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_习禅录影_奇书网
返回

习禅录影

首页
第27章(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刘老居士:从前参加禅七,弄的很乱。今天话头也没参上路,气脉转动。仍能参话头。

刘居士:今天一直在昏沉散乱中。

孙先生:参禅抱怀疑观念,觉得越参越烦,参话头我以为有所执着。我只是内视,天地合一,话头也没有忘掉。

张教授:下午四点至五点很好,以前都很昏沉,在家里十几分钟神就静下来。参念佛是谁,不能放松,反而觉得紧。

傅太太:下午参念佛的是谁,不如前年参上路,坐也坐不下去。

汤小姐:参话头总想解答,又想哭,真正参上路,只是一小段时间。

周太太:参念佛是谁。

杨太太:我立志要用功,决心好好参。

萧先生:今天的开示,给我的启示很多。

傅居士:第一段参无梦无想,自己下注解,第二段以为参话头是制心一处。下午四点后稍好一点,两枝香放下不参反而清净些。

金先生:我很恐惧,因为看经少,也没下过功夫。下午四点倒有一段好境界,很舒服,两个耳朵气通了。

杨管老:参话头今天是第一次,打坐不过是修行的一种功夫,下午参念佛是谁,比较上路,我下决心要参出个结果来。

谢教授:参静坐的是谁,念头没有了的时候,就不去参了。

刘君:我只能参话尾,而不能参话头,希望能达到桶底脱落的一天。

项教官:过去妄想很多,今天参话头,妄想少多了。

师总答:一、有人怀疑话头。二、放下话头不参。三、只糊弄自己的一套。这些都可放过。只有张xx不对,把以前所学的不肯丢掉,不肯把自己的心静下来。今天的成绩总算不错了,话头提起不提起,随你们。但是希望你们上我七天当,听我七天,一切听我的。我的话有毒,不可听,话不听又医不好你的病。功夫是功夫,不是道。要注意!

第二天………习禅录影

第二天――农历正月初三

(上午六点十一分行香时开示――)

刚刚醒来,手脚未动,正好修行。老子说的“柔”字,孟子说的“夜气”,心地很清明,如果一天到晚保持平旦时的清明在躬就好了。张同学抬直头来,挺起胸膛来,就是打妄想,也是高明的。刚刚醒来,就参怎么醒来的,真正用功的人无不是在此处留意的。古人用功都修苦行,今人亦然。

昨天做功夫是以参话头的方法,宋元以后从高峰祖师开始起用。现在人以口头禅为禅学。宋以前有话头而不参。问什么是佛?答心即是佛。问什么是心?答不是心,不是佛。话头分为两类:(一)是有道理可讲,如念佛是谁等属之。(二)无道理可讲,如干屎橛、庭前柏树子。

禅宗只讲智慧解脱,但自古以来,无有不从定静之中开悟的。祖师们说:不能开悟的修行去!如何修行?持戒、修定、求慧也。严阳问:一物不将来如何?赵州大喝道:你给我放下!严阳问:一物不将来如何放下?答:放不下挑起走!(此唐宋以上的路子也。)

平旦之气,不使有一毫不平之气也。孟子说养其“夜气”,久之,使其充塞于天地之间。“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大丈夫当如是也。古人有在富贵场中悟道的,有在声色场中悟道的,都不与释迦佛同一个路子。

“心即是佛”。什么是心?一、妄想心。二与天地合一的心。“不同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不是妄想心。如果认为亡心就是禅,大错特错也。

“座中有妓,心中无妓。”经验多了能达到这外境界,有什么奇特?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所现。这个心动吗?心在哪里?参!放下放下,万缘放下!当下即是。当你发脾气的时候,是不是他?为什么不清净呢?宝志和尚:“大道常在目前,虽在目前难睹。”没有事,万缘放下!上座!

(早上六点三刻坐第一枝香)

万缘放下,“一”也不守,有一个清清明明,早就不是了。

(七点二十分下座。七点四十分行香。)

莫妄想!放下!放下即是!嘿!你有一个放下,已经不是了!(师击香板一下,问:)这是什么?认清楚这个,道在目前人不识。聪明人整天打妄想,愚者不认识这个。唐宋以前,祖师以无门为法门,解黏去缚而已,热心修道的黏在修道上,要不被任何法门所缚才对。黄檗禅师曰:“大唐国里无禅师。不道无禅,只是无师。”禅――亘古常存。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万缘放下,把放下还要放下,如果放下以后,还守着一个清清明明的,已经表示黏起来了!正在这个时候,要多多体会。

为何禅宗逐渐衰弱?唐以前国运昌隆,禅宗祖师均属大英雄,大豪杰。宋以后只成了善人的禅。禅宗有什么讲的?禅宗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的。初祖云:“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这只是修持之路,没让人参话头,但方法在其中矣。谈禅如何谈法?(师默片刻曰:)就是这个!你也没有听,我也没有说。

(八点一刻坐第二枝香。八点三刻下座。)

东汉末年,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来。佛图澄当时神通传道,神通由定来,讲止观、禅定。嗣后鸠摩罗什来华,译佛经多本,慧远法师创净土宗,念佛生西方,极端稳当,由空入有。此后初祖来华,主张空,空到极点即是。后来人根器陋劣,所以叫人参话头,却给人一个把柄。

如何参?要离心意识参!参!“静”“浑然一体”,那只是神识;不可认作本来人。要看那个能使你静的,能使你浑然一体的。我的话都有毒,不吸又医不好病。放下就是,边放下也放下,就那样放下了。万物静观皆自得读书求道,须自己另具只眼,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发心修道,障缘就来了。莫妄想!戒慎恐惧,“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诸位在此山中七日,应感谢一切众生,凑成此殊胜因缘。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