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_习禅录影_奇书网
返回

习禅录影

首页
第29章(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傅太太:坐好的现象,四肢好象抽缩的样子,下座下不来,又继续人坐了一会儿,费了好大的力量才下座。

汤小姐:气上来头很胀疼,妄念也少了。

师云:下次头疼得厉害的时候告诉我,不要强忍。

杨太太:今天老师所讲的完全不懂,完全没用,只是能静下来。

萧先生:腿子好一点,希望多一点。

傅居士:妄想少,也没有昏沉,好象冬日阳光照耀着一样,觉得有些进步。

杨管老:早上三座都很好,两膝发胀。

谢教授:念来不续。

项教官:下午用回光返照,混陶陶,不如昨天的好。

师云:昨天近禅,今天近道。(一笑)

第四天………习禅录影

第四天――农历正月初五

(早上六点三十五分坐第一枝香,七点五分下座。)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自初入门学佛,一直到成佛,都是做这一下功夫。人见地要真,要走大道。众生心理好厅,不知平常就是道。学佛的人要顶门另有只眼。平常心就是道,真正的道,治心难。心外求法,就是外道。

佛家讲戒律,戒是规律自己身心的法度,不是颧虽人。由戒生定定和慧,应该数十年如一日。像这个七天的样子。都要从小处检点起,检点自己的身口意,不使他丝毫放逸。魔与佛的神通变化是一样的,佛魔所以不同者在心。大乘菩萨要首先去掉骄慢心,自己不用功,专求老师特别传授什么秘诀,不会有成就的。

戒定慧不够都是痴,骄慢心由知识来,道理见不清就是痴,一肚子理论证不到,就是痴,贪嗔痴慢疑这些都没有了,变成慈悲祥和,平常心是道。在禅堂里要检束身心,规律自己,不要放逸啦!不要散漫啦!“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一切稀奇玄妙是方法、是取巧、是化城(半路上,而不是到家)。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用各种不同的法门诱导你,使你成佛。佛经说:欲令入佛智,先以欲钩牵。也就是孔子的循循善诱。

儒家的反省就是佛教的自净其意。慎独的功夫也产这个。大乘六度前三度布施、持戒、忍辱就是检束行为。自净其意,即是内布施。持戒分戒相和戒性,外面的行为是戒相;无念时,根本无犯罪的意念是戒性。忍辱也分外忍辱(行为),内忍辱(无忍辱的意念)。

各位坐下来能定下来,一下座就不能定了。真正禅定无时而不在定中,这种程度才能生般若。修道要福慧双修,般若是慧,布施是修福。随时随地自净其意,就是大定。

禅净双修,永明寿禅师大悟以后念佛,是个榜样。打坐时念南无阿弥陀佛,慢慢念,下句南无阿弥陀佛未念以前,空一段时间,有妄念起来再念佛,能空多久便空多久,这就是禅净双修,也就是空有双修。这外修法极高明,而道中庸,不要看不起它。

瑜珈念就是心念,出声念可以长寿。(此时师亲自示范念诵方法。)

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明,无量寿命。念的得法,自然一片光明,气息也自然绵长,气要调柔归一。念的是阿弥陀佛,空的那段是自性弥陀。

(八点四十五分坐第二枝香,九点十五分下座。座中,师带大家念佛。久之,有不少人悲从中来,痛哭流涕。)

(这一堂,师忽震威严肃,大家不敢丝毫放逸。)

禅净双修念佛念久了,会流泪,那是悲心发了,空掉他,免得着悲魔。莫妄想!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林x!你心中还有事没有?(答:没有了。)

你在哪里?

(答:这里!)

答对了,可惜不是这个。

“心内观心觅本心,心心寂灭见真心,真心明澈通三界,外道邪魔不敢侵。”“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还认不清楚呀!就是这个!这才像个打七的样子,狂性自歇,歇即菩提。种种修持,种种办法,无非让你们妄心放下,坐不知坐,行不知行,两手放开,林x不要抓得太紧。放下,连放下的也要放下。本来无一物,执著本来无一物,早黏上了。

(bsp;“不见一法即如来,是则名为观自在。”睁开眼睛,清清明明,这一堂多清净啊!都在净土里了,心净则佛土净啊,还学什么佛。狂性自歇,大休大歇去!莫妄想!放下即是。走!(行香)

走是两个腿在动,心没有动啊!讲是嘴在讲啊,心没有动啊。自自然然本来清净啊!认为有一个不动的,又不对了啊!一切声,一切相、一切动静等等,都是虚妄,平常心就是道。你要找稀奇玄妙,三大阿僧祗劫去打吧!顿悟法门这个!机锋,像刀子一样;转语,你着在那里,把你转过来。一念回机,当下即是,并无奇特,就怕断章取义,整个要弄清楚。放下!放下!莫在那里打妄想。你以为有个东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