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阅读_汉献帝与曹操三女_奇书网
返回

汉献帝与曹操三女

首页
第3部分阅读(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刘协和皇后伏寿乘坐马拉的轿车顺着官道出发去山阳,到达山阳城西南的承恩镇,山阳令茅生已在伏地迎接。刘协让他平身,然后问:“此地为何叫承恩镇?”

茅生答:“据说周武王伐纣时经过山阳,住在这里,不巧一连下了几天雨,老百姓拿出家中的柴米,资助武王,将士才得温饱,一举击败纣王。武王承谢百姓拥护之恩,命名此地为承恩镇。”

刘协:“好地方,好百姓。朕到此,也要有劳茅县令照顾啦,也要感谢山阳百姓的吃喝供应啦!”

这是刘协初次驾临怀川,首次住在山阳,太守张扬安排十分周到,他内心非常满意。开始几天,茅县令安排帝后住在县衙后堂,自己家搬到前院厢房,好保证帝后安全,更不让小皇帝住在馆驿,怕出意外。可是小皇帝去过藏梅寺后,看到寺庙虽显破旧,但寺里非常清静,又与念一法师很说得来,就执意要搬进藏梅寺暂住。

怀川改元(5)

念一法师给皇后伏寿把脉以后,就向小皇帝刘协说:“恭喜皇上,皇后是有喜了。”

刘协又惊又喜,几乎像一般的少年一样蹦起来,说道:“这次可不能再让出事啦,我要有皇子啦!”

念一说:“要注意让皇后调养身体,皇上要节制房事。”

刘协问:“那她腿肿能消去吗?”

念一说:“服几天汤药就可消除。”

刘协说:“那就只好在此多住几天了。”

闲聊中,刘协问:“这城为什么叫山阳?”

念一说:“因为这座城位于太行山之阳,即位在太行山南麓,所以叫山阳。战国时魏国建此城,是为了北拒燕赵,西抗强秦。至今这里仍是战略要地,皇上不可忽视。”

刘协只是点了点头,又好奇地问:“这藏梅寺又是因何得名?”

念一说:“这有几种说法,传说不一,其中最为可信的是:寺中有一个很大的园,种植有很多梅花,有黄色腊梅,也有红梅、白梅几十种,非常美观,香气四溢。人入寺院,闻到花香,病即除去。只是这些年来,兵连祸接,寺院残破,梅花被毁被盗殆尽。”

刘协说:“我是皇帝,现在也无钱赠予大师修庙,倘得机会,定来施舍。”

刘协还听念一法师讲了其他有关山阳城的故事,对山阳城也真的是饶有兴趣。在山阳住有一个月光景,伏后经念一法师诊治,腿肿也消除了,虽是怀有身孕,面容却又红润了,恢复了少妇的风采。虽然行动略有不便,她还是和刘协一起游了风光旖旎的云台山。

然而,刘协还是一心想回洛阳,他认为那是光武中兴建都之地,是风水宝地。他命人传旨张扬,护驾去洛阳。张扬只得从黄河抗洪第一线赶回山阳,向小皇帝禀报说:“现在仍是黄河主汛期,因连日暴雨,黄河水大,沁河水都发生了倒流现象,不宜行船。”小皇帝听了极为震惊。立即决定要和太尉杨彪等人,随张扬到黄河大堤视察兵民抗洪情况。

张扬劝阻不住,只得遵命;陪同献帝起行。

河誓

河内郡治所怀县,在黄河与沁河交汇处的夹河套里。小皇帝刘协在此吃了一顿午饭,不想休息,就同大司马张扬和太尉杨彪来到了黄河大堤上。

只见黄河水从西天而降,滚滚向东流去,向南看不到边际,只能看见郁郁葱葱的邙山,真如古书所云:秋雨时至,百川灌河,辨不清对岸的牛马。刘协心想:去年冬天在陕县夜渡黄河时,河面很窄,水也不大,似乎没有河滩,这里的河滩有二十里宽,河水已漫滩,真是使人惊心动魄。

张扬向小皇帝刘协介绍说,沁河口东边黄河北岸,常是三年两决口,年年有水患。今年已提前加固堤防,现在还有兵民日夜守候,大堤上都堆有石块土方,以防决堤。小皇帝刘协要到险要地段察看,张扬力劝阻止,怕兵民闻讯,涌动观望,疏于防汛,发生不测。

