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低着头的周不疑此时却抬起头来对桥头的张飞笑了笑,并做了个鬼脸。
见敌军中一身穿儒服的少年竟然对自己笑,并且还做了个鬼脸,这让张飞疑惑万分。他不怕我的大喝,难道他看出了我只是虚张声势?看出了我的疑兵之计?我刚来长阪桥时,见身后有一片树林,便叫手下二十余骑,都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内往来驰骋,冲起尘土,以为疑兵。这瞒过了曹操诸人,却被这少年识破。既然识破了我的计策,他怎么不告诉曹操?他分明是曹军中曹操亲厚之人啊!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见曹军一拥而退,不敢追赶,张飞速唤回原随二十余骑,摘去马尾树枝,令将桥梁拆断,然后回马来见兄刘备。
张飞正准备将遇见的奇事告诉兄长,却见副军师徐庶手指心口,含泪对刘备说道:“本欲与将军共图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张飞只听清最后一句,他一把抓起徐庶,怒斥道:“徐庶!竟敢背叛我哥哥!你这个不忠不义之人!”
刘备忙道:“三弟,快松手!岂不见你二兄诛颜良、子龙救阿斗之事乎?元直此去,只是由于其母被曹军所擒。若元直是不忠之人,其母被擒时就投曹操去了。何必前来与备作别?不能保护依靠我者的亲眷,备之罪了!”
张飞向来最听刘备的话,忙松开手来,却不轻易罢休:“徐先生天下奇才,久随兄长,尽知我军中虚实。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我军危矣。如何能放他离去?”
众人都以张飞之言有理。留?还是不留?这是个问题。强留徐庶,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何况强扭得瓜不甜。不留,任其离去,确实对自己十分不利。
刘备还在思量时,徐庶对众人道:“将军乃仁义之君,明德之主。某何尝愿意弃之?只因慈亲被执,不得尽力。某日后身在曹营,誓不为曹设一谋。若他日有缘,必再为君谋。”
众人听了,热泪盈眶。徐庶确实去的明白。
刘备执徐庶手,泣道:“元直忠义仁孝,有侠义之风,备素景仰。望他日有缘,能再得奉教。”
徐庶看刘备泪眼,无语。
张飞趁此空暇,把自己喝退曹操、怪异少年及断桥诸事细数告诉刘备。
刘备叹道:“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
“我失在何处?”张飞以为除了那怪异少年,自己是圆满的完成任务。
刘备不答,对身侧微笑的诸葛亮说道:“先生,你将其中计较告诉三弟吧。我送元直一程。”
诸葛亮摇扇道:“曹操多谋。汝不合拆断桥梁,彼必追至矣。”
张飞不信:“他被我一喝,倒退数里,何敢再追?”
诸葛亮摇头道:“若不断桥,彼恐有埋伏,不敢进兵;今拆断了桥,彼料我无军而怯,必来追赶。曹操不是被你喝退的,而是由于其军长途奔袭,劳累不堪,惧怕你身后树林有强兵埋伏。其一时撤退,以作休整,待体力恢复后,必然继续追赶,那时,岂惧一桥之断耶?”
见送别徐庶的刘备返回,诸葛亮继续说道:“主公,曹军紧随在后,去江陵的大道是不能走了。请立刻下令从小路斜投汉津,望沔阳路而走,以与大公子会合。”刘备依其言,放弃南下江陵,转而东去江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