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在张无忌和乔峰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进来的。
“哟,教主,你大半夜的不在寝室呆着怎么跑这儿来了啊?让我一通好找!”
张无忌说:“哦,我过来上自习,正好碰到以前的一个朋友,所以就一起聊聊!”说完转向乔峰,“这是我们隔壁寝室的朱元璋,也是我们物理系的。”
乔峰冲着朱元璋使了个眼色,朱元璋马上瞪大了眼睛,“不是教主,你跟谁说话呢?”声音还不停颤抖,一副仿佛张无忌是精分的表情。
张无忌吃惊,回头指着乔峰对朱元璋说:“这么大的人你没看见?他是我们的师兄,叫乔峰。”
朱元璋“噗通”一屁股坐在地上,结结巴巴的说:“乔……乔峰,他……他不是前一阵子炒股失败,所……所以自……自杀了吗?”
张无忌的瞳孔也放大了,瞪着乔峰说不出话来,乔峰则给了张无忌一个诡异的笑容。张无忌很想夺门而逃,可腿却像是有千斤重,半步也移动不得。就这样僵持了几秒钟,乔峰终于憋不住了,哈哈大笑,朱元璋也边笑边捶地。
“靠!”张无忌知道自己又被这两个畜牲给忽悠了。一把拎起朱元璋,“你小子长本事了?居然连我都敢耍?让你尝尝七伤拳的厉害!”
乔峰在一旁火上浇油,“再给他降龙十巴掌!”
朱元璋连连求饶,委屈的说:“乔大爷,刚才要不是你给我使眼色,我哪敢跟教主开这种玩笑啊?教主,我……我错了还不成吗?您别欺软怕硬啊!”
张无忌恨恨的说:“废话,就他那个头你去试试?”
乔峰笑着劝,“算了,都是我不好,要不你打我两拳出出气?我绝不还手!”乔峰这么一说,张无忌也笑了。
乔峰又说:“不过你这个同学人倒是蛮机灵的!行了,你们俩聊吧,我撤了!剩下这点儿肘子给你俩当宵夜。”说着就收拾书包走人了。
张无忌笑着对朱元璋说:“这么晚了上来找我啥事?”
朱元璋说:“还不是过两天文艺演出的事儿!”说着从口袋里翻出一张折叠的纸,“教主,您看,这是节目表。本周日进行最后一次彩排,要是没什么问题的话下周三之前就要出海报了。”
张无忌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忽然在看到韦小宝的名字的时候惊喜万分,“什么?他也能去?你是怎么把他给找来的?”
朱元璋得意的说:“跑了无数次,腿都快跑断了,终于把他给说服了。”
张无忌兴奋的拍了朱元璋两下,心悦诚服,“老朱,你可真行!去年学校艺术节,丁敏君托人请了他好几次,韦小宝硬是不来,说现在除非是春晚,否则不再参加任何团体组织的演出。”
不光是在大都,就算是在整个中原,韦小宝也绝对是一个传奇人物。
韦小宝本不是大都人,他出生在大都周边的一个小城市,而丽春院则坐落在那个小城市最脏最乱的一条街上,韦小宝的老娘韦春花就在丽春院里做事。韦小宝自小在丽春院长大,可以说韦小宝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是在那里形成的:就是在那里,韦小宝曾经泪流满面的嘶吼着自己将再也不会为一个女人流泪,结果换来了他老娘韦春花的一顿毒打――那一年韦小宝七岁。在韦小宝十几岁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认识了一叫茅十八的人,茅十八是跑江湖卖艺的,机缘巧合之下韦小宝认了茅十八做了大哥,随后就跟着茅十八去京城闯荡江湖。没有人知道韦小宝是怎么发迹的(据说朝廷里有若干个皇亲国戚跟韦小宝是拜把的兄弟),人们只知道没过几年,韦小宝就由当年的小流氓混混摇身一变,成了整个大都乃至全中原最红的笑星,最后得到了朝廷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搞文艺的做到韦小宝这份上绝对是圆满了,他的喜剧小品不仅做到了中原的妇孺皆知,而且还蜚声海外。此外,他还根据自己的经历,拍了一系列收视率极高的电视剧――《鹿鼎公12》以及《韦爵爷123》。他的家乡也在韦小宝的不断宣传中,由当年的那个不起眼的小城市,变成了全中原人民都知道的大城市(名气非面积);而韦小宝在衣锦还乡之后,除了为家乡的希望工程和修路捐款无数之外,还把丽春院由家乡搬到了大都。丽春院这些年业务不断的扩大,不仅包括了舞台表演,而且集桑拿、洗浴、餐饮、娱乐为一体。到了大都,你可以不知道皇帝老儿的陵墓在哪,但是你决不能不知道丽春院在哪儿,否则你会被大都人民鄙视至死。