小皇帝刘协又提出在黄河堤上举行郊祭仪式祭天祭河,祈祷平安。他以为自己是真龙天子,向天神祈祷,是会保佑万民平安的。当时,一个四处流亡的小皇帝,也许只能如此而已。

不过小皇帝刘协在这高大的大堤上祭天,还是作出了一个出自他内心的决定:改元。

当张扬让人迅速备办好供品与香火,举行简单的郊祭仪式之时,小皇帝跪祈天神玉皇大帝降福人间,保佑万民平安,道:“连年战乱,使百姓饱受了天灾人祸之苦,祈祷上天保佑,让我能建立一个安定的国家。现在我宣布改元为‘建安’,‘兴平’三年改为建安元年。”

兵民闻听小皇帝在大堤上祭天改元,像一窝蜂一样凑了过来,齐呼:

“建安,建安,建安!”

“万岁,万岁,万岁!”

当时张扬看到群情激奋,就大声喊着指挥:“乡亲们,皇上改元‘建安’,就是要建立一个平安国家,我们当务之急,是护好大堤,要严看死守,人在堤在。”

怀川改元(6)

民工是以乡村为单位编制分段护堤的,各有工头带领,郡县都有专管治河的官员,张扬一呼百应,人们有次序地散布在大堤上。

在黄河大堤上,平时护堤人避雨的草棚下,小皇帝刘协向张扬和杨彪说出了想尽快回东都洛阳的事情。

杨彪:“当年汉光武帝就是在鄗邑称帝,来怀县改元,到洛阳定都,实现了光武中兴的宏愿。陛下想回洛阳故都,也无不可。”

张扬:“如今洪水正大,不能行船,等到过了主汛期陛下再去洛阳为好。再说,加固大堤耗资巨大,给董承将军筹集的修复宫殿资金有限,尚不知进度如何,臣以为陛下不宜早回洛阳。”

刘协:“朕回洛阳,还希望张将军同行,你身为大司马,现应在朝廷处理政务。”

张扬:“微臣以为,河内地理位置重要,我不能离开。臣愿效仿光武帝时的河内太守寇恂,期望皇上恩准。”

张扬向小皇帝讲述:当年汉光武帝刘秀登位之前,准备北征,要河内太守寇恂留守河内。寇恂组织民众,伐淇园之竹,造箭百余万支,养马两千余匹,收租四百万斛,有力地支持了光武帝在河北的军事行动。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光武帝刘秀在鄗邑即皇帝位,然后立即到河内郡,在怀县从七月驻扎到十月,正式改元“建武”年号,攻下洛阳后,光武帝于建武元年十月十八到洛阳定都。

小皇帝刘协听张扬讲述,情真意切,也袒露心声,说道:“朕遭董卓之乱,又遇李傕之祸,虽身为皇帝,却终日提心吊胆。像王允那样的忠臣实在难得,甚望将军能同太尉杨彪一起,常在朕的左右,共辅朝政,如若不然,这朝廷大权,又不知落入何人之手?”

张扬:“臣虽不才,但一定效法寇恂,为陛下复兴大汉朝,献出微薄之力。”

刘协:“爱卿忠诚之心,朕深有体察,现在防汛要紧,这事过几天再说吧。”

这一年,黄河还是在这里决了口。谁也顾不上去责怪小皇帝祭天不灵,也许在老百姓的心中,只把那当成一种儿戏。幸好,决口不大,人们迅速堵住了,黄河水还是汹涌澎湃、昼夜不停地向东流去。

建立一个安定的社会,确实也是广大人民的愿望。小皇帝刘协自己做主改元“建安”这个年号,迎合了民心。就连文才出众、英名盖世的曹操,在颍川许县闻之,也大加赞赏。创建一个平安国家,正合他的心意,因此,强烈地产生了迎帝到许县建都的思想。当时,曹操就委派主要谋士荀彧亲来河内郡怀县,上表祝贺献帝改元。献帝加封曹操为镇东将军,费亭侯。荀彧辞别时,向献帝诚恳进言道:“皇上若不是求个人安乐,而是求建平安国家,使万民安乐,那么,就请选择曹公吧。只有君臣一心,精诚合作,才能实现创建平安国家的目标。”以后曹操在许都“挟天子”二十五年,一直没有改动刘协定下的这个“建安”年号。君臣都是以此为目标,建立了扫平中原、安定北方的业绩。这是后话。

