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不过历史――90分
无论我如何告诫自己,要压制写的欲望,静下来多看点书,多了解一下社会。但触缘而发的心,总随时蹦出来把我拖入写的泥沼。
这是我过去的疯狂而接出来的果。是一种心灵习惯。
我要用它,但不是现在。因为我不能重蹈过去那种干涸的写作。一任欲望而使生命在低级层面消费。
首先我要成就的是境界,是认知。究竟的、彻底的、终极的。
其次是行为,最合理的,最人性的,最科学的,最效率的。
在我今后的作品中,不仅要表现我富有的心灵,更重要的是如何改变,如何用行动来证明它的正确和合理。我要给世人展示一个成果性的行为文学。
人生是个饶不开的圆。过去的历史注定了我今后的路:依然脱离不了写。历史撒下的种子遇到充分的条件总会发芽的。既然规律是这样,我们就顺乎它――饶不开就踏着它前进吧!
感谢规律,也感谢过去的疯狂。是他们孕育着一种希望,一种神秘力量。
11/19/2007
x
学会控制写的欲望――60
今天我被写作的欲望整整折磨一天。理智告诉我要忘掉写作,可脑子即便在发胀的情况下思维也一直处在写作境地,怎么也无法放下和转移。
想出去锻炼而转移注意力,却提不起劲儿。到洛浦公园散步也守不住内心。幻起性的欲望来抵制,可总住不长。最后,跑到澡堂反复泡热水、蒸热气,用身体的疲乏来消灭脑子的活跃。
我对生理欲望可以轻易地驾驭和巧用,却对意识欲望无能为力。本来我对写作欲望的激发是想摆脱空虚和昏沉,可没想到,一着就陷入的毛病依然没有改。
值得庆幸的是,我发现自己有了心灵求生的资源――那是我在年轻时痴迷文学所积累下来的写作思维记忆和习惯――这很重要和宝贵。只要学会驾驭这种写作习惯,为我生活所用。在同性欲的相互配合下,一内一外,使我的生活不会陷入无聊或痛苦而丰富多彩。
2006年4月12日
x
把“抒写”化成崛起――50
《洛阳报社》段编辑说我的文章没有读者,只是偶然发表点来调剂一下版面。我给她的稿件也没再使用。
于是,我就用世俗的办法在她的办公室塞了一张购物券。结果,弄懂我好难看。
经过这段波折,我对写有了新的定位:
“我总是在欲望的驱使下,来一阵激情抒写。欲望下的行为,是一种生灭。注定没有永恒。”
我想,我应该把抒写当成一种生活试剂,而不是欲望。在昏沉中,在迷茫时,在颓废处,只要有抒写的保障,瞄准自己的智慧,去寻觅“兀”地崛起那一念。
成就抒写就是为了成就这种崛起。
2004-11-6
x
多态写人生――45
何以要在空暇、清静和集中起来抒写自己的心灵呢?
正如生命本身需要多姿多彩一样,抒写也应该是这样一个写照:无论我在任何状态下,不管工作是否忙碌,不管脑子是否清晰,只要有感受,都可以提起自己的意念来抒写。
抒写不是生命的安住,正如所有事业和追求不以锲而不舍为目的一样。写也是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渡。是生命链条的一个有限循环点。
改变自我的目的,不是无限坚持什么而加深一点,而是使生活在更多的循环点数中扩宽循环。
无论是行为,还是文字,只要是抒写,就得在智慧指导下,而不是任凭欲望和一时的感性在涂鸦自己。
2008-7-20
x
直述胸臆的路平直――45
文学家用形象,哲学家用思辨,宗教用神化,政治家用理论,无论那种方式,它们都是想到达塑造人的目的。
我目前没有宣传和塑造“形象人”的志向,只看到自己必须要重塑一个自我。
故,我只有采取直述胸臆的办法来记录自己。
直述胸臆没有固有形象,不全在第六意识里聪明思辨,更不求神的恩赐,也无既定观念的固化。一切随自己心意的流动而见机行事。这路平坦、直接。
虽然我无法完全能真正认识自己和敢于表达,但接近和慢慢的来,能使我成熟,使我有训练文字的材料。
我渴望自己的这种记述,娴熟成一种本能,用起来没有任何消耗和障碍。如履平地。是生活的栖息地,精神居住地,而非劳作。
我记述的东西一定是冒出来的。绝对不能从某主题入手而思考出来。无主题引导是我记述的前提。也是直述胸臆的本意。
记述既是对现实环境生活的中断,而续接精神生命。同时也是我投入现实生活的理想。双重任务会使我的记述能成为一种成功。
我有这种期待和把握。
2007-3-2
x
写,是为了调节状态――50
在整理自己的文稿时,我居然为了过去写得太多而发愁。
受到如此低劣的情绪的袭扰,的确让我有些羞愧。
这说明,我的思维有问题,依然求一种社会认同――总认为我写的与人格格不入。
其实,不管写得如何巧妙,引人入胜,书的思想都是自己的东西。写的作用仅仅局限于过程。
不求文学立足于社会,成功于出版,而仅仅是为了自己灵魂的安顿,自己思维净化的手段。
可以不要成功而生活得清谈些,但,能不要抒写而使自己无聊吗?!
就在这种思维支配下,写出了以上文字后,我昏沉的状态完全消失了。积极而昂扬的情绪让自己很快乐地投入到家务和锻炼。
生活,需要这些佐料来调节。
2007-8-25
x
控制思维欲望――65
早起写作时,我的思绪如潮,文如泉涌。但我写一会儿就极力去控制它。
思维是不能放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