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临水行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周月英早就琢磨着回一趟临水老家。可不是家里事多么?难得趁养子临行前挤出两天的时间回老家去露一露脸。
陈青云这人中规中矩,不希望妻子太过招摇,特意让秘书安排了一辆7座面包车送家人回临水。
临水距离明州区也不算太远,最多三个半小时的车程。看着面包车风驰电掣,将窗外的景致远远抛在身后,周月英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
临水是个小县城,这么多年以来不是没有出过大干部。听说中央有一位老革命就是城东十里马王坑的,不过这中央的大干部离咱这一般老百姓不是距离太远了点么?真要论起从临水走出来,在梁山省最有影响的还得算咱家老陈,这才40多岁的人就已经高居行署副专员的职务,再过个几年,升一级当一任地区行署专员那还不是不在话下。
周月英越想越美,脸上笑意也越来越浓。就听驾驶员小张嘀咕了一句:“周阿姨,您可是有福的人。耳垂子可真大。”
“哪里有什么福气哦,你看看,这几个小的可让我操透了心。”周月英敛起笑容,狠狠瞪了小张一眼。心道:你这年纪都快赶上我哥了,还敢叫我阿姨?再说了,耳朵垂子大,就是有福气的人?那咱村前周奶奶那耳朵垂子才算大,可惜老太太最最风光的时候也就是在建国前给一小地主当了八姨太。
小张哪里知道自己随嘴这么恭维专员夫人两句,竟会被浮想联翩的周月英嫉恨上自己。他悻悻的咧嘴笑了笑,又没话找话的恭维周月英:“周阿姨,你家陈浩可真不得了,将来只怕前途无量。”
切!这还用你来提醒。这回周月英根本就懒得去接他的话茬,鼻子哼了一声,扭过头看了一眼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的陈浩。
这孩子命格也忒富贵了点。谁能想象的到,这一表人才的大小伙子会是被人遗弃的?这都是沾了咱家陈青云的贵气啊。这孩子亲爹要没有遗弃他,他们一家人现在怕是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里相依为命呢。
下车后,周月英被那些闻讯赶来的乡亲们如众星拱月般拥回老宅。
陈浩好不容易从那些殷勤的有些过分的乡亲围簇下解脱了出来,一个人悄悄溜到村西头的小河边,悠闲的在河滩上漫步,偶尔蹲下来,拣起一块鹅卵石,将它掷入河中央,看着水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波纹。
“还认识我吗,陈浩?”就听见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陈浩慢慢转过身子,深邃的目光从眼前的这位姑娘身上掠过。
是她――黄玉琳?
模样依稀还有几分幼时的轮廓,只是这眉眼,却是越大越生得精致了。白嫩的肌肤,素雅的脸庞,再也寻不见当年那个成天挂着鼻涕,噙着眼泪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的那个“琳丫头”的影子。
“怎么,不认识我了,陈浩?我是黄玉琳,一年级和你坐同桌的。。。。。。”黄玉琳从陈浩的目光中感觉出他对自己的陌生和若即若离的疏远,心中刚才初逢时的喜悦顿时不见了大半。
陈浩笑了笑,依旧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他能感觉出黄玉琳由惊喜到失落的那一瞬间变化。
他自己何尝又不是无法忘却自己的童年?
他的童年有大半的时光在周庄村度过。直到二年级下学期才转到临水县实验小学。那时,村子里一般大的小孩不少,愿意与陈浩在一起玩耍的却没有。可以说他的童年非常孤独,非常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