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必亮从紧张、激动、沉闷的心理中舒缓过来,长长的嘘一口气,将这一部分资料的最后一页翻过去,倒背双手,仰头打量着苍茫江流中的滚滚波涛,又是洪峰迭起,巨浪肆虐的时节了!他想着,开始在林间踱步。
黄灿公司之所以能完成如此霸业,除了手套产品是个冷门,知其利者不多这个有利的时势环境而外,其胆略与气魄,是其成功的至关点,而这一系列战略战术的策划、制定、操作者,其敏锐的商业眼光,大腕儿的魄力,精深智力,以及量山川如眼底,纳天地于胸怀的风度,真正令人叹服。
这个人是谁?黄灿?
在“产品回收站”时期的报表上,最高主管为经理,司职者是高岚,主管是李炎胜,会计、制表是袁玫。
在“机械经销部”时期,经理是李炎胜,副经理是高岚,主管袁玫,会计袁玫,制表、审核也是袁玫,但凡主管栏中的蓝黑批示,都是该时期的司职主管,而偶然出现的朱笔批示,只署有一个“黄”字。
这个有可能是最高主管的“黄”是谁?黄灿?但“黄灿”二字分明填在呈报业绩的“业务员”一栏中,而且从评语中看,他的表现并不出色。
但后来成立的公司分明又是以黄灿命名。
这时期的公司董事长是李炎胜,总经理袁玫,制表审核是黄灿,直到苏州机械被淘汰出局,东莞、上海机械合力围剿黄灿机械之时,也即是九四年五月二十日的报表上,黄灿才荣膺总经理,李炎胜副之,袁玫会计,屠富道以机械销售部经理登位于制表一栏,审核是高岚。
这一部分的资料以黄灿的一份长达八页的市场形势分析做结,下一部分的资料却以战略策划部的市场形势分析做始,这份市场形势分析的依据来自于附录在后,署名为“袁玫”的市场调查报告,和市场前景预测这两份材料,而袁玫的头衔竟然是战略策划部的经理。
这部分资料报告的是手套的市场销售情况,其报表中所列出的销售量与前面的报表中所列出的手套回收总量大有天壤之别。
九四年的元,二月份,黄灿公司的手套市场占有率不足5%。市销量为十万双,到八,九月份,市销售量攀升到二百万双,始有出口,数量为五万双,十月到十二月这四个月的市销售量也只有两百万双,而出口量却飙升到七百万双,更有甚者,九五年元、二月份单季出口量已突破两百万双,市销量五十万双,三、四月单季的出口量达到三百万双,市销量五十万双,五、六月单季出口量五百万双,市销量八十万双,而七、八月单季的出口订货量为六百万双,市销量没有报告,但詹必亮知道,收购站的月销量恒定在十万双左右。
那么这些产品从何而来?
如果按前面的资料所显示的,黄灿公司对当时三巨头所卖出的机械总量三千台,手套产品总量的一千万双来计算,那就意味着在黄灿公司统一市场之后的九四年八月至九五年八月的一年时间内,手套的总产量已达到三百三十万双,手套机械至少已增加到五千台以上,也就是说黄灿公司已成功的完成了当时对机械市场需求潜力所做出的量数估计。
黄灿公司有效的抑制了手套的市场价格,保证了机械销售量,对于黄灿公司来说,这是在他们自己的经济杠杆上的有效平衡,对于他詹必亮来说,这是一个可怕的江汛!
二十四、狼血
五千台?
张景春禁不住打了个寒噤。不可置信的追问:没有搞错?五千台?看到詹必亮不容置疑的眼光,她又感叹一句:这太可怕了!
她是玩手套的行家,当然知道这五千台手套机械对她们的事业构想意味着什么。
詹必亮环视众同仁一眼,眺望着远处的江流,夜光下的江流看来很平静。从树林中透进来的河床水色,显得异样的绵弱安详,但隐隐的波涛之声却流动在他的心头。
如果黄灿公司的市场调查报告。准确的反应出了整个手套市场和机械市场的真实信息,那么,这个数量的确是太可怕了。
甘泽凝重的望着詹必亮,他明白这是考验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