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喝得太快,使大量牛奶很快和胃酸接触,形成了一种酸性蛋白质脂肪状物,从而腹胀。所以,喝牛奶要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喝;也可能是牛奶中加糖太多,蔗糖与牛奶中的钙质中和,使其发酵产生了气体,从而腹胀。因此,牛奶中最好不加糖或少加糖。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
1。慢性病,三分治,七分养
【导语】
慢性病就好比一把铁制的菜刀,需要我们做的,不是三天两头磨刀——往医院跑,而是如何进行日常保养,从根本上使刀不再生锈,让慢性病不再复发,用句医学术语来说,就是“三分治,七分养”。
【正文】
得了慢性病,大家的共性通常是慌乱、担忧,甚至惶惶不可终日。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根治慢性病的诀窍,大家都懂,只不过当局者迷,忽略罢了。
30岁以上的朋友大都知道,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们使用的切菜刀几乎都不是铝合金的,更不是不锈钢的,而是铁制的。由于事先没有对它进行防氧化处理,容易生锈。怎么办?我们通常的经验是生锈时磨磨刀,平常注意对刀进行保养,每次用过后都擦干净,放在比较干燥的地方。这样,刀就不容易生锈。如果天天磨,而不注意保养,长期下去,非但不能让刀不再生锈,我们反而会发现刀身迅速缩短,最后只剩下刀把了。
慢性病就好比一把铁制的菜刀,需要我们做的,不是三天两头磨刀——往医院跑,而是如何进行日常保养,从根本上使刀不再生锈,让慢性病不再复发,用句医学术语来说,就是“三分治,七分养”。
求医问答录
福建厦门尚□□问:
对“三分治,七分养”这个著名理论,我还是不大清楚,能说得更具体一些吗?
成去病答:
“三分治,七分养”并不是某些朋友理解的慢性肝炎可不用药物治疗,或者用药物治疗不重要,而是说纯粹的药物治疗只是一种控制病情的手段,而综合运用多种非药物的方法调养身体,则是治疗慢性病整个过程中的主要手段。
具体地说,“三分治”是指发病期的药物治疗,这是必须的;“七分养”是指病情得以控制后和恢复期应尽可能少吃药或不吃药,运用功效和药物相近、相等,甚至超过药物效果的食疗、经络按摩、特殊功法、锻炼等,全面增强体质,调养五脏六腑,激活免疫系统,调动自愈能力,从而逐步清除乙肝病毒,最终达到治病养肝和长寿的目的。
对其他慢性病来说,也是如此。
2。气血畅通,一身轻松
【导语】
气血充足、畅通,就可以不生病。在气血充足的前提下,气能畅达全身,推动血液运行,使得血液能够将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运送到人体各个器官组织。
【正文】
某人正在马路上行走,“吱——”一辆汽车疾驶而来撞在这位行人身上,顿时,他像一只浴血的蝴蝶飞起。这不是美国大片中的镜头,而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交通事故。发生交通事故,往往是人与交通规则没能够和谐相处所致。
像交通事故一样,当人体的气与血不能和谐相处,就会导致气血不畅,发生“交通事故”,出现乏力气短、胸闷心慌、气滞血淤等症状,进而引发五脏六腑的疾病。
气血有这么大的作用吗?答案是肯定的。明末清初医学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指出,“气血者,人之所以赖以生者也”。他认为,气血充足、畅通,就可以不生病。在气血充足的前提下,气能畅达全身,推动血液运行,使得血液能够将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运送到人体各个器官组织。如果人体没有营养物质,一切都是空话。气为阳,是脏腑的功能体现;血为阴,是脏腑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不畅,就影响脏腑的功能,使得人体阴阳失调,疾病自然也就随之破门而入。
就说肝病吧。肝病患者常常觉得胁肋胀痛,怒火冲天,这是肝部气滞所致,肝气不能正常运行,肝血就会减少,肝脏就要发火,就像有人违反了交通规则,就难免造成交通堵塞。交通一堵塞,要赶时间办急事的就会心烦气躁,搞不好还会大打出手。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迅速疏导交通,不然,越堵越多,最后导致交通瘫痪。
交通阻塞,很多时候是因为大家都想抢道,不按交通规则办事。对人来说,保持气血畅通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自我调节。首要是保持气血旺盛,多休息早睡觉。有的人脸色苍白,黑眼圈,一看就是睡眠不够,气血当然不足。要使气血旺盛,还得想法子让气血经常保持畅通。大家不妨起床前、睡觉前练习腹式呼吸——很简单,坐着或躺着,缓缓地做深呼吸,吸气时,精神集中在肚脐下三指处,并使吸入的气达到小腹部。每次练习10来分钟即可。在我的病人中,尤其是一些长期坐办公室的女同志,凡是坚持练习一段时间的,都说自己皮肤变得细腻,精神头儿足,浑身充满了活力。这说明气血已经开始畅通,五脏六腑的功能逐渐正常起来。
解决交通堵塞的最直接方法是交警疏通,让气血畅通的最直接方法是运用药物。对肝病患者来说,我推荐逍遥丸。经方中的柴胡和薄荷可以疏肝解郁、调整气机,当归和白芍药可以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等可以健脾益气。
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交通堵塞的问题,就得提高大家的素质,增强交通意识。用之于人,就是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平时注意对五脏六腑各个方面的调养。
求医问答录
山东青岛孔□□问:
经常听医生说气虚、血虚,这些到底都是什么意思?如果气虚、血虚,各有什么症状?成去病答:
中医认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血行,气滞血淤”。气病可以伤血,血病可以伤气。
简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