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滁州_重生之纨绔子弟_奇书网
返回

重生之纨绔子弟

首页
第五十九章 滁州(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第五十九章滁州打了胜仗是可喜可贺的,一路上韩枫的虎字营压着十几号人慢条斯理的行军,像极了前世那些用公款出门,打着考察研究的口号,实则是去旅游的大人物们。

韩枫就这么走在队伍的中间,看着前面那些走路的时候脑袋都仰起来的士兵,心中有些欢喜。

这可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尤其是那种生死之交,而战场上一起存活下来的明显就是属于那种生死之交了。

「大武,告诉弟兄们,不用赶得太急,我们可以先绕道滁州,然后赶往合肥。那些俘虏看好了,别死了伤了的,也别虐待他们,没想到这些个土匪还是有些小钱的,竟然能搜出十多万两银子。」

「少爷,我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您就让抓了十几号人呢。按理说应该是抓得越多功劳越大啊,还有您为什么留下那几万两给那些土匪的亲属,这些人暗通反贼,按照大夏律例当株连九族啊。」大武充分发挥着虚心好学的精神,孜孜不倦的向着韩枫讨教着。

韩枫白了大武一眼说「你和小武不会是诚心给本少爷填堵吧,敢情从昨晚到现在我起码给你们讲了三遍算是白讲了,少爷我在说最后一次,听好了啊。首先,这十几号人就是匪首,也就是领头的,压着他们去合肥我们也算是能领到不少的功劳了。所以何必在带上那些小卒子呢,他们能给咱多少军功啊,这一路压到合肥要花少爷我多少银子啊。还有,其实那些人也不算是啥大奸大恶之人,只不过是些被贪官闭苦了的穷老百姓,给他们点银子可以让他们以后能活下去,你说有饭吃谁想去造反啊。懂了没?少爷我累了,我回马车上休息去了。」

韩枫也确实累了,懒得在摆出一副与民同乐,与民同苦的架势,自顾自的走向了自己的马车。

而马车之内,韩枫首先看到的就是早已在内躺着的旺财,那心中的火气就不由的蹭蹭蹭的往上冒着。忍不住对着打着假寐的旺财喊道「你说说你,啊!让你周围去看看,结果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少爷我被围困的时候,也不见你的影子,少爷我打完了,你倒是晃晃悠悠晃晃悠悠的出来了。」

对于韩枫的谩骂旺财也表示了自己的羞愧之心,只见旺财虎头趴在车厢上,一双爪子严实的捂住了自己的眼睛,虎耳耷拉着盖住了自己的耳朵,没有过多久就传来了旺财羞愧的声音——呼噜~~呼噜。

韩枫望着这样都能睡着的旺财,实在是懒得在说些什么了。只能靠在车厢上,仰天躺着想着自己的一些心事「也不知道双儿和俨然在家怎么样了,有没有吃好睡好,我倒是真想他们。对,赶快去合肥交代完这次的差事,我就可以回去看他们去了。」

而这个时代的滁州还是大夏国一个偏远的小城镇,据抓来的俘虏介绍,滁州的城墙高不到一丈,厚不过两尺(三尺约一米),人口不到六万,属于小县城一类的。放在前世从滁州到鞍山(马鞍山)或者从滁州到合肥的距离是差不多的,坐车差不多都要两个小时。

可是前世的交通多便利啊,在这个时代,即时韩枫走着比较平坦的官道,大武等人也私下里告诉过韩枫「照着少爷您的走法,没个三五天的别想走到。」

「大武,吩咐下去,加紧者点赶路,争取两天内到滁州,别怕苦,少爷我请大伙吃肉,我们在滁州可以好好的休息两天。」隐藏着自己的小心思,韩枫一副为了你们着想的架势,探出了脑袋对着跟在马车边的大武说着。

大武也不做他想,乐呵呵的去传达着韩枫的最新命令。

滁州在历史上不是很有名,大多数人并不是十分了解这个地方,早在三国时代滁州就是吴魏的交战场所。西晋“八王之乱”时,琅琊王司马睿曾在滁州西南摩陀岭避难,琅琊山因此而得名。

如果对于滁州还没有一丝的印象的话,那北宋欧阳修曾贬任滁州,写下了流芳千古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描述滁州山水之美和民风之淳,苏轼又将“两记”写成了碑贴,由此,滁州和琅琊山名扬四海,声播古今。南宋时期,江淮一带成为宋金对峙的前沿,抗金名将、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出守滁州,安定民生,简赋舒征,收容流亡,修整街市,发展生产,整军抵御金兵,滁州面貌为之一新。宋代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对滁州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手下的士兵对于韩枫的大方还真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对于这种不克扣军饷,反而倒贴着钱给自己的下属吃好穿暖的管,是个兵就喜欢,尤其是这位大人还特别的大方,时不时的给点打赏。

