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祭和因此死去的皇子随着如期而至的大雨,跟那些旱情一样慢慢的在人们记忆中消失了;那个因生出能血祭上天儿子母亲在被晋封为尊贵的程妃后,又生了个皇子,现快乐骄傲的很呢。
我每次见到那个程妃娘娘后,都要心凉得好一阵子说不出话来……
不想此事竟被那多事的太妃认为我知大义有孝举而报告给太后,太后又讲给了皇后娘娘听,于是我就这样得到一个学礼的机会。
这些太妃太后们,要是一厢情意起来,其自信度跟现今的芙蓉姐姐一样莫名其妙兼强悍无比,
当然当然,我知道她们也是为我谋福利!为什么这样说呢?
在这宫中只有那些有名份皇女既公主们和曾被皇上赐名的小主们,在年满五岁后才有机会到神殿学礼,而在这后宫中只有皇后及妃位以上所生的皇女才能享有公主的尊荣,被赐名的皇女们其生母都很受皇帝宠爱。
例外的只有我--我的生母至今仍是没有任何晋封的姑娘,而我的赐名是太妃向太后,太后向皇后,皇后向皇上帝要的……
呵!蔷薇小主,那有人家王美人所出的芙蓉小主显现珍贵。
这个皇帝仿佛偏好用花名给皇女们命赐名,因为我所知的赐名小主--玉兰小主、迎春小主、香梅小主、绿菊小主……都是花的名字,听我们的名字再对比一下御花园中那些花儿受人们重视程度,宫里人就可轻易推出我们在皇帝他人家心目中的地位。
古人赏花首推牡丹、芙蓉等花形大,颜色艳的;其次是有愉人香气的梅、菊等;至于蔷薇这种形不够靓大,香味不够愉人的花当然是三等了。
所谓学礼其实是到神殿由专职太傅教皇女们学习皇家各种正式和外交礼仪及琴棋书画等,这可是皇女们的iso9000认证,学过礼的皇女们今后就有机会可以嫁过好人家了。
这个时代皇女们的作用就是被皇帝当成礼物送给外国的君王,或恩赐本国大受表彰的权臣世家!无谓好与不好,你嫁给外国君王的肯定会被册封为有名份的妃后却不得不背井离乡,而嫁给本国的权臣世家呢,你这个皇女得不得到正室的名份,就要看你是否够高贵及运气是否很好了。
在这个落后封建社会,名份对一个女人来说可以是毕生的梦想,直接等同于男人们对功名的渴求!一个没有名份的女人不但会受到正室们的百般刁难,重要的是男人在不想要你时,都不用费心从七出中找一条理由写好休书,他可以直接扫你出门。
在这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女人根本没可能找到正当职业来谋生,被男人扫出家门的女子,活着就不得不沦为奴婢或娼妓!曾写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鱼玄机就是一实例。
传说中五岁颂诗百篇,七岁出口成章,十二岁便诗名盛播大唐的才女,在被李亿抛弃,温庭筠拒绝后,去长安城郊的咸宜观里大张艳帜……二十六岁那年,她因妒失手挞死了同自己争宠的待女绿翘,被当众处死那一刻,曾经为抢鱼玄机的桃花笺大打出手的男人们,却在断头台前争相睹她的死亡。
当然我们这些皇女们不可能如那些平民女儿一样惨到那个份上,毕竟我们是皇上的血亲,娶到我们的人家,会高兴得如同现在那些收到了中国的国宝大熊猫的国家一样珍贵圈养着我们,当然他们要反皇帝时例外……
至于那些没机会到神殿学礼的小主们,结局就相对暗淡些,要不是成为宫中高等宫女或女官,要不就是被赐婚给富贾商绅们,要不干脆被赏给守卫皇城或边疆的武官!在这个还是农耕时代的封建社会,绝对的重文抑武、重农轻商。
这些体制除了要区外出大家的尊卑贵贱外,是不是也因为当时社会物质的不发达?还是说皇帝老儿为体现出“物以希为贵”而制订具体实施方针?反正我是想不明白。
现在我好怀念有###的现代社会呀,做为皇女的我却如此感叹,就不说那些奴婢宫女了。
在此严重抗议那些电视宫庭剧的编辑和n多穿越文的作者,那个还珠格格小燕子绝对是您们凭空想来的,她那种不知死活的样子,在宫中生存时间绝对不会超过半秒!做为真正的皇女们中的一员,我要下面要告诉读者朋友们一个最现实不过的事实。
那天,宫女服待我梳洗完毕后,给我穿上特制的黑白两色学生服,在我衣服上显眼的位置被绣上了一朵精美的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