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一会,从正屋从出来一个灰衣老者,虽已头发花白,但是不显老态,精神矍铄,声如洪钟,彭烈看得出老者虽然外表儒雅,但肯定是个练武之人。
“这位小兄弟,老朽是这个村的村长,听说你是来自青州的灾民?”
彭烈在融合的三魂七魄,恢复了血肉之躯以后,现在是一副青壮少年模样,所以老村长称他为小兄弟。
在得到彭烈的点头确认之后,老村长继续发问:“你是青州哪人啊?能说的具体点吗?我想具体知道现在青州的灾情究竟如何了。”
这下麻烦了,彭烈对于青州旱灾的了解仅限于那猎户口中的一些信息,急中生智,似乎那猎户口中提到过滕城这个地名,不管了,豁出去赌一把吧,“在下姓彭,单名一个烈字,是青州滕城人士,我们那是旱情严重啊,原本大好的庄稼都让这场大旱给毁于一旦啊,眼看冬季即将来临,家里面根本就没有粮食过冬,所以只能跟着大伙一起背井离乡了。”
还真给彭烈蒙对了,青州滕城正是正是这次旱灾的重灾区,村长似乎相信了他的这套说辞,上下打量了一下彭烈,身上只披着一件单薄的黑袍子,这件袍子在彭烈一路走来,已经显得有些褴褛,像个灾民的样子。
村长冲彭烈点了点头:“这年头,谁都不容易,都是穷苦百姓,既然碰上了,我自然不能不管,你就留下吧。”
“那就谢谢村长了。”
“不过有一点,我们赵家村从来不养白吃白喝的人。”村长的语气很严肃,“看你的样子也是读过书的吧?”
“是,确实读过几年,后来因为家里面穷就没再读了。”
“那你就到村里的私塾去当个先生吧。”村长又转头对边上的村民吩咐道:“启子就让他在你们家住下吧,替我跟你爷爷说一声。”
叫启子的村民点头应允。
……
从村长家出来,彭烈跟着启子一起向他们家走出。
一路上彭烈了解到,启子本名叫赵启,另一个村民大家都叫他刚子,本名赵刚,这个村子叫赵家村,村里的人都姓赵。
启子和刚子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从外表上看比彭烈也大不了多少。
“启子兄……”
“不用这么见外,像大家一样叫我启子就成。”
“那启子,我有些好奇,你们村怎么还要站岗放哨啊?”
赵启听了彭烈的疑问拍了边上有些警觉的赵刚,对彭烈一笑置之:“兄弟,你现在既然留下来了,也算我们村的一份子了,自然也没必要瞒你什么,其实这一带经常有野兽精怪出没,我们站岗放哨也是为了避免村民们受到骚扰,村子受到祸害。”
对于赵启和赵刚两人的表情变化,彭烈尽收眼底,赵启的这番解释合情合理,但是直觉告诉彭烈,这个村子没那么简单,这也是他决定留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