这不,昨晚灭了山寨的土匪,这位大人一人赏了二十两纹银,那些死难和重伤的弟兄还给了每人五百两。五百两啊,要在自己的老家,那十两纹银就够取个黄花大闺女了。

好多光棍们已经幻想着自己干不了几年就能回家娶媳妇了。于是各个都卖力的走了起来,那些伤兵们也被安排在了大人发明的担架之上,只不过那些俘虏可是受苦了,行动不便的双腿何难跟上大军的速度,于是乎这些俘虏没有少挨一些拳脚。

经过两天的急行军,韩枫等人终于来到了这个不大的滁州,对于韩枫的到来,滁州的守备是相当的意外,尤其是守城的将士刚刚发现韩枫等人的时候,赶忙连滚带爬的跑到滁州守备那里汇报去了,吓得正在自己屋内边品茶边搂着小妾的王守备把手上的茶杯都摔碎了。

这也不为别的,只不过是手下人汇报的时候把韩枫等人说成了反贼而已,吓得王守备连忙跑到知县杨大人那里去汇报,结果哥俩一起吓得直哆嗦。

不过当知县杨大人随后打听到这位领军的年轻校尉是韩总督家的公子的时候,那张老脸笑得和朵菊花似的(全都向着中间皱在一起),把韩枫恶心了半天。

到底是官场上混得人物,对于韩枫那面带厌恶的表情,知县杨大人选择无视,笑眯眯的对着韩枫亲切的说道「韩校尉真是年轻有为啊,竟然凭着一营的兵力就抓到了匪首陶望江,小县可是知道的,那鞍山上的土匪可由上千之重啊,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对了,大军一路劳顿,我已经让人安排下去,一定要让那些兵勇们吃得饱,吃得好,还要休息好。」那亲热的模样不知道的人还会以为这杨知县是韩枫多年不见的长辈似的。

一旁的王守备也不断插话附和着,大夏国的知县是七品官,而当地的守备一般比同城的父母官高半级,所以这王守备也就是六品下位的官衔。而韩枫这个宣节校尉呢,确是个八品下位的官衔,实在是应该起身行礼才是。

可是韩枫在京城的时候对于那些王公大臣早就看多了,更是对那些二品三品的也看麻木了,何况这七品。而久居官场的杨知县和王守备更不会去点穿,毕竟官场上不但要看双方的官衔,更要看各自的后台和人脉,他韩枫官衔不高,他老爹呢,所以这些官场老油条丝毫不提本官,官衔,品级之类的话题。

官场上的那些客套从古至今都是那些个,比如现在杨知县就知道韩枫等人一路车马劳顿,为了表示对于前线将士的关心,所以杨知县连同王守备邀请韩枫晚上吃些简单的饭菜,聊表敬意。

如果韩枫还是有功名在身的话,那么相信杨知县就会上来客套一番,随后相互介绍起自己是哪年哪月中的什么功名,总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拉关系。

韩枫不能像电视里那些清官一样,很潇洒的一挥手说「本官如何如何清廉,为人如何如何的刚正不阿,所以就不吃你们的这些民脂民膏了。」

这无疑就是当中给别人一个耳光,所以韩枫还是很客气的决定去蹭饭。

酒席之间,自然是宾主尽欢,虽然主人一再的表示,匆忙间没有准备啥好菜,只是些简单的饭菜。可是一桌子二十多个菜三个人吃还是让韩枫吃的有些撑住了,不过当杨知县不动声色的爬出一叠银票让韩枫以后多多注意保重身体,这些是让韩枫买点补品啥的,还有就是让韩枫帮着保管一下,于是韩枫笑了。

酒足饭饱之后,宾主之间都觉得很满意,主人觉得从此以后自己算是搭上了总督大人的船,宾客也就是我们的韩大少爷平白的得到一笔横财,这就是一种皆大欢喜的双赢局面。

韩枫巴不得这种好事天天来上几件,哦不,几十件才好呢。再说又不是自己要拿的,更不是别人贿赂我的。这是别人一番好意,让自己买点补品的嘛,主要还是让自己帮忙保管来着,至于什么时候来拿倒是没说。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