绝境救驾(1)

凶宅

一个闷热的秋日,小皇帝刘协车驾回到东都洛阳。该住到哪里呢?刘协看到的情景,使他的心立刻凉了半截子:洛阳已是一座废城,昔日的繁华景象已经荡然无存。到处是瓦砾,街市荒芜,满目凄凉,洛阳宫廷在董卓烧后,尽是断壁残垣,百官朝贺都站在杂草丛中。无处栖身,小皇帝刘协只得住到西郊已故宦官赵忠的旧宅子里。

赵忠的宅子,本是一处三进院的豪宅,另有跨院和后花园,比一般的郡县衙门还要大许多。如今这前前后后的院子里尽是荒草,院墙也多处有倒塌,有的房子火烧了顶,但屋门却还有生锈的铁锁锁着。院子周围,到处都有零零碎碎的尸骨,小皇帝刘协住下后,夜夜做噩梦,总是梦见有人提刀来杀他,大呼小叫地惊醒伏后。伏后怀有身孕,又吃不饱,身体常感疼痛难受,这时还得把小皇帝刘协搂在怀里,安慰他不要害怕。有时两个人半夜醒来,还常听到恶狗打架争食狂吠。有一天,刘协到宅外去,站在大门前,向远处观望,恰巧一个佝偻乞食的老头向他走来讨吃的。刘协问他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老头告诉刘协说:“这是一座凶宅,自从赵忠被杀死后,就荒废了。后来董卓的兵来抢过东西,放火烧了一座堂屋,强奸了这里的所有女人,又把她们都杀掉了。听说这宅子里常闹鬼,没人敢来住。”

刘协问:“你进过这院子吗?”

佝偻老头答:“进过呀,我一家人都饿死了,只留下我这个命大的,有什么地方不敢去?”那么大一个洛阳城,现在也只有几百户人家了,差不多都是穷人,也很难乞到吃的东西。有时想进这宅子找点值钱的东西,拿去换点吃的东西,几次都没找到。有时在这院子里碰到几只野狗,还差点被野狗咬住吃掉呢。”

刘协又问:“整个洛阳城还有没有比这里再好一点的院子?”

“没有了。”停了一会儿,老头又补充道,“不过,有一处寺院,毁坏不大,比这里好一些。”

“是白马寺吗?”刘协猜着问。

“你这小官人猜对了,就是这城西的白马寺,寺里一直有人住。”

汉魏时期洛阳城的位置与今时不同,当时的洛阳城在白马寺的东边。赵忠的旧宅在洛阳的西郊,离白马寺倒不甚远。

刘协问:“你认识白马寺的僧人吗?”

佝偻老头说:“认识,我常去讨吃的。寺里有个小和尚叫赵兴,也常到这院子里游逛。这里的野狗,都不咬他,见了他还都摇尾巴和他亲昵呢。”

刘协问:“那是什么缘故呢?”

佝偻老头说:“这里的狗原来差不多都是伤残弱小的,赵兴从外边把它们收留到这里,在白马寺用破罐子提些残渣剩汤,喂养它们。这样把它们救活养大,狗通人性,它们能不亲赵兴吗?”

刘协很感兴趣地问:“这个赵兴现在年龄有多大?”

佝偻老头看看刘协,估量着说:“就和你的年龄差不多,有个十五六岁吧!”

“那他为啥会在这里养狗?”

