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跑龙套”的岁月里(下)_冰川也沸腾_奇书网
返回

冰川也沸腾

首页
第三节 “跑龙套”的岁月里(下)(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这种看似平淡的工作,但有两件事,让牛家辉烦不胜烦,一是帮闸经理买烟,二是写工作计划和总结。

说起闸经理,早就年过三十了,还没结婚,也没听说过他有什么女朋友。笑起来时,露出一口奇形怪状的黑牙,足以见他的烟龄不短。牛家辉不抽烟,辨别不了烟的真假,但他清楚若买到了假烟,依闸经理的臭脾气,不把他骂死,就会把他“嚼”死。有人说,有一次一个女同事给他买了假烟,一句话喷得人家哭了好一阵子,“连个烟都不会买,你还能做什么?”

闸经理每次都让买八毛钱的、五块的、十三块的,三种烟。附近又没有卖烟的店铺,牛家辉每次下楼后要走大几分钟,到一个公汽站牌那的小摊那才能买到,那儿流动性特别大。牛家辉特别小心,他也学会了一种“讹诈”人的方式,每次买烟时,面如青色,很严肃地对那小贩说:“如果是假烟,我回来扯皮,就不是蛮好了。”每次买那十三块的和那五块的,那小贩都是娓娓许诺:“你放心!”。可有一次,买那八毛的,小贩烦了:“你怎么这么敌哆(方言:较真,贬义),这几毛钱的烟,造假都要亏死,不信你现在拆开就抽?”牛家辉心里清楚这种老爹爹抽的劣质烟,这烟是真的,还是假的,没什么区别,可别人小贩认为他抽,年纪轻轻的抽这种烟,寒颤,太掉面子了……

另外,就是工作计划和总结。每个月的一号,每个人要把上月的工作总结和下月的工作计划,交上来。这是给各级领导看的,如闸经理及他的领导。牛家辉由于每月没有具体的事做,没有什么好写的。他心里特清楚,总结写不出来,就表明自己上月没做什么事,计划写不出来,表明自己工作没有方向性,甚至是无事可做。每次把总结和计划交给闸经理,都被打回来了,要求返工。“把它丰满一下”,他也知道,主要是没什么内容,不饱满。交上去后,上级领导看后,要么觉得闸经理所带的队伍没什么事做,很清闲,要么觉得他领导无方。就这样把那些陈芝麻烂豆子的破事,本着把芝麻吹成西瓜的原理,总得扬扬洒洒地写上三四张纸。有时写不出实事,就写心得和体会。如,上次在会上听了哪个领导讲的什么话后,感觉甚是读了九年书啊!……每次写这“玩意”,牛家辉不由得想起了“文革”时写材料的感受:丰满就好!

这种日子持续了到大半年,后来又进来了一个新人,牛家辉终于解脱了,闸经理给他安排了具体的业务负责。

他们业务二处,主要就是和汽车制造厂、汽车配件市场、汽车修理厂打交道。业务开展主要是靠一本黄页和一部电话,黄页面密密麻麻地刊满了大大小小的与汽车相关的企业和厂址。那时还没有互联网可上。工作流程很简单,先通过黄页或114查询,找到与汽车有关的企业,一般是找厂长或负责人,初步洽谈,有意向了,邀请他来厂里考察,并带钱提货。当然,能像老客户那样直接打款进货,那是求之不得的事。若意向不是很强烈,但对方是个大客户,有得一谈,可以争取一下,就出差到那儿面谈。一般合作时间长了,成了老客户,要进货,就直接打款。

牛家辉每天的工作就是打电话,找客户,谈合作。因为是常用零部件,不涉及到尖端技术,谈来谈去,很简单,就是价格和质量。好在有东方雄狮这块招牌,而且大型国有企业能给人信誉和实力保障,谈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不到一个月,牛家辉就约了一个姓王的北方客户来公司考察,此人是做汽车零部件生意的个体老板,在公司转了个圈后,毫不犹豫地把货订了,当场就把货款全额交了,尽管金额不大,但让牛家辉足足兴奋了好几天,这毕竟是他的第一个客户。

可接下来,很少有这么好的事了。有一次,牛家辉好不容易把一个小型汽车制造厂的厂长,邀请来公司考察,谈得好,绝对是一笔可观的业务。牛家辉想从细节上打动人,决定从对方双脚一踏入这座城市,就开始做好贴身服务,全程陪护。对方是清晨5点多的火车,牛家辉那一晚上根本就没有睡,天没亮,地没亮,忍着痛奢侈地拦了一辆出租车赶到了火车站。好不容易地把人接到了,又往公司的酒店赶,开了房让客户安顿下了,可天还没亮,客户就躺在床上,不一会呼噜声就此起彼伏了。牛家辉又不能守着,从房间出来后,自己又没去处了,就歪在酒店大堂的沙发上睡着了。当他醒来的时候,已是10点多了,带着客户在集团大楼里转了转,在接待室里谈了谈,不知不觉中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公司规定上班期间中午不能喝酒,和闸经理一道陪客户很快就把饭吃完了。下午到厂房里也转了。客户至始至终都不谈合作的事,可把牛家辉逼急了,想办法撬开他的嘴。

