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村居
燕少宇考虑上山要做好准备,已经进入秋天,山上比山下更加凉爽,所以,要准备两条小被子,带着一些干粮。
路上遇到人家跟人家要点水喝还可以,想要点馒头卷子之类就不一定好要。因为当时人们的口粮是有限制的。
城里人是每人每月二十八斤口粮,学生是三十二斤,而山里人分得一点口粮,有的一年的口粮半年就全部被解决了,剩下的时间就只好艰苦度日,免不了到三亲六故那里借点,以维持生命的需要。
这种暂借有时也无法实现,因为大家都很穷,有几家有余粮的?
人们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有的有点手艺的,到外面转一圈,偷偷做点私活,靠别人给的一点可怜的工钱,哄哄肚皮。有的到山上摘些野果,打些野食,犒劳一下早已靠干了油的肚子了,这是很惬意很幸福的事情了。实在没有其他办法的人们,只得一天吃个一顿,靠着“俭省节约”节衣缩食来煎熬度日了。
所以经常就会听到为了一毛钱而大打出手,甚至以命相搏的事情;为了一捧谷子而取人性命的故事。现在听起来好像说的是天外故事,或者是玄幻小说了。
听说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听八十岁的老爷爷讲故事,当讲到过去他们所过的日子怎么样辛苦,怎么样贫穷,怎么样为一个窝窝头而拼命时,孩子笑得前仰后合,眼泪直流,对爷爷说:“爷爷,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完全可以当作家了。看那些网络小说写手,有的情节离奇动人,要是你写这些事情,完全可以成为网络写手中佼佼者了。”
被奉承一番的爷爷只能苦笑着,摇头。
中国历史有个什么无良皇帝,听大臣们说,老百姓吃不上饭,就纳闷的说,为什么不吃肉呢?因为在他的生活中从来都是有菜有肴的,没有饭吃,可以吃菜啊。当然他无法知道百姓的苦楚。
记得小时候,有人说,毛主席每天吃什么呢?是不是和我们一样,每天都是红薯糊糊高粱饼子啊?马上有人就会理直气壮的反驳:“你懂什么呀,毛主席能和我们一样啊,他工作那么忙,光吃红薯高粱怎么行?他得吃好的,听人家说,他老人家每天都吃烧饼油条,没断过。”说者还一脸的羡慕。
因为有过逃难的经历,燕少宇知道该怎样去寻找食物。再说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以供自己使用的东西。所以他们简单的收拾一下之后,就上山了。
经过多年的砍伐,很多原先碧绿的山头已经变成了濯濯童山,绿草覆盖的地方已经裸露出大块的石头,呈现出狰狞的样子。各种野兽和鸟儿失去了生活的森林,也就迁走了,只有一些麻子和麻雀还在一些小树上,打着寒战的嘶叫,增加了清冷、荒凉的氛围。
老百姓总要生活,一些人也想有些政绩,所以就有人在山上开垦梯田。花费了很多的人工,也有一些成绩。一些山头就有了另外的景致:一层层的梯田开垦出来,种上庄稼,虽然水土流失严重,但是多少还是有点收获。让人们感到绝望的心里有点安慰。
燕少宇和燕凌云一路赶去。有时在山上看到一些人家,就询问伐木队的去向。所幸的事,大家都多少知道伐木队的事情,尤其是燕爸爸的消息最多,自然都是他怎么能干,怎么凭武艺打死什么狼和虎什么的。
就有一户人家拿出一张虎皮对他们两个说,那就是燕爸爸打死了老虎。皮剥下来就换了一小口袋玉米。说话人对燕爸爸的敬佩让两个人感到特别的幸福和快乐。
看到那虎皮,两个人好像看到爸爸神武的身影。
那虎皮,是真材实料的,绝对不是从年画上复制,重新裱糊了,在树林里乱拍出来忽悠人的。就是发现了老虎,也没有人奖励你,因为那是在山里看见老虎是很正常的事情。绝对不会像现在,随便拍了几张老虎年画的照片,往网络上一放,哗,几千万人睁大眼睛,看这老虎真的假的?请国家什么单位去鉴定啊,甚至找大侦探来求证照片的真实性。
当然这些争论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是有着极大的功利思想的。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争执。别管怎么样,先找到老虎再说,不然,空口说白话,又有什麽用?
燕少宇看着一个个原本葱翠的山峰,渐渐的变成乱石,不知道这样伐树虽然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有暂时的好处,长期以往,无数的山峰都是光秃秃的,究竟会对以后孩子的生活产生多大的恶劣影响。
到处都是触目惊心的环境变得恶劣的场景。燕少宇不由得叹息起来。
这天,他们正行走间,突然发现天空变得阴沉了,少宇说:“凌云,天要下雨了,我们得避一避。”
“好啊,哥哥。前面就有一个村子,我们过去看看吧。”燕凌云看到山下有个村子,惊喜的说。
两个人快步走向村子。
村子在两座光秃秃的山之间。大部分人家的房子都是用胳膊粗的树干并排立在那里,权当墙壁,上面是铺着木板,木板上面苫着厚厚的草。在后墙上有一个小小的窗户,用几层塑料布蒙着,用以透光,增加屋里的光亮。前面的两个小窗户都是木头的花棱子,里面用报纸或者牛皮纸蒙着。院子就是用树枝插起来的篱笆墙。
在村口有一户人家,一个老太太坐在门口纳鞋底。她手里的鞋底翻飞,绳子从鞋底里拉出时发出“刺啦”的声音,一下一下,极有节奏感。
“大娘,您好啊!”燕少宇走上前去,很客气的打招呼。
“好,你们两个孩子到那里去啊?是不是附近村里的,怎么眼生啊?”那老太太看了他们一眼,疑惑的说。
“我们不是附近村里的,大娘,我们是路过这里,到山里找伐木队的。大娘您就一个人住啊?”燕少宇发现这户人家很破败,到处都是残破的样子,好像很少有人收拾。
要是时运好,今天就可以在她家住下。燕少宇心里说,暗暗高兴。
“啊,不,我还有一个儿子,出去闲逛去了。你们不是附近村里上的?找伐木队,那还远着呢!”老太太看着他们,脸上慈祥而亲切,“看样子要下雨了,你们要走就会淋半路的。”
“是啊,大娘,我们附近没有亲戚,没有地方住。您家里宽绰吗?”
“你们两个孩子要是不嫌弃,就住在我家吧。西房没人住,原来是放粮食的,现在又没有什么粮食,空着呢。不过得拾掇拾掇。”老太太看着他们几眼,“多俊的一对孩子!你们爹妈真有福!”
“大娘,您也是有福的人啊!您这样善良,一定会长命百岁的!”燕凌云表达着真挚的感谢之情。
“唉!”老太太眼里的失望和无奈让燕凌云心里一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