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当毛遂自荐-三谈钱多惹的祸
亚洲区十强赛预选赛刚打完,国内球迷对国足表现的非议稍有缓合的时候,大腕球星郝海东站出来发了一通y言,风平浪静的足球界又掀起了一阵浪花。
一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言论的权利,更何况一个球员,一个在国内称得上腕的球员。
这种现象,即使在意甲赛场,一个队的球员发表对主教练的不同意见也屡见不鲜,不足为奇。问题在于,这个球员是暂时没有入主教练法眼的大腕,即或是为了给上不了场的本队球员打抱不平,这通言论又当别论,值得思考。
对米卢,愚同意央视刘建宏的看法,属于国际大师级的教练,这是世界公认,有目共睹,用不着像我们小郝所说,一个人提个包到中国来,就掉了价。或者说拿了高薪,输了,打起被包就走人。
米卢还有他职业教练的荣辱观,他在中国失败了,即使有千张口,在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他始终抬不起头,说不起话,但在世界这个国际大家庭,可能我们听到的将是另外一番语言,中国足球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不信,走着瞧。
中国足球的问题,反映在球员身上的更多,最显著的就是比赛的随意性,反复无常,大起大落,令人难以捉摸,作为中国球员的一员,郝海东也不例外,对此米卢身处其境,有所身受。
高峰重庆球迷喜欢,但他在重庆上过几次场,打过几场比赛?这就是腕们的脾气。
惹不起,躲得起,挂牌出售,让你一走了之。
还有一个彭伟国,上场时候比高峰多,但遵纪守序差强人意,俱乐部只好忍痛割爱,前者差点落得无人要的境地,彭伟国稍好,在塔瓦雷斯抓住现行后,反客为主,硬是让老塔走人。
哥们人缘好,老塔一走,平安居然打了几场好球。这些脾气尽管不是优点,但在中国球员身上表露无遗。郝海东、孙继海你说呢?
当孙继海一人从后门走下飞机的时候,作为一个中国球迷,当时的心境,真不是个滋味。这小孙又咋哪?在欧洲的俱乐部,再大的腕,总不可能如离群的孤雁,独往独来,我行我素吧!
这个时候你想没有想过国家形象,国家的利益?这又是腕们的脾气。
至于无端指责裁判,硬是腕们的家常便饭。
一个以足球为职业的运动员,表现何以反复无常,反差之大,出乎常人预料?原因在于“钱多惹的祸”。
俱乐部一年投入数千万元,尽管投入谈不上有大的产出,上得马来就难脱身,如果降级,身价立马降价,市里领导、球迷的责怪铺天盖地,你担当得起。
咬着牙硬撑,唯一的要求,不降级,拿冠军。后一项,不管行不行,劲总要提。于是,球员,特别是球星,成了不可得罪的大爷。
中国教练败下阵来的多,外国教练也不例外,被称之为神奇教练的桑特拉奇,塔瓦雷斯,最终都以离开中国了事。试问,在沙特执教的桑尼,你能说他在沙特的收入比中国低吗?你能说他在中国无能,卷起铺盖走的人吗?
腕们得意之处是,一离开他这个红萝卜难成席,有恃无恐;其次几年每年二百万以上的年收入,早已让他赚了过满缸满钵。吃喝玩乐有保障,下半辈子已无后顾之忧(加上开公司、办酒店照样财源茂盛)。
高峰待业那一段他忧过吗?
实德的老板花钱投入足球,力帆的老板花钱投入足球,敢说两位老板家财万贯,但就一年拿到手上的钱而言,不及几个上场的腕。
如果按城市排名,甲级足球俱乐部的上场队员,在该市的年收入排名中,应在百名之内,不信,你去排一下(袁隆平拿多少?腕们不看报,认不到这个人)?
中国足球就是这样一个怪圈,靠足球的收入养不活,吃补助的俱乐部,拿得出高薪来娇养一批技不如人、胸无大志、不求上进的人。
马科斯是中国球员的一面镜子,杨晨是中国球员的另一面镜子,可惜,前者是敬业的外国人,后者又是外国的职业联赛造就的,而由中国职业联赛造就的本土具有真正职业素质的球员可以说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