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绿萼
看公孙绿萼的故事,很难不怪责杨过到处挑逗少女情怀的不负责行为。当然,公孙绿萼六岁上失去母亲,从此没有享受过半点亲情,绝情谷生活清淡严肃有如清教徒,杨过是第一个逗她开怀欢笑的男子,爱上杨过,完全是公孙绿萼感情丰富的缘故。
杨过一直没有对她隐瞒过自己另有恋人,没有对她施展过什么不道德的手段,她一片单思,又岂是杨过之错?而公孙绿萼一而再,再而三为救他,为盗取绝情丹而冒上生命危险。
为他身陷鳄鱼潭,都是她甘心情愿做的,最后为他死于父亲利剑之下,主要也是她自己伤心绝望,觉得生无可恋,不是杨过背弃了她,不是杨过待她不好,爱情不能勉强,公孙绿萼再爱杨过十倍,再为他牺牲多十次,也不能构成杨过必须爱她的理由,这道理人人都懂。
然而,杨过对公孙绿萼也未免太残忍了,那不是他故意做出什么事来伤她的心,他和小龙女眼中只有对方,根本不会考虑旁人,但试想公孙绿萼千辛万苦为他盗丹。
为他冒险,他只想到把丹药送给小龙女,只想到尽快与她见面,不顾在什么人前,只想到与她亲热,试想公孙绿萼怎能不满怀酸苦?感情出于自然,难道行为也不可以控制,除了恋人,所有其他人的生死也没有关系吗?公孙绿萼为了消减母亲之羞,撕下杨过借她蔽体的袍子衣襟给母亲披上,杨过心中只可惜那件袍子,因为它是小龙女所缝制,要是爱情的效果能使一个人价值观变得那么狭窄,那么爱情绝不值得歌颂。
公孙绿萼自杀,因为她看不到活路,她牺牲性命成全这对恋人,但这对恋人心里根本没有暇隙去为她着想。这不是他们的错,是公孙绿尊自己的不幸,只能怪她不够成熟、不够独立。不够理智,男朋友太少;她死时还大感安慰;不过为了杨过对她表示关怀,不忍为救自己生命而危害她,她对生命的要求,实在太低了。
何红药
脸容恐怖的老乞婆,却有着这么美艳的一个名字。当年卢景文先生甚有兴致改编金庸小说,搬上舞台,《雪山飞狐》,《乔峰》曾极成功。我向他提议,一套金庸小说里情节人物太繁多,单为删减已费尽脑筋,而且吃力不讨好,不如挑选一两人物片断,发展成独立故事。我的第一个推荐便是《碧血剑》的配角人物何红药。
何红药的故事可谓浪漫香艳、曲折离奇兼而有之,她出场时已是满面疤痕,形容可怖,行事狠毒,但除了跟着她的侄女教主何铁手出没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大作用,到了故事下半部,才忽然揭露,原来此人与全书故事发展大有关系,原来“金蛇郎君”夏雪宜名扬江湖的碧血金蛇剑根本是五毒教的宝物,根本是何红药帮助他盗走的。
何红药年轻时是个美女,又是教主之妹。夏雪宜为了报复温家,到五毒教偷取毒液,不慎被蛇咬中毒,幸得何红药相救,对他一见倾心。报仇心切的夏雪宜竟利用了这位情窦初开的姑娘,骗她带他到毒龙洞中取走三宝,就是金蛇剑。二十四枚金蛇锥与在故事开始时袁承志在华山山洞内发现的藏宝地图。毒龙洞的古怪规矩是要脱去全身衣服倒立而行进入,于是取宝之后,这对男女便发生了关系(我记得我看的版本是因为要擦防毒蛇的药--东方剑)。
夏雪宜得手之后一去无踪,何红药盗宝获罪,被罚被万蛇噬咬,于是变成丑陋可怖,但她仍终生随身携带夏雪宜给她绘的少女时画像,到处寻找这位负心郎,终于遇到温青青,才知他另有新欢。
但她在痛恨青青之余,仍对金蛇郎君不能忘怀,直至到了华山之巅,发现金蛇郎君早已化为白骨,一生抑压的复杂心情,霎时化作哀恸,但随即又发现原来他至死不忘,死后还咬着她的金钗,原来却是青青的母亲,于是满腔哀恸又霎时化为愤恨怨毒,要烧毁一切泄愤,不料金蛇郎君已早有预谋,在骨中植下剧毒,在洞中埋了炸药,连连爆炸之下,何红药葬身洞中,三人永不分开。
如此红药,虽然轰烈,但知为谁生?
