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的教育其实在战争中尤为重要。当两股力量平静之时,其实各自都在进行这个教育了。一旦再次开战,就会被这股无形的情绪所激励,士气高昂!我们还是要有优势些,毕竟是才开始教育阶段,都才接受新鲜知识,兴奋。黄巾那边从张角活着的时候讲起一直讲到张角死了这么多年,还在讲。媳妇都熬成婆了,再听耳朵就听出茧了。他们的士气是不好提升起来了的。
战前的思想动员已经到位了。现在就是粮草问题了。还是实施在顿丘时候的政策,屯兵制。只是这个时候是特殊情况,先让大家种着,根据收成收租子,另外每户要提供一个兵役。有女的愿意参军的,待遇就更优厚了。只是这时代,女的远没有那么时髦。再说女的在军营多有不便,不说别的,单是生理周期那几天就够呛。不过组建一支女兵团还是我梦寐以求的。
黑山贼的据点我已经打探清楚了,我带于禁过去查看了一下地形。于禁喜欢练兵,阵法自然是有一套的。黑山贼据点很有点不好琢磨:一条宽20米的河从据点前穿过,据点在靠山的一边。据点那边却是广袤的平原。要想攻据点,必须先过河,黄巾们过河的工具就是一座桥,窄的很,显然是害怕别人攻打他们故意设计的。这座桥平时也就是供出去外联的时候用一用。真正要出兵的时候,他们是有小舟的。在据点对面还有一排简易破旧的工事,显然是以前被黑山贼击退的剿匪汉军们留下来的。
我问于禁:“我们现有的阵法过来,好用不?”于禁答道:“这个地方对我军有利,要是攻过去,那边是山地,丛林太多,不利骑兵奔袭。由于地形限制,攻过去只能各自为战。这样的话,敌死千人我也要损上八百左右,不划算啊!再说,光是攻过桥我军损失的兵力也不会小。若是围而不打,守这座山的兵力恐怕要十倍于黑贼,可是现在是人家是我们是十倍。要想按章法打这仗,恐怕难啊。”他奶奶的,这个位置也确实是好。简直有点水泊梁山的味道。
回去开了一次会议,着手解决剿匪的细节。我把地形情况做了一下介绍。黄忠讲话了:“主公,我们只有攻过去打了。要是按以前汉军的打法,只怕打上十年八载的也打不下这黑贼老窝。我们只会越来越被动。我们兵力要比黑贼少很多,硬攻难只有智取。马上快秋收了,我们现在就在黑贼老窝的对面建好工事,不让他们出来采购。秋天来后,树木枯黄,极易点燃。待叶落之时,我们带上火箭,一起齐射,来它个烧山,还怕他们不出来?这样过的河来,就看我们的了。即便是他们事先准备有山洞,我们可以趁火打劫攻过去,先不进深引火上身,只管在四周寻些黄巾散兵杀一杀就行了。我们进得山,于禁的三人阵法,无懈可击,日后还怕玩不死他们。”火攻,靠!三国就是变态,动不动就喜欢放火,不过现在看来还只有放火了。
按照黄忠说的办,先去建工事。建工事当然是要受到骚扰的。每天都会有黄巾小股过来骚扰一下。工事进展就慢了很多。还好等在秋收之前搞定了。黄巾们早就青黄不接了,秋收来了,想出来采购的,可是被我们守着,他们没法出来。靠山上的那片稻子地种出来的粮食实在是不能支撑多久。他们要出来,我大兵已经压境。沿河步兵,让你插翅难飞。
准备了多时,今天发起了总攻。黄忠爱玩箭。他带出来的弓兵,不说大家也知道实力了。火箭准备好了。点火,延时十秒,黄忠一声令下:“放!”火箭密密麻麻飞向了对面的枯山。连发三波。枯山已经变成了火山。哀号声、叫骂声、求救声不绝入耳。火势蔓延,挺不住的黄巾开始往对岸冲了过来。
经历过火灾的朋友一定知道。火灾的时候,烟尘会让人神智不清,狂热的温度只会使你想冲出火海,不管外面是什么处境了。这只是求生的本能。这些黄巾奔来。早就被洗脑的我军士兵,便疯狂的朝对面放箭,许多黄巾被射死在独木桥前。能勉强过来的,也马上被射死了。这真燥乱过后,对面渐渐的恢复了正常。黄忠这时下了命令:“孩郎们!大家现在列队过桥,弓箭手先不过河,负责掩护!过去后,按照平时的操练,找到自己的组长,进山之后就只有各自为战了。三人一组,若是被击散了,要赶快重新组合。组与组要注意互相配合,遇到大股敌人,要立即聚拢歼灭敌人!进山时间只有一天,今天天黑,不管情况如何,都得回来集合。明白了就过桥吧。”
队伍马上就过了桥。过去后,马上形成了许多三人组,猫身进入山林里。
这个三人队的队长是钟志。是个老兵了。进入山后,盾兵在前,慢慢进深。钟志对盾兵说:“小黑子,这次你的武器换了,趁不趁手不管你了,你要守好你的盾。现在用匕首,要注意出手位置了,这次是要捅人,不是砍马腿,记得要抬高点儿。习惯动作会害人,大胖你也记住了,注意出手位置。”说话间,见到几个慌跑的黄巾,钟志拍了拍两人的肩头:“去试试刀子吧!”三人猫身扑了过去。小黑子有盾,不太麻利,另两人只刺要害,马上就放倒了那两个黄巾。小黑子也只用了三刀就解决了问题。
山不大不小的,藏些黄巾还是不好找的。火势渐渐的下去了。搜索进一步向里推进了。钟志三人来到了一个洞口,三人不敢向前,向四周的兄弟们招呼一下,马上聚了起来,向洞口逼近。黄巾们据守不出,实在是没办法。几个性子躁的士兵,硬是冲了进去,可是很快就被黄巾们给杀了。天渐渐暗了下来,还是不能歼灭这伙黄巾,战士们都很失望,把洞口掩埋一下,结集退了回来。沿河布了守卫。
晚上,黄忠召开会议,主要是听取战士们今天遇到的困难。黄巾据守不出,就成了问题中的问题了。黄忠征集大家的意见,有说烧洞的,立即被驳回:“还烧?洞中又没柴禾,烧什么啊再说,今天,他们一定会准备水的。”有说明天让弓箭手对洞里放箭的,这个黄忠心里最清楚,洞的结构弯弯曲曲的,对洞放箭,只会让黄巾们来个洞中借箭,根本不理会这个提议。
确实棘手,由于才秋收,很多谷子还没碾成米,这次过来只带了十日军粮。在这里只能再守九日了,要是再搞不定这些黄巾,他们就有喘息的机会了。下次来剿,他们就有经验了,再火烧肯定不行了。明日再议吧!回去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