可是韦小宝也有自己的苦恼。这几年生意像滚雪球般越做越大,而对于员工素质的要求以及管理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这些年光是引进人才就花了他不少钱,可事实上,外来的和尚也并不是那么好念经。再加上每年老家那边都会有亲戚朋友送过来一些人托他照顾照顾,这就造成了丽春院内部人员极度冗杂。韦小宝为此捧着小脑瓜茶不思饭不想好几夜,忽然有一天在报纸上看到了一条关于他的一个同行成立艺术学校的消息。韦小宝灵机一动,“对啊,连她那德行的都能当校长,那老子差啥?而且老子要做就要做的比她强,一定要把我们丽春院的产业正规化。她不过是个民办的,可老子至少也要弄个211以上的。”于是韦小宝就把目光瞄准了d大,同时跟张三丰洽谈过多次,希望在d大设立一个二级分院,而韦小宝就担任分院的院长。这样一来,丽春院那些自产自销的小鸡小鸭们都有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小宝艺术学院在国家高考招生中属于二本,但是由于走的是艺术类的分数线,所以门槛极低(当然这是针对丽春院的内部员工而言的)。鸡鸭们平时有课的时候就去上课,没课了就在丽春院工作,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同时还解决了d大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可谓一举两得。而朱元璋就是在这个时候邀请韦小宝出席他们的文艺晚会的,韦小宝现如今正和d大的领导们商榷到办学的紧要关头,而在这个关键时期,韦小宝向d大显示出自己的诚意最为重要。所以当朱元璋对韦小宝说这次文艺晚会是为了庆祝d大建校200周年、d大的领导们都会参加时,韦小宝顿时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再加上物理系这次又把场地选在了丽春院,无论如何他也要尽一下地主之谊的,于是韦小宝和朱元璋一拍即合,很爽快的就答应了朱元璋的请求。
张无忌不住点头,心中暗自感叹:朱元璋这个人在d大窝着实在是太大材小用了。朱元璋看张无忌满意,心中也很高兴,由掏出另一张纸,“教主,这个是文艺晚会那天的座位安排图,您看一看有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
张无忌把图摊开,朱元璋在一旁讲解:“按照老规矩,前两排给演出人员留着,从第三排到第六排,坐着的都是领导和赞助商。从第七排开始是各个院系的学生会干部,十排往后才是学生。大三、大四的老生坐楼下,大一、大二的新生则坐楼上。明天我就通知各个班级的班长,晚会那天提前四十五分钟带队在门口候命,提前半个小时带队入场。入场后按照图中的分布坐好,如果这个图没有问题的话那我明天就给班长们人手一份了。”
张无忌点头,“你安排的很好了,我没什么意见。”
朱元璋又从口袋里翻出一帘儿门票,递给张无忌,“教主,这有三十张门票,您收好。”
张无忌奇怪,“你给我这个干吗?”
朱元璋笑笑,“丽春院那么大,还有那么多空座呢,您就不打算让您的朋友什么的也去?”
张无忌摆摆手,“我不是已经留了几张了嘛,哪用得了这么多啊?再说这次对外不是总共才发一百张票吗?”
朱元璋说:“那是我们对外说的,都是自己人,客气什么?你手里那几张票哪够啊?你想想,除了教主夫人及其同学,还有你表妹及其同学,另外,你们寝室的范遥、楼下的赵一伤寝室你能不管?还有你刚才的这个朋友,你就不打算让他一起过去热闹热闹?”
张无忌还是推辞,“他们我打算演出那天从后门领进来,就不用浪费票了,你看看还是给别人吧!”
朱元璋急得直跺脚,“教主你跟我还客气个啥劲儿啊?这东西在别人眼里是票,可在咱们眼里就是一堆废纸!你与其让人家看到你走后门,还不如就让他们正大光明的进来呢!再说了,晚会当天还有抽奖活动呢,我实话告诉你,你手里的这堆票里至少能中十个号码!”朱元璋一看张无忌还要说话,连忙把票往张无忌手中一塞,“我知道你要说啥,我的教主诶,这不叫猫腻,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以前咱学校搞的那些文艺活动还不是都一样?”
张无忌一想也是,以前学校的艺术节,每每抽奖最后中奖的总是学生会的人,他虽然看不惯,但是也早就见怪不怪了。想到这里张无忌接过门票,“那谢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