“听说他是个孤儿,到处流浪。###岁时讨饭到这里,赵忠看到他很机灵,就收为义子,起名赵兴。听说还为他净了身,准备把他带到皇宫中当小黄门,结果世道一乱,赵忠被杀,赵兴进不了皇宫,也就落到白马寺当小和尚啦。”

“也是个可怜的孤儿。”刘协情不自禁地掉下了眼泪。

正在这时,从荆棘丛生的灌木林中钻出一只怪兽,头很像驴,眼射蓝光,向这边奔来,后边有人持矛追赶。

“是一头小驴驹。”刘协说。

“不好,是驴头狼,快躲!”佝偻老头嘴里喊着,手抡打狗棍迎了上去,那驴头狼绕过老头,扑向刘协,门口卫士来救已来不及,刘协被驴头狼扑倒。那狼正要下嘴去吞刘协的脖子,突然嚎叫一声倒地。原来是后边有人用长矛正好刺入了驴头狼的屁股眼里,直穿内脏,驴头狼顷刻毙命。

刘协惊魂未定,看到救自己的是一个光头小和尚,很感激地说:“请壮士留名!”

绝境救驾(2)

这时院中人们一拥赶来,呼叫“皇上”,佝偻老头和那少年和尚方知面前少年,正是当今皇帝,急忙跪下,口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小民罪该万死!”

刘协搀起佝偻老头,又拉起小和尚,说道:“无罪,无罪,二位都是朕的救命恩人,请到宅里叙话。”

守门卫兵不敢阻拦,佝偻老人和小和尚竟然理直气壮地跟着小皇帝刘协进了宅院。刘协又让厨师把驴头狼杀掉,分给百官和兵士一些生肉和骨头,余下的让院里上下人等吃了一顿美餐。佝偻老头和小和尚也各有一份。

小皇帝刘协留下二人,除感恩外,还有他来洛阳的一件心事,那就是想打听出生身母亲王美人的坟墓所在,然后与父亲的皇陵合葬。在交谈中,他得知佝偻老头不是一般农民,他是个读过经书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便提出要拜老头为师,老头竟然也敢点头应承下来。

刘协得知这几年小和尚赵兴在白马寺里也学到了一些文化和武功,就提出要把他留在身边,当贴身侍卫,小和尚也满心欢喜,口称:“谢主龙恩。”

小和尚赵兴还说出了一件秘密大事:就是义父赵忠逃跑遇难之前,给他说过,堂屋下边有个地下室,里边有各种粮食,不到关键时刻不要告诉于人。今巧遇皇上有难,应是天意,请皇上派人在屋下挖一挖,看看是真是假。刘协让人请来太尉杨彪,让小和尚说了实情,杨彪喜出望外,命令兵士按小和尚指点的地方挖了起来。

兵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果然挖出了一个很大的地下室。里边存有小麦、大豆、谷子等各种粮食。可惜大多遭了虫蛀和霉变,只有一部分勉强可以食用。就这样,杨彪也高兴地夸奖小和尚:“小师傅,你可帮了大忙啦,解了燃眉之急!”

当天晚上,佝偻老头又向小皇帝说:“只要皇上真的相信我,我可以帮你找到亲生母亲的坟墓。”

刘协半信半疑。

谥母

小皇帝刘协对生母王美人没有任何印象,只是听祖母董太皇太后说过,她人长得很美丽,很受父皇汉灵帝的宠爱,让宫廷画师画过像。生母被何太后毒死后,这画像也不知落到谁人手中了。他在打听生母坟墓地址的同时,也让人留心搜寻母亲的画像。那佝偻老头说,他只要能看到画像,就能辨别是不是王琪,这里的奥秘,他暂时不愿意说出来,他怕刘协小子不相信。

王美人的坟墓到底在何处呢?近些天来,得到的消息很不一致:有的说埋在邙山上;有的说埋在首阳山上;也有的说埋在原来的毕圭苑中。

佝偻老头和小和尚没有经过正规选拔,只是与小皇帝邂逅赵忠宅前,也算经过了皇上面试,就都成了刘协身边的服务人员。二人每天围在小皇帝身边转,或者是外出打探消息。

一天,小皇帝刘协问赵兴:“赵兴,根据现在了解到的情况,我母亲被害后,后事完全是由你的义父赵忠负责料理的。你就没有听他说过什么有关的事情?好好地想想。”

赵兴摸着小脑袋想了又想,说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有一次听义父说过,那时你还是陈留王,义父说陈留王聪明过人,只是命太苦了,他的母亲王美人命也太苦了,孩子还不会喊一声妈就分别了。好像他说王美人的墓,在北邙山上,埋在一棵大树的北边,这去哪里找呢?义父好像还说过,是先帝让他买到了一口柏木棺材,把王美人安葬的。”

小皇帝刘协:“北邙山那样大,树木又那么多,坟墓也不少,连几座皇陵也被盗挖了,又哪里去找我母亲的墓呢?”

