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同爱人在路边饺子馆吃饭时,遇到一位退休干部。他见我俩说话口音不同,声音又有些大,就主动凑近跟我们闲聊起来。
他问了我老家、单位、年龄等等一大堆问题。每当我告诉他,他就会把相关事宜滔滔说出。说我老家,就把我老家的左县右市、风景地产、历史人物等等数落出一串;说我原先的部队,又把洛阳驻军、部队政策、结交的军人等等讲了一箩筐;说到我单位警局,那更是如数家珍,认识某某,啥啥案件,滔滔不绝。
我爱人被他的见闻和交往深深折服,连连称赞他什么都知道,像个万事通。
我起先以为他仅仅是闲了,要我们陪他解解闷。可随他对天南海北的了知,就对他的生活也发生了兴趣。
“老师父,高寿。”
“72了。”
“咿呀,这大年龄,气色这好,记忆这好,这么健谈,难得的福气。有什么养生秘诀?”
“哈哈,好多人退休后,在家练写字,看电视,看书,不爱出来跟人交流。。。我跟他们不一样,喜欢交朋友,喜欢侃大山。哈哈。”
老人很得意,也很热情。我问他的问题,都如实真诚的回答。
吃完饭,同他告别后,走老远我特意回头看了他:他依然孤独地坐在桌边,望着街道,目视着行人,寻觅着。。。
我的心略过一丝敬重,一丝爱怜。
是呀,交流使他充满热情、见闻,得到交际的和谐。可,生活是全方位的,在没有被交流资源时,自己难道就不能安生,就不能见闻自己,交流自己吗?
天、地、人。我们仅仅有“人和”是构不出宇宙,更构不成永恒。要有精神的天,物质保障的地,与和睦的人。三才不可偏缺。
如此,才能在自由的天空里享受我们的精神,在富饶的大地里享受我们的欲望,在和谐的人际中享受我们的情感。
愿老人早日找到自己的精神天空,不再孤独地寻觅。
2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