温仪
温仪的遭遇,与纪晓芙有一点点相似,她们同是爱上了原先强迫她们的男子,同是为他产下私生女儿,同样忍受世人歧视非议而不后悔。
温仪完全不懂武功,她是无恶不作的大盗世家里的一个良善女子,但父兄在外头的恶行,报复到她头上,使她成为受害人。她的叔父奸杀了金蛇郎君夏雪宜的姐姐,又杀害了他全家,夏雪宜发誓十倍报仇:他家人一命以温家十条性命抵,他姐姐一人受污辱,他要污辱温家十名妇女。温家日防夜防,还是抵不过他的武功,计谋和耐性,让他一步步得手。
温仪被夏雪宜掳去时是个天真年轻姑娘,在园子里荡秋千,荡得高了,夏雪宜拦腰抱走了她,把她擒至他匿身的洞穴中,她誓死不从,只是哭,哭得他心软了,竟然爱上这女孩子,不但毫不侵犯,送她回家,还看她份上,停止了报复行动。
但回到家里的温仪情形与以前完全两样,她家人反而怀疑她失贞,与她疏远,而她自己则愈来愈想念这个“坏人”,显然,这个“坏人”也愈来愈想念她,于是,一个夜里,他冒险探她香闺,两人发生了关系。温仪后来郑重向女儿温青青说:“那是我自己愿意的。到而今我也一点不后悔。人家说他强迫我,不是的。他始终尊重我,从来没强迫过我。”
夏雪宜放过温家,温家却不放过夏雪宜,温仪的母亲骗她送一碗下了毒的莲子羹给夏雪宜,使他失去了抵抗,然后温家的人挑断了他的手筋脚筋,再逼他带他们去发掘宝藏,温仪痛不欲生,但为了女儿,只好忍辱留在温家,年复一年地盼望他来接走她娘儿俩。
她盼望不到,因为他早已逝世,而她也终为叔父所杀,但她临死前起码知道他没有怪过她。一直思念她。事实上,他化为白骨,口中还牢牢咬着她的金钗。
温仪的故事凄凉,如她教温青青唱的曲子:“从南来了一群雁,也有成双也有孤单。成双的欢天喜地声嘹亮,孤单的落在后头飞不上。不看成双,只看孤单,细思量你的凄凉,和我是一般样,细思量你的凄凉,和我是一般样。”
殷离
《倚天屠龙记》四个女主角之中,我觉得最令人感动的是殷离。她的故事凄苦,人又倔强痴情,有一股悲愤抑郁之气。
在四女之中,其实她与张无忌的关系最深,既是他表妹,又与他相处过一段患难与共的日子。殷离对狠心的小无忌固然魂牵梦索,但对化名“曾阿牛”的长大了的无忌也是十分关怀感激。张无忌在四女之中,对殷离的感情最亲切自然。最可敬可感。
殷离是殷素素的哥哥殷野王的女儿,因愤恨父亲抛弃母亲另娶二娘,为了替母亲报复,竟修练歹毒的“千蛛绝户手”。
以致美丽的容貌愈变愈丑陋。她最初随着金花婆婆在蝴蝶谷遇到张无忌时,还是个可爱的小姑娘,张无忌不肯同赴灵蛇岛。
被她抓着手臂,情急之下,狠命咬得她手背鲜血淋漓,但也从此使她不忘记他。
后来无忌长大之后,又与殷离重逢。那时他被朱长龄追踪,滚下峭壁,坠在雪堆中,摔断了双腿。他长满了胡子,又化名“曾阿牛”,而殷离已变得很丑陋,改名“蛛儿”,两人相逢不相识。那时蛛儿性情古怪,对他言语尖刻,但实际上却照料有加,而张无忌觉得她酷肖殷素素,对她自然而然感到亲切,两人谈谈笑笑,大有相依为命之感,蛛儿被敌人追到,自觉难逃一死,临死前要求一见“曾阿牛”,问他是否真的愿意与她终身厮守,她这样问他,无非是在死前得到知道有人爱怜她的安慰,张无忌激动了要舍命维护她的心肠,当众答应愿意娶她为妻。