这时佝偻老头若有所思地说:“我想起来了,就在听说你母亲遇害以后,北邙山一座皇陵附近,在一棵合欢树边,真的出现过一个坟头,我去那里拾过供品充饥,那合欢树夏天枝繁叶茂,满树开着一簇一簇的好看的花儿,白里透着红,红里透着白,真像是你母亲活着时的容颜。”

小皇帝刘协听了佝偻老头的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同坠入十八里雾中,说道:“老头子,你不是在逢场作戏吧!朕尊你为师,你可不能愤世嫉俗,玩世不恭,取笑于朕啊!”

绝境救驾(3)

佝偻老头掉下眼泪:“我怎么会能取笑皇上呢?我说的都是真话。”

刘协:“这么说来,你真的见过我的生身母亲吗?”

佝偻老头:“见过,真的见过,不仅见过,她小的时候,我还常抱着她,她大一点的时候,我就常领着她玩呢。”

“那你到底是她的什么人呢?”

“我是她的亲叔叔。”

问来问去,刘协弄清楚了。佝偻老头名叫王义立,是他的二外公。本来和他亲外公一样,也都是读书人,出身书香门第。家里生活本可种田自给自足,不想遇到荒年,一家人被迫流离失所,逃荒在外。当地一个恶霸,看到王琪姿色秀美,要强娶为妾,王义立与兄嫂都不愿意。于是一同逃难到京都洛阳,适逢毕圭苑招工,老人以为能让孩子有碗饭吃,不至于饿死就心满意足了。前去报名,被赵忠亲自选上,后来又被皇帝刘宏看中,封为美人。

老头:“可怜她生下了皇子,却丢了自己性命。”

小皇帝刘协,听着二外公叙过情况,半日无语。这时才问:“那我的外公和外婆,现在都在什么地方呢?”

“下落不明。恐怕也不在人世了,我一直也找不到他们。”

刘协感伤道:“我从来没有喊过一声妈妈,也没有喊过一声外公,就让我喊你一声外公吧,二外公!”

“我的好外孙子。”

两个人抱头痛哭,小和尚赵兴也陪着落泪,他也是从小没有见过外公。三个人虽然现在地位悬殊,但感情有相通之处。

刘协的话,又回到寻找生母的坟墓上,他说:“能早日找到母亲坟墓,与先父皇合葬,方能了却我一件心事。”

“难得你尚在危难之时,还有这片孝心,二外公我也是一直留意着你的去向。”佝偻老头王义立说,“北邙山上那棵合欢树,今年夏天还开着花哩,近些天才开败结子的。树后那座坟头,十几年风吹雨淋,已经不明显了,不过那位置我还能辨识出来。听有人说过,那就是王琪的坟墓,我一直不断去看的,但是也不敢完全确定。”

小皇帝刘协前时见到太尉杨彪、大司马张扬等人一直忙着公务,不便让他们分心考虑寻找自己生母坟墓的事情,现在有了个眉目,就向太尉杨彪等人说明了情况。杨彪派人随王义立到北邙山寻坟,果然找到了。

赵忠这个宦官,还真算是个有心人。他怕王美人遇害后,灵帝怪罪他保护不周,想来一点弥补,买了柏木棺材,安葬了王美人,还用了一整块大汉砖刻了“王琪之墓”四字,埋于棺前。王义立老头领人挖开坟墓,很快挖到了汉砖,接着又挖出了柏木棺材。不想佝偻老头王义立抚棺痛哭,竟然气绝身亡。

小皇帝刘协追谥生母王美人为灵怀皇后,移棺文昭陵,与自己的生父汉灵帝刘宏合葬;另限于困难处境,也只能让人钉了一口薄棺,把二外公王义立就地安葬在合欢树的南边。

桑女

张扬从河内筹集来的粮食,不到一个月就吃完了,杨彪从赵宅地下室挖出来的陈腐粮食,也很快吃光了。当时在洛阳因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