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可不是打仗,说怎么打就怎么打,大不了豁着人上。郭仑说:是不是的就办学校,上讲台?以其昏昏,能使人昭昭?
那总得开始啊。鲁山说:难不住人。
不信,试试就知道锅是铁打的了。
岂不知正是郭仑的这一句话使鲁山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刻苦努力地学习起来。
鲁山一转话题说:哎,你说,这朝鲜战争能打到什么程度呢?
咳,我看,前景说实在的,不是多妙吧。郭仑说:这老美武器好啊。再说,人家有原子弹。
我看战争还是得分正义与非正义吧。鲁山说:美国不远万里,来到朝鲜,首先就失去了正义。
战争打起来都得由点理由。郭仑说:两次世界大战导火索都在欧洲。他都找到了发动战争的理由。无论谁胜谁负,那是战争结果,实际上还不是重新瓜分世界。总而言之,利益驱动罢了。
精辟。鲁山说:二战不就是因为苏联红军的参加而彻底改变了战争的性质并扭转了战争的形势么?
那只是一个方面。郭仑说:按照概率理论进行分析,战争最终胜负在于交战双方的综合实力,美国的原子弹也是日本投降的重要原因,再说,太平洋战场上日本的力量已经损失干净了.再就是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不尽然吧。鲁山说:战场上瞬息万变,当双方实力相当的时候,战役的质量是战争最终胜负的关键所在。历史上那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也不少啊。现代战争中也常有这种情况。远的不说,刘邓大军的千里挺进大别山,林罗大军的塔山阻击战,都靠了一种士气,将士的士气。就像中国古代的齐晋鞍之战、肥水之战,那都是两强相遇勇者胜啊。
所以最近你在研究官兵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士气在现代战争中的巨大作用?郭仑说。
还谈不上研究,我在搜集这一方面的资料,但是深感到手头资料的匮乏,所以建议校领导建图书馆……
哎,鲁山,你听说了吧?郭仑说:老郑可能被批准去朝鲜了呢!
哦,是么?你的消息怎么这么灵通?
我从作战指挥系老魏那里听说的。郭仑说:他们系批准了三个,而我们系只批准老郑一个人。
哦,是这样啊。鲁山看了淑芬一眼说,然后对郭仑说:我们是不是再去找找陈主任和校领导啊?
白搭。郭仑说:人家吕进都写了血书了,不是照样没有被批准哦!
那,咱……
鲁山看了淑芬一眼,就不在吭声了。
淑芬开始没有听懂他们的话。她就闷头吃蒸饺。可是说到上朝鲜,她就认真了起来。她就看看鲁山,再看看郭仑。
见二人都不说话,她就说:怎么了啊,说话啊。
大家就都不吭声。大家都清楚,穿着军装,那就是军人,军人是干什么的,那还用说么?只要有隆隆的炮声和战火,作为军人,能责无旁贷么?和自己一样的弟兄在前线正与敌人进行血与火的拼杀,
你能等闲视之么?当一个日益与你在一起生活工作的弟兄就要奔赴血与火的战场的时候,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哦?
那我们是不是去看看老郑?鲁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