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篇文章的简要说明:
足球“乱淡”(摘录)。在中国足球界人士对中国运动员的速度津津乐道的时候,作为门外汉的球迷班门弄斧。谈速度、谈定位球、谈传接球,谈站位和封堵。对运动员的基本功进行剖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陈亦明与刘国江笔者发表在重庆晚报上的文章。当业界公认崇尚理论的资深教练刘国江夸夸其谈的时候,我讲不是那么一回事,文章发出一个月,刘国江教练下课,文章见报。
点滴之中看差距四年前的法国世界杯,中国高层的足球官员,资深足球教练赴现场取经,他们认为,中国足球运动员的速度惊人,足球场地差,所以没有进步。现场观战,钱花了不少,并没有取到真经,因为着眼点不同。笔者坐在电视前观战,对中国运动员与外国运动员的一招一式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技不入人,源于训练方法不对,用功不够。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运动员的训练应该有定性和定量的要求。文章寄重庆晚报,该报推荐,发于重庆新闻图片报。
“牛”得离谱联赛一大怪,出钱的俱乐部老板说话不算,外援成了教练的私产,一招鲜,吃遍天,马科斯成全了陈亦明。谬论竟然可以上桌面。
证据在绿茵场联赛首场假球,不了了之。球迷看得出,唯独专业人士看不出,黑金操作初露端睨。职业联赛水深得很!
谢谢您,李章珠马科斯是面镜子!前文全面比较中国运动员与韩国运动员的差距,后者以在国内踢球的马科期作为一面镜子进行比较,中国足球的差距,就在意志、体能,技术。意志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脱离值价相称的市场经济一般规律,钱多并不是一件好事。
向马尔代夫学点什么?马尔代夫教训中国悲歌一曲天泣地怜-评中国、印尼之战钱多惹的祸面对柬埔寨原来想着钱-再谈钱多惹的祸权当毛遂自荐-三谈钱多惹的祸降薪正其时-四谈钱多惹的祸男儿当自强-五谈钱多惹的祸中国足球的问题早在联赛和世界杯外围赛即十强赛中暴露无遗。但我们的足协领导却浑然不觉,因为钱多惹的祸,钱多让我们看不到问题所在,钱多让我们迷失了方向,钱多就是成绩,陶醉在钱多的足协喜不自禁,打入世界杯决赛,这种陶醉达到了。
事实上,我们的十强赛跌跌撞撞走过来了,打了半场好球。当二十万人的马尔代夫,以少输为赢,说到做到,将球打进中国队的网窝的时候,当中国队员口出狂言,打它个十几比零,却言而无信的时候,当悲歌一曲,感天动地,国歌还能起一时作用的时候,直到后来,国歌都唤不起良知,需要球迷高呼柬埔寨加油来羞辱的时候,这不正好是中国足球的真实体现?究其原因钱多惹的祸。
不再请外籍球员如何?当年迈的外籍二、三流球员在中国当模范,作英雄的时候,当一个队三个外籍球员不力,成绩一泻千里,溃不成军的时候,我们没有反思对中国球员的培养究竟做得如何?一个外籍教练,最大的本事,应该是用清一色的中国球员,打出一遍天下,而不单纯是靠寻找得力的外籍球员,加上一批不求上进的国内球员,沽名盗誉。
一个柬埔寨的外籍教练,将一群十五、六岁的小孩,经过几年的培养,将中国队的款爷们,打得团团转的时候,这位教练给柬埔寨人民带来了自信,也带来了欢乐。
剖析米卢倔犟的米卢-兼答黄健翔贬低米卢,何为?米卢也俗放手一搏-致米卢再谈放手一搏-致米卢
一组米卢的文章,说明在中国一些不入流的腕们左右局势的情况下,任中国教练的艰辛。可以捧你上天,也可以打你入地。米卢的处境好难好难。足球教练的职责就是带好球队,传道授业解惑。初到的米卢,时间一久,才知道中国足球美妙之处在足球外,所以我说,米卢也俗,这俗不能怪他,而应该怪变味了的市场经济。就像这不入流的中国足球运动员,拿高薪不出奇,我们还塑铜像让他留芳百世一样。世界杯决赛开打,我提醒米卢别无退路,应该放手一搏。球员行吗?让他多跑两步就气喘吁吁,如此拼搏,不光难看,也丧失人格与国格。一位韩国老太太,为中国加油,一问,她是同情中国,而不是发自内心为他的拼搏鼓掌,让人好心酸。
中、韩足球差距何在?中国队的失利在人们的意料之中,我们需要冷静的反思,旧话重提,以谢谢您,李章洙为主要内容,写了这篇文章。点击者超过二千五百多人。
