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一年的时间只是在弹指之间就度过了,这一年,在姜子牙的辅佐下西歧迅速的发展壮大,如今的西歧可以说是国富民强。
而姜子牙不断派人潜伏到虞和芮两个国家里,制造两国之间的矛盾,也终于有了收获,两国最终没能逃出他离间计的计算,归到了西歧的帐下,而且是心悦诚服,死心塌地的成服,这让姬昌对姜子牙更是委以重托。
黄河边上一片宽阔的黄土地上,搭建了不少的房屋,而且周围还有粗大的木桩做围栏,这是西歧士兵的练兵场。练兵场上排了许许多多穿着西歧军装的士兵,所有人都整齐的站在这个片宽阔的黄土地上,他们个个昂首挺胸,一副精神饱满的样子。今天的练兵与以往不同,因为今天是西歧国君西伯侯姬昌亲自前来阅兵的日子。
而就在离军营不远出的地方,有一片宽阔的土地,那里很平坦,也很宽敞。一个人影在平台上来回穿梭,手中一只红樱枪使得是出神入化,不时还夹带着一道金色的光芒发出“呼呼”风声激射出去。谁也看不清那到底是什么东西,但都知道如果让着金色的光芒打实,那可不是说着玩的。
这人正是李天罡,一年来他都在这黄河边上修炼,除了“混元功”外,他练得最多的就是他自己领悟的武功,那是“烈焰枪法”和“乾坤八式”但他却始终觉得不得要领。耍了一套枪法之后,李天罡就做在黄河边上发呆,他是在想事情。
自从将两套武功融合以后,李天罡发现武功进展并不是很大,顶多算是比原来的武功多奇异一点而已,但威力并没有真正得到增加。虽然经过融合两套武功的特长都合在里面,这相当于将两套武功拆开然后从组一样,当遇到敌人的时候,可以见招拆招,在变化上增加了不少,但由于两手都需要拿着武器,因此本来需要用长枪使出来的“烈焰枪法”现在用短枪来使,威力又降低了一个层次,所以他的修为来说算是有了很大的进步,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可却怎么也想不出来。
就在李天罡苦思的时候,雷震子从远处跑了过来,只听他远远的就冲着李天罡喊道:“三弟,听说侯爷就要来视察了,你怎么还在这里啊?”只从李天罡加入西歧之后,这一年来,他一直都跟着李天罡在一起,起初李天罡并不知道这少年为什么见到自己老是叫自己做恩公,后来才了解到原来他就是当年自己在钱塘江边救下的小孩。可雷震子老叫他“恩公”他很是不习惯,再说两人接触之后,李天罡和他也很是投缘,于是决定与他结拜兄弟,这样一来,也不用老叫自己做什么恩公。
起初的时候累震子还有些比太自然,在他心里总是还有些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和李天罡结拜,但在李天罡又是强逼,又是软诱下才终于和李天罡结拜。由于之前李天罡就已经跟杨戬结拜了,所以李天罡在结拜的时候也将杨戬算了进去。三人中李天罡年纪最小,雷震子居第二,因此他将李天罡称为“三弟”。虽然称呼变了,但他在心里对李天罡的敬意却一点也没变,这一点,李天罡也拿他没有办法。
听到雷震子的询问,李天罡这才从思索中回过神来,只听他道:“哦,知道了,我一会就回去。”
这时雷震子已经来到了李天罡的身前,他好像并没有听到李天罡说的话,反而问道:“你是不是还在像小晴姑娘的事情啊?”在结拜的时候李天罡就对他说了他和敖小晴以及杨戬之间的事情,因此他也知道一些,这一年来,李天罡每当李天罡修炼武功以后,一静下来想的就是敖小晴,因此他才会这样问。
李天罡摇了摇头,显然他并不想说起敖小晴的事,因为每当他记起从前的片段,他心里就情不自禁一阵绞痛。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疼痛,只有自己才知道这痛到底有多深,因此他不想说出来,他也不想身边的人为自己担心。于是他笑了笑,道:“不是,二哥您就别多想了。对了,你现在的‘风雷翅’和‘风雷棍法’都已经练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啦。”
雷震子憨厚的笑了笑,道:“哪里,三弟,你可别瞎说,也就稍微进步了一些,这还不全都是您个太公两人的提点,要不也不会进步着么快。”他本来得到这两套武功的时候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琢磨出来的,因此武功本身的威力并没有发挥出来,自从来到西歧以后,经过姜子牙和李天罡两人的指点,武功可说是突飞猛进。
