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王智寻破敌之策造利器再战秦军(1)
姜伯双手各拿一块砖头在互相摩擦,李继觉得奇怪。姜伯说:“这长城砖研磨出来的粉末,可以治疗刀枪伤。”李继解下披风垫在下面,让研磨的粉末落在上面。唐号和张韩也仿效李继的样子摘下披风。
“哎哟!”,一支箭慢慢地从伤员的大腿上拔出,一股殷红的血水从伤口里溢出。姜伯用手在伤口上挤一挤,等流出鲜红的血时,他抓一把砖沫敷上,并赶紧包上。
刚才按着伤员的几个人在箭拔出时就忪手了,因伤员已疼昏死过去。包好后,姜伯接过递上来的水喝了一口,‘噗’猛地喷向伤员的脸,清醒后的伤员眨了眨眼又轻声呻吟着。
受了戈或刀伤的伤口好治一点,伤口处理一下敷上砖沫包起来就可以了。难治的是箭伤,拔箭时伤员相当痛苦,要是被箭射穿的,在拔箭前要先把箭簇搞掉,再把箭杆拔出来。
李继感到大多伤员哪怕是重伤员,对自己受伤并不太在乎,该说说该笑笑的。他知道历史上这段时间正是中国处在战国时期,数百年的战争,面对受伤、战死人们处于一种漠然的态度。
张麻子站在隘口上,他左手受伤吊在脖子上,右手扶着长戈面对敌方。李继看着他的背影,眼前又出现了慌乱的溃逃场面,要不是张麻子赤手夺得敌军兵器,掩护他们三人撤退,三人不被秦军打死,也被乱军踩死。
“哒哒、哒哒、哒哒哒……”唐号用一根小棍当枪,抵在肩窝两手持着做瞄准射击状,身体随着口中的声音抖动着。张韩坐在旁边,手里捏着砖的粉末,在思考着什么。
唐号的‘哒哒’影响了他,他抬头生气地对唐号说:“行了,行了,你烦不烦!”唐号边摆弄着几根小棍棒边说:“唉,要是有笔记本电脑在就好了,就知道怎么造枪了,我造一挺机枪去打败秦军。”
张韩反诘他一句:“你以为枪是那么容易造出来的,就是告诉你造枪的全过程,材料那里来,这里除了砖头就是砖头,这砖头还是软的。”
唐号怪腔怪调地说:“造不了洋枪我造土的。看我设计的抛石机。”张韩伸过头来看,一颗由砖沫揉成像小面团的小圆球弹了起来。张韩不服气地说:“横什么横,古代打仗时就有了,我设计的比你的还厉害。”
那面揭竿而起的旗,无精打采地竖在那。
“唉-”姜伯长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这仗打的,起事时轰轰烈烈的,只一仗就被打的落花流水。我这军师失职呀,要在齐国的军队里是要斩首的。”
李继安慰他说:“这次仗打败了,大家都有责任,一是我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凭着我们人多就能打败秦军,实际上我军是一群乌合之众,秦军虽少但训练有素,乃能以一当十。二是我们赤手空拳去对付装备精良的秦军,再加上蛮干蛮打岂乃是以卵击石也。”
三少王智寻破敌之策造利器再战秦军(2)
张麻子急问:“那你说怎么办?”李继说:“先把我们的人组织起来操练,再想办法取得兵器。”姜伯说:“操练兵士还可以,只是这兵器怎么取得。这里打造兵器是不可能的,这里没有铁石,也没有焦炭。我以前可是跟我叔叔打过铁,要是这里有就好了……”
张麻子说:“我们可以到敌军中去夺。”姜伯苦笑一下说:“你说的这些我都想过了,到敌军中去夺兵器代价太大,恐怕会使军心不稳士气低落。”
听到了‘军心’两个字,李继说:“我们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把军心稳定住。”姜伯赞赏地说:“对,是要把军心稳住,稳定了军心就是站稳了脚跟,其他再难的事总有办法解决的。”
唐号和张韩兴奋地跑来。唐号挥舞着几根短棒说:“我发明了抛石机,你们看。”他摆弄了几下,一颗小圆球弹了起来。
唐号接着说:“只要把它做大,就能把大石块抛向敌阵。”张麻子看后大叫:“好!好!”姜伯说:“这种抛石机在齐国与楚国打仗时就用上了,它只适合于攻城或守城用,在两军厮杀中就无用武之地了。”
张麻子说:“那总比没有强,我们先造它几个,放在隘口上打一打秦军,免得他老是放冷箭。”说着他又摆弄起那几个小棒棒。
张韩说:“我们可以制做火药。”‘火药?’姜伯和张麻子很迷惑地看着张韩。他描述着说:“火药一旦遇到火就会产生剧烈地燃烧或爆炸。”
‘爆炸?’张韩想了想又说:“就像打雷一样的声音。”张麻子笑着说:“那不是雷公吗,那是神仙用的法器,我们不可能有。”
李继问:“配方和制作的材料你掌握?”唐号接过话头说:“火药的配方好像是,硝、硫磺、磷。”“笨”张韩吐出一个字,接着又说:“硫磺和磷在一起会自燃的。”
唐号赶紧陪着笑脸说:“哎哟,我怎么把化学专家给忘了。掌嘴,掌嘴。”张韩说:“硝石7.5、硫磺1、木炭1.5。这配方大概是北宋时发明的。这可是老祖宗四大发明之一。”张麻子问:“老祖宗?”唐号反应地快,他说:“你们也是,你们也是。”
那面揭竿而起的旗,似乎被它下面聚拢来的人群,产生的上升气流而感染,轻轻地摆动着。
姜伯、张麻子和围上来的兵士,听着三人的对话虽感到一头雾水,但看到这三个与众不同的少年,还是感到了希望。李继和唐号几乎是同时问:“这火药的材料到那里去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