客户说晚上想请牛家辉单独吃饭,牛家辉想到了酒色。吃饭时,叫了一瓶白酒,一人一半,都是半斤。尽管自己不胜酒力,但牛家辉想反正豁出去了。这下可好,没想到这位对方是“酒精考验”的,几口酒下肚,对方没有什么反应,牛家辉感觉飘飘然,话多了起来,套近乎的话,恭维的话说一堆,对方就是不兴奋。看着自己杯里的“水位”居高不下,心里发怵,趁对方上厕所时,换成了白开水,真不真,假不假的,和对方把杯中的“酒”拼完了。又叫了一瓶,牛家辉先给自己倒上了大半杯,大摆一副好客、豪爽、关心人的架式,让对方随意,没想到倒对方也毫不示弱――整整一满杯,不一会儿,就搭着牛家辉的肩,称兄道弟起来,话也多了起来,说什么:

我这个国有企业的厂长不好当啊,干的事比谁都多,负的责任比谁都大,可就那么一点死工资……老母亲在乡下,我不能尽孝心,我家老三,和你们一般大,对象都还没着落,钱又没钱,房子又没房子,哪个姑娘愿跟他,另外,老伴一直都是在家料理家务,又没上班,全家老小,就剩下我这个空得虚名的破厂长头衔……我对你们的产品没什么疑虑的,可有好几家都想和我们合作……

渐渐地牛家辉越听越明白了,这位厂长想要好处费(回扣)。其间还婉转地提到,“有家小型的私营企业说给我10%的辛苦费,可我对他们的产品质量不放心,我还是相信你们”,像是在进一步诱导牛家辉。牛家辉谈不下去了,想抽身。可在买单时,那位厂长就是一个劲的嘴上叫,“我来,我来,要不我会跟你急的”,故作腔势地打着酒嗝,像一副神志不清的样子,迟迟不见掏腰包,牛家辉无奈地买完单。踉踉跄跄地朝宿舍颠去,脑子里一片空白,但心里清楚:公司是国有企业,没有给回扣的先例,业务黄了。可那两趟出租车费和这顿饭钱,是不能报销的,该自己“自摸”,这可让他足足白白忙乎一个多月……

此外,由于工作的需要,牛家辉还经常出差到外地。由于按级别来分,他享受的差旅补助是最低的,只够填饱肚子和住招待所,坐火车是当然是硬座。

第一次出差,是到北方偏远的一座小城,牛家辉坐的是民工专列――绿皮车。车上的人,都是大包小包的,大筐小筐的,过道里都是,想上厕所,都得抬着脚走过去。车上唧唧喳喳,各地方言大杂烩,从白天喳到晚上,似乎把牛家辉隔在另一个世界:他傻傻地望着窗外,一脸的茫然,看着铁路沿线的村庄、田野、依稀的人……有些想家,想起了奶奶、老爹老娘,想到了大学生活的酸楚,心里不禁有些孤寂和失落,隐约中有种强烈的奋发欲望:这种生活何时可盼出头?

车很慢,屁大的一个站都要停一会,这种老式车厢,设施又简陋。车一停下来,就像要把人的五脏六腑掏出来似的,尽管是深秋,但车内每个人的汗馊味,脚臭味,比起当初他“用”卫生巾的那阵子,还要难闻,混杂着那刚才大伙刚用过“膳”的余味:方便面的作料味,盒饭的饭菜味,啃馍咽的那个大葱味……

此外,他的两眼还要死死盯住自己的那个宝贝旅行包,两手还要死死摆在裤裆上,因为那点保命钱放在那条带荷包的三叉裤头里。好不容易熬了三天二夜,撑到了终点站,腰都站不直了,又风尘仆仆地颠了五个多小时的长途汽车,终于到了那座小城,可天已黑了。这座城虽小,但这里做的大多都是边境贸意。在一家小旅馆,花8元找了个三人间的住下了,睡觉当然是穿得全副武装,因为房间里另外二人,自己从未见过面,再说根本就睡不着,幸亏在汽车上睡了一阵子。

第二天一大早,牛家辉就到了那家做外贸的公司,谈得很顺利,合同也签了。中午的时候,公司经理还请他吃了顿饭。席间,牛家辉从侧面了解到,在这座城市里还有另外几家同类的公司。

他没急着返程,接下来的几天里,牛家辉通过出租车司机和“麻木”(电动三轮车)司机,找到了另三家公司的办公地点。他相信,那一家公司签了,对他们或多或少会起到感召作用,这就是羊群效应,即从众心理。生意人都怕发财的生意让别人独占了,即使是亏了,心里也踏实,因为又不是一个人亏。在其死磨硬泡下,果然不出所料,最终有两家公司同意与他合作,合同也签了。三家公司的业务量加起来,这个季度的任务就提前完成了。就这样,牛家辉此次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可在返程的时候,又没买到火车票。原以为只需多带二百块钱就够了,好在出差前听了闸经理的话,多预支了三百块钱。闸经理说,有钱了好办事,出门在外,关键时候可以自救。牛家辉买了张短途的站票,挤上了车,在两节车厢连接处,一直站到了另一座城市。又从大清早开始等火车,由于前一晚上没睡,实在掐(撑)不住了,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大商场的拐角处,歪着“眯”了好一会,醒了就在附近漫无边际地溜达着,好不容易混到了晚上上车的时间。

上车后,牛家辉索性睡着了,因为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了。身上只剩下十几块钱了,即使被偷了,还有饼干和方便面,可以撑到终点。那个宝贝旅行包里除了几份合同和给闸经理买的两包烟外,全是一堆馊货――几天前就换下来的衣服……

二天后,牛家辉结束了十多天的差旅生活,回公司报了个到,简短地汇报了一下工作,开始补休了……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