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华国医院的标准景象――苍白、冰冷、肃穆。
这是帝都上京的一家著名医院,它的著名已经达到妇孺皆知的程度,而这所医院之所以会妇孺皆知,是因为帝都上京的人们经常把它挂在嘴边:
“你丫是北医六院跑出来的吧?!”
这一天,在六院的一间诊疗室中,一名穿着白大褂的中年男医生,正严肃地翻阅着手中一份测试报告,间或皱皱眉或叹息一声,满脸忧虑的神情。
与中年男医生的担忧截然相反,坐在他对面的一名中年妇女,倒是镇定而淡然的坐着。在她的旁边站着一名5、6岁的小男孩儿,正咬着手指头,用脑门一下、一下地撞着桌子角。
“奋进!站好,不要玩了!”中年妇女低声呵斥道。小男孩停止了撞头的游戏,低着头咬着手指呆呆地立着,仿佛一块木头。
良久,医生长长叹了口气,抬起头对妇女说道:“齐女士,我们对您的儿子进行了仔细的检查,他的大脑没有任何器质性的病变。”
中年妇女闻听,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平淡如水的表情波澜不动。
医生话锋一转,接着说:“但是,我们有理由怀疑,您儿子的大脑缺乏一项重要的功能。”
“什么功能?”中年妇女平静依旧。
“忘记。”医生朗声道:“您儿子的大脑,似乎无法像常人的那样,能够自主删除其中保留的信息。”
“哪有怎么样?”中年妇女反问道:“过目不忘,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事情。”
“不,齐女士,你没明白我的意思。”医生连忙辩解道:“忘记,是大脑的一种重要的自我保护行为。当人们遇到一些不快的事情,这些事情会在大脑中形成能够引起悲伤、愤怒、焦虑、恐惧、绝望等等负面情绪的记忆。如果这些记忆长期存在,会对人的精神和身体都造成很大的伤害。而这时候,忘记便是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大脑会选取这些引起负面情绪的记忆内容,然后将他们抹去,以此来保护人的身心健康。”
“我还是不明白,我觉得不能忘记并没有什么坏处。”中年妇女的镇定令医生大跌眼镜。
“我举个例子吧。”医生无奈的说:“我们将人的大脑比作一张白纸。而记忆呢,就是写在纸上的内容。正常人的记忆是用铅笔写上去的,写了一个错字,怎么办?那就用一块橡皮,也就是‘忘记’,把那个字擦掉,再写上新的字。但您儿子的大脑没办法忘记,就相当于用钢笔在上面写字,一旦写了错字,或者滴了一滴墨渍,也没办法清除掉,就永远的在那里了!”
医生心疼的看了看呆呆站着的小奋进,继续说:“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最严重的是,人的大脑是有记忆储存极限的,人们定期忘掉无用的信息,腾出空间来记忆新的信息。但您儿子的情况,就好比在一张写满了字的纸上继续写字。结果会怎样?新的信息和旧的信息会混淆在一起,变成错误的甚至错乱的信息!长期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引发精神疾病!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一些征兆了。”
“医生,我觉得你夸大其辞了。”中年妇女令人意想不到地微笑着说:“我的儿子很正常,并且很聪明。我带他来这里的原因,只是想弄明白他不爱说话的原因。”
医生无奈地摇了摇头,忽然说道:“他很怕火车,每次见到火车时,就大喊大叫,我说的没错吧?”
中年妇女的双瞳骤然放大,但表情上没有丝毫表现,道“是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图形测试。”医生说:“怎么知道的不要紧,我现在请您好好回想一下,您的儿子是不是曾经目睹过什么交通意外,尤其是和火车有关的。”
中年妇女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大概一年多以前,我的爱人带着他出去玩时,在地铁站里看到一个人卧轨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