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可能是气虚、血虚引起的。在练习时,放慢速度,减小力度,同时做腹式呼吸。练习完后,加揉风池、天冲、头窍阴、浮白这3个穴位。
还可以食用“当归党参黄芩猪心”(当归15克、党参12克、黄芩9克,放于猪心中蒸一两个小时),补气养血。
9。“狮子摆尾”——向动物学习智慧
【导语】
下载
老朽为患者朋友计,从狮子摆尾的情形中悟出了几个动作,并以中医“五藏应四时”的理论为基础,编制出一套补肾益肝的小方法。经临床验证,虽不能说堪比“五禽戏”,但也疗效显著。肝肾不太好的朋友,不妨试试。
【正文】
说到向动物学习智慧,我就想起一代神医华佗。
华佗医术通神,为什么还好模仿鸟、猴、熊、虎、鹿五种动物的动作编制出“五禽戏”呢?
在进化成人类之前,人类的远祖古代类人猿就和各种动物共存于大自然中,它们在恶劣而复杂的环境中,被逼学会了一些独特的养生治病方式。甚至可以说,它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种行为都是为生存而存在,为健康地活下去而存在。于是,不知不觉中他们自己成为了自己的药王。对付变化莫测的自然环境和凶猛的野兽带来的疾病、伤残,都能游刃有余,何况是小小的疾病呢。
“五禽戏”,就是华佗模仿鸟、猴、熊、虎、鹿五种动物的动作的结晶。他的弟子吴普常练“五禽戏”,虽年过九旬而百病不生,身轻体健,足见他向动物学习养生治病智慧的成果。
老朽不敢自比华佗,也没有这个意思,不过,为患者朋友计,
从狮子摆尾的情形中悟出了几个动作,并以中医“五藏应四时”的理论为基础,编制出一套补肾益肝的小方法。经临床验证,虽不能说堪比“五禽戏”,但也疗效显著。肝肾不太好的朋友,不妨试试。
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略比肩宽,双膝微微弯曲。两手叉于后腰,指尖向下,然后缓缓俯身,同时,两手掌随之掌心向下,向地面按落,但不可触及地面。同时,意想地球的强大能量分成青、黑两色,青色的能量从两手劳宫穴涌入肝部,黑色的能量从两脚涌泉穴涌入腰部,然后慢慢直起腰。
如此反复三次为一遍。每天早晚饭前一个小时,饭后一个小时,各练三遍即可。
练习时,面向北方,两眼微闭。孕妇不宜。
本法外壮腰,内补肝肾,也适合房事虚劳的朋友练习。
求医问答录
云南大理周□□问:
经常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如果要很快地改善这些症状,练习“狮子摆尾”怎么样?
成去病答:
中医认为“肝肾同源”,乙肝患者常常伴有肾气不足的现象。经常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是我们由肝病引起的“肾虚”。在练习本法的基础上,每天加练几次“紫微真人壮肾回春法”,疗效更好。
10。太极的妙用——5分钟学会护肝秘籍
【导语】
万法朝宗,任何功法,其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同样,各种病的病因虽不一样,但病理是相通的。所以,功法对人体的功效和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正文】
随着“太极热”,不少中老年朋友都学会了太极拳。太极拳动作柔和、圆润、协调、连贯,可以健身,防止多种慢性疾病,但是,知道如何运用太极拳保护肝脏、治疗肝病的,恐怕不多。
20世纪70年代末,因求师之故,我曾在武当山麓跟一位隐士学习了半年太极心法,交流养生治病心得。他告诉我说,万法朝宗,任何功法,其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同样,各种病的病因虽不一样,但病理是相通的。所以,功法对人体的功效和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完全是一脉相承的。他的这番话,拨云开雾,令我的医学修养有了“一日千里”的进步,产生了质的飞跃。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真正深入研究医学和武学的内在原理、联系,并将其广泛应用。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以《黄帝内经》“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为基本原理,根据肝病患者的病理特征,融合了太极拳的圆润、柔和的特点,创制出了一套“太极养肝功”。
姿势:两脚平行站立,同肩宽,两膝微微弯曲,全身重心侧重于双脚根。上身挺直,胸部微微内收,小腹放松。动作:两肘在胸前悬空(不要紧夹两肋),两手十指自然弯曲,虎口相对,相距一尺左右,如抱太极球状。意念:意想东方青色的正气从两掌劳宫穴源源不断地涌进体内,在肝脏内像小溪一样成球形流淌,冲刷肝脏内的浊气。练功时,面向东方,嘴自然闭合,舌尖轻抵上颚,鼻呼鼻吸,呼吸深长。孕妇不可习练此功,安全第一。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5~10分钟。
求医问答录
江西南昌陶□□问:
练习时,精神难以集中,怎么办?
成去病答:
(bsp;“四线放松法”和西方的超觉静思、印度的瑜伽等有异曲同工之妙,是解决难以放松、注意力不集中的基础方法。难以放松或精神不集中的,没练过太极拳或气功的,建议先将前面介绍的“四线放松法”练习熟了,再来练“太极养肝功”,可能会事半功倍。
11。肚脐眼也会饿——脐疗的妙用
【导语】
肚脐处在人体的黄金分割点上,是联系上下身的要塞,又在腹部,所以,它还可以调节心、脾、肠、胃、肾等脏腑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