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1_韶华未央_奇书网
返回

韶华未央

首页
第二十七章 1(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正聊着他现在的生活青夏就回来了。她看见桌子上的东西说,哟,你给秦老师带了那么多好吃的呀。我赶紧补充说,是带给你们两个的。她高兴的说谢谢,接着又委屈的说,我都很久没有逛过超市了,今天可沾了秦老师的光呀。

我说,别客气,这些日子你可没少照顾我们小三。从小到大第一次看他长胖……不知道为什么,我把“我们”两个字说的特别重。说完又感觉别扭的很。

他们似乎一对热情好客的小两口开始赶做晚饭。小三劈柴烧火,青夏切肉炒菜,而我无所适从。

这样朝夕相处的男女难免不发生感情,特别是这样般配的两个人。我心里暗暗的想。我借口说要参观校园便独自走出办公室了。屋子外面的空气让人感觉清新舒爽。夕阳已尽,天边的云彩依旧色彩明亮繁华似锦。

乡村小学的校园尽管狭小简陋,但却整洁。四周葱葱郁郁的树把小操场围起来,颇有些遮天避日的味道。石头砌成的花坛里的菊花竞相开放,这情形让我想起了陶潜的诗里的意境。

教室办公室宿舍等建筑看上去显得古朴陈旧。我走到教室边透过被擦拭的干干静静的玻璃窗,看见里面整齐的摆放着几排旧旧的课桌和长凳。最前面是讲台。一个木制支架支撑着一块由许多木版镶接成的黑板,镶接的痕迹很重。于是显得简陋。

黑板上用钢劲有力的粉笔字写着陶渊明的一首优美的田园诗,那是我熟悉字迹。小三在给他的学生诠释自己当下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对,这就是我刚才想到的诗。看得出小三很满足他现在的生活,远离城嚣,山青水秀,美女相伴……

教室不大,角落里面有一个黄泥制的四方形火棚。那是冬天供教室取暖用的。我们上小学那会儿是在县城,要比这里稍微先进一点,冬天用电炉取暖。每个教室都有四个电炉,于是便有了米米在教室煮火锅的历史了。而这里的学生们冬天则从自己家里带来柴禾,然后由老师帮忙生火。在冬天大雪飞扬的清晨,孩子们围着火盆拖着声调读书是在新原很多农村小学常见的情景。稚童朗朗书声随着雪花一起飞扬……

再过些日子小三该用得着这个火棚了。十月的龙则将会变得寒冷起来。

如果要真正感受中国的贫富差距的话,最应该比较学校。在我读大学的那个城市有许多贵族学校。贵族学校都喜欢大搞电脑教育,多媒体教育。在学生的教室安装空调,电视机。学校有高标准的游泳馆,图书馆,报告厅,室内体育场,塑料操场。学生宿舍象是星级宾馆,师资力量强,硬件设施好……往往一间教室的装备就是农村山区整个学校的全部家当。

农村小学却是在缺桌子少板凳的危房里进行复式教育,一个年级上课的时候其他年级就自习等待唯一的老师。

想到这些,我心里有些酸楚。转念又庆幸至少这里的村民还会尊师重教,教室简陋,缺乏教学设备但不至于是危房,至少这里还有小三、青夏或者包括我一样的年轻人,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个人原因来到这偏远美丽地方,恰巧能给孩子们传授些微薄的知识。

尽管这里的孩子没有触摸过电脑,也没有见过金碧辉煌的校园,但他们的故乡就是最美丽的天堂,也正是这一方山水的养育,使得他们纯洁善良朴实……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