面对北京奥运的中国足球(一)面对北京奥运的中国足球(二)今后怎么办?前文提出将中国国青队,专门组队,参加甲a联赛的设想,包括人员的选拨和更替,资金的筹措等等。以应付急需;后者谈到普及。表达了一个球迷,愿尽绵薄之力的殷殷之情。
甲a、不卖座!?与此前的严冬将至相呼应,当中国足协的所谓总结,又将走入岐途的时候,甲a不景气是报应,也是无声的抗争。谁会自己说自己的不是,拼搏了,尽了力,这就是足协总结的基调。连中方教练也不认为运动员已经尽力,已经拼搏了的滥调,足协还把它当成稻草,抓拄不放,怎不让人揪心。此文便是对中国足协陈词滥调的批驳。
好在中央领导人发话,一语中的,足协不得不认真起来。究竟怎样,还得靠事实说话。
我想,那些不思进取,不入流的运动员,还能享受年收入百万到两百万的收入么?(这是十个院士,一百个高级教师才能享受的年收入啊?)
至于假球、黑哨,想必也应该有一个较为园满的交待,也许足协做不到,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任何人承担责任,那么谁又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引咎辞职,以谢天下
02-07-11p00:11
第2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7-1311:43:52.0)
三从一大知多少?-反思足球(见p184)
第3条回复:作者:北部湾鲨鱼(2002-07-1311:49:44.0)
出版了?我要买一本你签名的!
第4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7-1311:59:54.0)
鲨鱼老弟,我自己有能力,把它打印、装订成书,和外面出售的书籍几乎没有区别。你要,天气凉快后,抽时间打印一册送你。如果国家要,天气再热,我也立马打印。同时还可以送你一本,八十年代编译的生活中的人体工程学,算网上接交你这么一位知己的见面礼。八十年代那本书是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当时条件所限,由某新华印刷厂印刷,许多日文字母,不知所云。海涵了。一言为定,到时你提醒我一下,时间估计是在十月左右。有耐心等吗?
第5条回复:作者:北部湾鲨鱼(2002-07-1312:07:03.0)
怎么没有耐心呢?不过如按类别出版,你的书不止二三本,出版几本?特别是你的对体育的分析我认为比很多所谓的专家都好,对行业的作用是大的。
第6条回复:作者:北部湾鲨鱼(2002-07-1312:23:03.0)
我也在某行业做过专业分析,且做得不错,如能出版可能是大部头的吧,但一点实际作用都没有,混饭吃而已,可怜的我。我相信不少行业都是如此的,真正能按自己意愿和良心进行的分析是少得可怜的。因此以我的经历而言,能有真知灼见和自己东西的分析必然是存在于民间草根阶层之中,因为它能用心和良心、事实进行客观分析和剖析、总结。
第7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7-1312:27:27.0)
手头上的资料已经有四本,分别是:平淡是真(主要写我的人生),说三道四,闲言碎语(足球文章在此),世事回眸。每册约二十万字。已打印两册,在朋友中传阅。十月至少要四册一起打印。想送给母校,但有些话很陡,不知校方接不接受。出版么,没有想过,因为现在即使是一些知名的诗人,作家,自费出版可以,不拿钱没有门,所以就走了自己操作的这条路,辛是辛苦,乐在其中,也就心安了。遗憾地是量不会太大。打算要写的是“姓甚名谁”和我的家世有关,九十高龄的二伯母去世,使我知道了更多,但必须进行资料收集,多久完稿,不好说。谢谢关心了。四册资料,多数在新华网上发表,包括被枪毙了的,照收不误。因为这才是历史。正在回你的付贴,又见新贴,谢谢了。
第8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7-1416:00:22.0)
阎世铎,你来承担责任,何苦?(见后附文)
02-07-07-14p03(新华网好文精选)
三从一大知多少?-反思足球
