容纳十人的大塌上,回想这几日所发生的事情,历历在目,却又恍然若梦,两日之前自己还肆意在大山之中,生活虽苦了些,但是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现在虽说衣食无忧,还是世俗市井眼里高高在上的玄武殿弟子,无上荣耀,本应该高兴才是,但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短短两日他的人生截然不同,直到现在都不敢相信,他八岁丧父,十岁丧母,自此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四年间饱尽人间疾苦,这尚且不够,如今却要他变作手无缚鸡之力的废人,性命堪忧,造化弄人,莫过于此。
萧逸愈想愈是愤恨,一股难以名状的怒火悠然而生。
“老天...你为何要这般对我...你要我死,我偏要生,...你能奈我何!...”。
萧逸仰天长啸,声嘶力竭,身子一软,卧倒在榻上大口喘气,心里却一片澄清,仿佛又回到大山大林之中,恣情纵意的生活,前途充满不确定,却是满腔的热情。
休息片刻,萧逸便开始修习“易髓经”,修武不似修真,需要内外双修,脱胎换骨,伐毛洗髓,致使筋、骨、皮膜、精血、骨髓身体各机制处达到极致,这便是武道的后天极致,先天高手讲究天人合一,同化天地,从而能呼应自然,借助天地间诸般元灵,发挥雷霆之威力,这与道家修真颇为相似,大道至简,天底下的道理到了顶尖处大都相同,武本是道,佛本是道,儒本是道,道亦是道,天下修道,殊途同归罢了。
“易髓经”乃是玄武殿集内外双修于一体的无上法门,“易髓经”共分七重,前三重乃是后天心法,辅助练筋骨的法门,重在重塑自身,而后四重,便是感应天地,功参造化,玄之又玄的东西,若无天赋,且不说精进缓慢,修为到了瓶颈处,怕是终其一生也未能突破。
第一重,“吐纳之法”,吸纳天地间的灵气淬炼身体,与道家引气入体有异曲同工之妙,辅助外功锻炼,外修为主,内修为辅,是以修武前期要比修真精进快的多,哪怕内功不成,单凭外功的修炼亦可臻至后天极致。
萧逸依宋青山所授的法门,闭目盘坐,呼吸规律,感受天地至理,一呼一吸间进入空灵之境,直觉的全身清爽之极,疲惫之感渐消,经宋青山的讲解,他已经对筋脉、丹田有了初步的了解,丹田乃是人体聚气之所在,称之为“气海”,对修真之人是至关重要的,而这“易髓经”的第一重是吐纳聚气,当丹田出如小鼠窜动说明已经生成内息,至此第一重也算是小成,至于第二重宋青山也没多说。
萧逸打了一个激灵,突觉得丹田处突地一颤,吐纳被打断,正是那股久违的清凉之气,似有若无,在丹田蠢蠢欲动,片刻消逝不见。
既被打断,萧逸也无心再练,便起身伸了神懒腰,感觉神清气爽,全身虽不比以前有使不完的劲,但也不再那般疲乏,缓缓走出房去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几日一直是浑浑噩噩,竟不知是怎么过的。
走出房门,是一个颇大的院落,整个后山真样的院落不下二百座,听宋青山说,本来是十人一个房院,但如今玄武殿弟子共有一百二十三人,即便是每人一处尚有七十多处空闲,所以云千山便下令每人一院了,二百院落足以容纳两千人,可想当年玄武殿也是盛极一时,不想如今为何会如此败落,莫说昆仑、灵山、圣子宫这样的修真巨派,就连一些小门小派的弟子也要比它多上许多,若非云千山修为举世少有,也是“神魔帝女榜”前十之列,一身修为,惊世骇俗,怕早被一些门派取而代之,然而玄武殿仍能居于修真五大派的高位,除了玄武殿道法神妙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太古神器――后羿之弓,羿之弓乃是玄武殿祖师三帝之一的燧人氏所遗留之物,穿城射日,威力无穷!已经列入“八荒六合神兵魔器榜”,排名第五,遥想当年,燧人帝开派之时,人员鼎盛,端倪天下,是何等的壮哉,如今却没落至斯,风光难再,云千山一肩承担起复兴玄武的重担,实属不易,萧逸心中一凛,不由对这个师傅又敬上一分,当然这些也是从宋青山口中得知的。
萧逸在小院刚站一会,便又觉得一身倦意,不得不回去睡觉,玄武山的第一天便这样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