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沁园斋后,贾环便向着赵氏的房间走去。如今他唯一的问题就是赵氏。贾环要离开贾府任何问题对他来说都不成问题,唯独赵氏怎么离开贾府却是个难题。
众所周知,赵氏本是贾政年轻时收进房中的丫鬟。当时的身份与现在的袭人差不多。赵氏平日里虽不得人心,可也是正正经经贾府的媳妇。如今贾环要走,自然要带她走的。如此问题就来了,第一,贾政并未休了赵氏,她离开贾府,那便犯了古代妇人的大忌――不贞。第二,贾环虽不怕冒天下之大不韪背负一个骂名,但是赵氏却不行,在古代一个妇人的名誉有时比性命更重要。第三,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所在。那就是赵氏本身并不愿意离开贾府。这个结论是贾环这几天与赵氏谈话隐隐看出来的。
这三个问题摆在了贾环和赵氏的面前。让贾环抉择,一来贾环不想为难赵氏,但是如今离开贾府是势在必行之事。因为探春当日的话犹在耳。府中的人知道真相那是迟早的事。到时候自己一样要搬出去。
刚进房门前,就见香菱正给赵氏锤着小腿,赵氏则一脸享受的趟在床上,嘴里念道着“小香菱啊,你捶的可真舒服。”
香菱轻启朱唇笑道“姨奶奶要是喜欢,就住在这不要走了。以后我天天给您捶。”
哪知赵氏叹了口气,说道“哎,长久在这也不合规矩啊。这次我真的很后悔啊!”
单纯的香菱问道“姨奶奶后悔什么?”
赵氏睁开眼摸了摸香菱的头说道“我在这贾府本就是个姨娘,平日里其他人不愿与我为伍,我也是知道的。但是我以前不是这样。”
香菱这时停下手坐在赵氏旁边静静的问道“姨奶奶能不能给我讲讲以前的事。”
赵氏微微一笑说“好”。便开始讲述了她过去。贾环也停下了脚步,在门外静静听着。
却道这赵氏原名赵如眉,当年的她,曾经也是老太太旁边的红人。这件事如今却没有多少人记得了。记得当时老太太还不是很老,赵如眉便是给她梳头的,有时不小心迟到了,老太太房中的媳妇们就急急的跑过来喊她。之后,她便成了荣国府老太太的大丫鬟,每月月钱二两。主要责任就是给贾太君梳头。
由于年纪轻轻就当了当时后院最有权势贾太君的大丫环,再加上她本身就是个美人儿,所以时间一久不免变的傲慢起来。每天骄傲而美丽的路过抄手游廊,眼角却不扫一下那些做粗活的小丫头们,那些用巴结的目光看着我的嬷嬷们。当时老太太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这个丫头,送进宫去,论模样,论端庄,有哪个公候王爷家的小姐能比得上。”
时间过的飞快,元春姑娘便十四岁了。老太太和老爷太太商议送她进宫候选侍读。这件事赵如眉记得最为清楚,也许一生都无法忘记的。因为这件事不仅仅改变了贾府的命运,也改变了她的命运。
元春在挑选陪送入宫的丫环们时,老太太说了:“让如眉和抱琴一起去吧。”她这么说的时候,已经有人叫我上前给老爷和太太看看。
赵如眉走上前去,在阳光下看到两张脸:王夫人微微皱起的眉头,而老爷则是吃惊的眼神。
那是贾政第一次见到她,也是赵如眉第一次见贾政。贾政看起来很严肃。一点都不想她的环儿,也不像宝玉。
之后在某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贾政轻轻咬着如眉的耳朵对她说道“我的眉儿,在第一眼看到你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你成为我的眉儿。”
那个时候赵如眉还是一个小姑娘,没有想太多。她只看得明白太太的表情:那就是她觉得赵如眉比她的女儿好看。
女人总是很容易明白女人的心思的,不论这两个女人年纪差多少岁,身份地位如何。
王夫人的娘家有多大的势力,是贾府的人,都清楚。她不过是一个被家中卖给贾府的奴才。生是贾府的奴才,死是贾府的奴鬼。
王夫人想让赵如眉一家死,比碾死一只蚂蚁更容易,她只要让别人猜到她的心思,而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