中国足球大反思,一句四十年前的老话又重新提及,这便是由中国体育界前辈们,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与中国国情相接合,用于指导国家队训练的“三从一大”。
“三从一大”就是“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坚持大运动量训练”的简称。说起“三从一大”,还有一段与日本人的不了情。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周总理盛情邀请训练、率领日本女排连续夺得数年世界冠军的日本教练大松博文先生来华任教,帮助训练中国女排。
其时被人称为魔鬼教练的大松,以残酷的极限训练法称著于世,他培训的日本女排运动员,尽管身材不高,但永远让人打不死的拼搏精神和技术,令人生畏。
当日本运动员,首次获得世界冠军的时候,个个泪流满面,平时让人难以置信的大运动量训练,让她们忍受了数年的切肤之痛,苦尽甘来,当她们站上领奖台的时候,想到了教练大松。
是他的严格要求,带来了她们今天的成功。女排运动员们,将自己的教练高高抛向天空,这是她们对教练辛勤付出的最高奖赏。
大松来中国后,他又将那种打不死的极限训练方法用在中国女排的身上。极有个性的大松,对动作不到家的运动员,又打又骂,让中国的运动员和相关领导很难接受。
我们的周总理,在要求队员忍辱负重,学习真经的同时,在一次与大松教练的会见中,委婉、友善地提出了建议。
其中一个插曲,是大松教练十分看重身材也不是很高的四川女排。认为她们的身体柔韧性、弹跳不错,特别能吃苦。
其时,大松主要带中国女排,同时根据国家的安排,辽宁、山东、四川女排也安排随练。但轮到四川女排头上的也就一、两次训练。
这时大松不干了,他要求四川女排全程随国家队训练。当知道此前安排是国家体委作出后,他讲,不改变,他去找周总理。他讲,把四川女排让他训练,不出两年包打世界亚军(言下之意冠军仍是日本)。最后四川女排得以全程陪同。
文化大革命前,四川女排在成都作了一场示范训练。其情其境,即使没有亲眼目睹,光听也很感人。比如练救球,对方场地上教练站在高处,不停地将球扣过网,运动员飞身仆救,刚站起来,一个球又扣过来,又是一个飞身仆救,到最后运动员已经跑不动了,球还一个接一个的砸向已经倒在地上,爬不起来的运动员。
围观的球迷为运动员们加油,齐声朗诵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在精神的鼓励下,运动员们面带苦笑,勉强站起来,教练员又一个球砸了过来,运动员再一次摔出去。
估计张蓉芳之前的四川女排教练王德芬(姓没有错,名字可能不准确)就接受过大松亲自的培训。所以当中国女排获得五连冠的时候,其中也包含大松先生的功劳,难怪那个时候,出现在国家女排中的四川姑娘特别多。
训练方法,可以随着科学的进步,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但本质上的东西不可能有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只能说去其糟粕,留其精华。
要掌握人家没有的绝技,必须有超乎常人的付出。原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一直都搞不明白,中国人将一项杂技玩得来,惊世骇俗,精妙绝伦,为何一个足球就这样长期没有出息。
四年前法国世界杯结束的时候,作为一个外行,我著文“点滴之中看差距”在指出中国足球的差距后,谈到了用“三从一大”训练运动员的问题(此文也曾作为主要内容,在新华网发展论坛以“世界怀,如何看?”发表)。
yanggua2002-05-1713:22:53.0发展论坛)。
不明白的是作为中国足协主席的袁伟民先生,此前曾是中国女排教练,何以一进入足球这虚无的市场经济,对这段历史,对“三从一大”的训练思想,会忘得一干二净。
02-07-13a01:33
点滴之中看差距,原寄重庆晚报,由晚报推荐1998年7月21日发于重庆新闻图片报第9版球迷专版。
第1条回复:作者:北部湾鲨鱼(2002-07-1311:45:05.0)
因为我们的足球上沾有太多的人的邪恶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