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智云和小林同学就起来了。出来都两天了,今天再不回去,只怕夫子们都要找上门去了。
小林同学骑在马上:“智云,要不咱们再去一趟镇上吧!上次买的零食都被吃光了。”
智云哪里肯依,何况今天还是十九,正好是赶集的日子,进了市场哪里还出得来。
小林同学也有绝活:“我的披风今天正好可以去拿了。要是下次为了披风专门下来一趟那多划不来啊,我拿了披风就走还不行吗!”
智云仔细看了看,出来两天,这小林同学的衣服也脏了,小脸也花了,精神也比较疲惫,不象平时那么兴奋了。
智云只好答应去拿披风,就和小林同学约法三章拿了披风就回书院。
小林同学坐在马上直点头,看得出这几天是折腾够了,不休养几天是恢复不了的。
二人起的早,一路上赶路的人也不少,可这店铺就没几家开门的。偶尔有几家开了门,那也是做早餐的。
不一会,二人就到了裁缝店门口。一看,还没开门呢。智云看见旁边有小吃摊子,就上前要了两碗牛肉饺子。
小林同学则跳着脚在那里连续敲门,大有绝不开门不罢休的意思。
不一会,就有人打着哈欠抽开门闩,拿出那件披风,交给小林同学。小林同学则拿着披风进了屋,好一阵子才出来。
“看我多聪明,你叫饺子的时候我去试披风。等试好了这饺子也不烫了,没耽误回去的时间吧。”
“没耽误,快吃吧。”
正待二人吃完准备离去之时,有一人上前问路:“请问此地到山南书院该怎么走?”
小林同学抢答的速度比智云快:“我们就是要回山南书院,你是谁,你要去山南书院干嘛?”
来人是个中年人,看起来倒也整洁。开口也很客气:“我此次是去山南书院寻访老友的。我们约好在河东等,只是我一路上有些耽搁,迟来了两日。我那老友在河东没能等到我就让店家给我留了句话,让我到这山南书院来。不想正好碰到二位可以同路,你们可认识林老先生。”
小林拉了拉智云的衣角,使了个眼色。
智云自然明白,这位说不定就是新来的先生,这一路上就不能太随便。如果不是的,可聊的范围自然就广些。
三人一边走,一边就聊开了。
智云先开的口:“在下智云,这是小林,请问如何称呼。”
“在下姓武,太原人士,因被突厥袭扰,家产尽数被掠,故而前来寻找友人。”
“我看先生谈吐间少了些书卷之气。”
“是啊,我读了圣贤书几十年。自突厥袭扰后,这些天的经历让我大为改变。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这一路走来,与流民同路,所见所闻,莫不是触目惊心。故而心性有些变化,恨不能效卫青、霍去病将军保家卫国。你们可是书院的学生,不要太拘谨。说不定你们林老先生还看不上我,当不了你们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