此时西伯侯姬昌也快来了,李天罡便和雷震子一块回到军营。由于李天罡从前救过姬昌,姬昌知道他的本事,因此当李天罡来投奔西歧的时候,姬昌就给他做西歧军教头以及先锋,统军三万,他直属的军队就称为长枪军。这里,他从前“莲花童子”的身份也帮了不少忙,让他能名正言顺的座上领军的位置,古时大多人都很迷信,因此他虽然年纪不大,做了将领,众将士也没有什么异议。另外,雷震子做为姬昌的第一百个儿子,也做上西歧军的将领,同李天罡一样,统军三万,所属军队称为东军,本是征讨朝歌的东路大军,只是此刻还不是言明的时候,因此对外只称东军。
李天罡与雷震子两人回到军营没多久,便有人来报,说西伯侯即将来到。二人不敢怠慢,立刻召集众将士集合,迎接姬昌。
点将台上,望着军容整齐的雄师劲旅,姬昌感到很欣慰。这一年来在李天罡和雷震子等人的带领下,西歧军众将士个个雄赳赳,气昂昂,战士们得到李天罡和雷震子这等高手的指导,战斗力比以前不知道提高了多少。
其实李天罡和雷震子两人本并不会什么带兵打仗的事,当出姬昌让他们两做将领的时候,李天罡还真有点为难,幸亏有姜子牙从旁指导,两人才能整治军队。一年来的学习,两人已经渐渐能够自己处理军中事务了,姜子牙也就放手让他们来管制,自己则忙于政治上的事。
现在西歧繁荣安定,为了攻打朝歌做准备,西歧军队扩充了不少,但是好的将领却太少了,也不知道何年何日才能完成大业,完成纣王叫给自己的使命。虽然知道自己要攻打朝歌,纣王一定会想办法让自己如愿,但如果攻下朝歌,却没有强大的实力镇压其他属国,那么只会比现在更乱,因此西歧必须扩充军队。可军队扩充了以后,姬昌这才感到名将难求。
每当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姬昌就忍不住叹息,因为他感到自己的身体已经没有从前那么硬朗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魂归天国,可大业却还没完成。就在这时候,姜子牙说要时机来了,这事让他一时间激动不已。
原来,纣王为了帮助西歧能顺利的拿下朝歌,也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他命令朝歌的闻太师前去攻打东夷,想以此削弱朝歌的实力,好让日后的西歧能顺利攻下朝歌,控制中原。姜子牙得知朝歌的举动之后,知道如今的形势已经不能让西歧再慢慢发展了,必须在朝歌攻打东夷的时候尽快的壮大实力,在朝歌打下东夷之前有能力一举攻破朝歌。于是他建议姬昌先攻打处于西歧后方的犬戎,只有后方稳定了,西歧才能安心的对付朝歌。
“众西歧的将士们,你们辛苦了!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以及你们的生命来保卫西歧,使得我们西歧得已繁荣和安定,我为你们感到骄傲。”阅兵台上姬昌慷慨激昂的一番话让西歧士兵们个个都感到热血沸腾。
待众将士沸腾的心开始静下来,姬昌又继续说道:“但当今世上,仍有无数的百姓正在受着痛苦的煎熬,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在我们这些兄弟姐妹当中,有不少的人都是从外面流亡过来的,大家应该都知道现在西歧以外的是什么样的世界。众将士能否助我一臂之力,为百姓,为社稷抛头颅,洒热血?”这个时候还不是说伐纣的时候,因为他还需要借助纣王的名誉铲除来子西歧四周的威胁。
姬昌又是一番感人肺腑的话,让士兵们全都震臂喊道:“愿意!愿意!愿意!”一声接着一声,一声比一声高。
“好!好!好!”姬昌接连说了三声“好”,才说道:“现如今犬戎国王生性残忍,残害百姓,且常乱我西歧,纣王赐我战刀,战斧平定犬戎。”
台下士兵又一致喊道:“平定犬戎,平定犬戎!”
姬昌一扫众将士,深深的吸了口气才说道:“传我号令,封长枪军统帅李那咤为先锋,帅旗下三万将士即日出发,攻打犬戎。”
“领命!”李天罡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姬昌又道:“东军统帅雷震子听令。”
雷震子立刻上前听封。姬昌道:“命雷震子为左翼先锋,帅旗下东军协助那咤攻打犬戎。”
“遵命!”雷震子接过另姬昌手甩来的令箭,拱手退下。
西歧的两员大将一起出战犬戎,可想而知姬昌对这次出战的决心,他现在是个与时间赛跑的人,西歧也是在和时间赛跑的西歧。后方的稳定关系实在太大,而朝歌的闻太师也已经帅兵攻打东夷了,不管纣王是不是只想消耗朝歌的实力,但是现在的确是个很好的时机,因为这时候的朝歌非常空虚,是进攻朝歌的好时机,他总不能把时间都耗在巩固后方上,因此他要以疾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迅速攻下犬戎。这样一来,让手下的两大猛将一同攻打,而不留下其中一个留守西歧也就不奇怪了。而留守西歧的事就交给了他的两个儿子,姬发与姬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