殷离后来又被金花婆婆救去,在谢逊所住的海岛上和曾阿牛再次相逢,但仍不知道这位“曾阿牛”便是她一直挂念追查的张无忌,直至她重伤大病之后再被周芷若划破脸庞,昏迷过去,被以为她已死去的张无忌埋葬。她醒转之后从墓里出来,见了他立的木条墓碑,才恍然大悟,不过,她没有和赵敏及周芷若“争夫”,她一直只是痴心怀念小时遇到的“狠心短命小鬼”,最后只身飘然离他而去。
纪晓芙
纪晓芙是个令人敬佩的女子,因为她宁愿不要生命,牺牲名声,也不肯做违背良心的事。她是峨嵋派灭绝师太的弟子,早由父亲配与武当六侠殷梨亭为妻,但未过门时遭明教光明左使杨逍擒去,因奸成孕,后来秘密生下女儿。不过,她虽然是为杨逍所逼失身,但同时又倾心于他的风度,内心之中对这段孽缘全无悔意,只是深感有负殷梨亭,十分难过。
她为杨逍所逼既然是实,本来她不必深究究竟自己有没有后悔,即使想到自己并不后悔,也大可对自己否认,把责任全部推给杨逍,不必面对自己的良心,世人多对自己不诚实,但纪晓芙坚持对自己诚实。
对自己诚实,也不必向别人承认,反正这些事根本无法证明,但纪晓芙对自己诚实,对别人也不肯说谎,即使在威胁之下也不肯。
她和师姐丁敏君追击彭和尚,要在他身上问出魔教要人的下落,丁敏君欲施酷刑,纪晓芙不忍,丁敏君以公开她有私生女儿这个秘密要胁她,要她合作,纪晓芙始终不肯。本来,一方面彭和尚跟她非亲非故。是敌非友,二方面当时女子的清白名声更重于生命,丁敏君当众揭露,纪晓芙以后便难以做人,但是她宁愿声名尽毁,也不肯依言加害彭和尚,终于被逼自我放逐,不敢重返师门。
后来,灭绝师太寻获纪晓芙,听到害她的人是杨逍之后,愿意对纪晓芙既往不究,不但让她重返峨嵋,还让她继承自己作掌门人,条件是要她杀死杨逍。但纪晓芙不以这些利益所动,灭绝师太进而威迫,她却宁愿被师父打死,也不肯加害杨逍,本来,她可以假意答应,与杨逍会合之后远走高飞,但她亦不肯对师父说谎,结果付出了性命的代价。
纪晓芙的坚持原则,对人对己真诚正直不屈,与后来周芷若的屈服成为强烈对比,同时,为这个发展留下伏线。然而产生的效果不是使人因见纪晓芙之死而同情周芷若的屈服,反而是使人因纪晓芙甘愿牺牲而对周芷若的懦弱感到失望。
梅芳姑
《侠客行》结局有一段“醒世恒言”,值得提出供自觉是多才多艺的美女们去思考。
《侠客行》的故事骨干是石清和闵柔所生的一对孪生子。
这对孪生子被仇人夺去一个,后来送还一个面目模糊的小儿尸体,他夫妇以为是仇人杀了孩子,毁烂尸体泄愤,伤心之下,到处寻这个仇人,一寻就是十五六年。
当然,孩子事实上没有被杀死,而是让这仇人养育成人,这仇人愤恨他夫妇,故把孩子叫做“狗杂种”。故事一开始,“狗杂种”离家寻找失犬迷路,引出了连番事故,到了大结局,玄素庄主的“杀子仇人”找到了,“狗杂种”也回到了家,原来仇人就是“狗杂种”的“妈妈”,而这女子梅芳姑掳去“狗杂种”,因为她过去追求石清不遂。
到最后,石清闵柔寻到,她依旧心心不忿,不明何以成为闵柔的情场败将,她质问石清当年她的容貌,与闵柔相比谁美,石清答是她美;她接着问武功是谁高强,石清答是她高强;她又问,文学修养是谁高?石清答道他夫妇二人识字有限,自然比不上她。梅芳姑冷笑道:“想来针线之巧,烹饪之精,我是不及这位闵家妹子了。”石清答道,闵柔既不会补衣裁衫,亦不懂烹饪,连炒鸡蛋也炒不好。梅芳姑厉声问,既然如此,为什么石清偏跟闵柔好,而不喜欢她?
石清的答案,不难猜到,他说:“你样样比我闵师妹强,不但比她强,比我也强,我和你在一起,自惭形秽,配不上你。”梅芳姑终于明白,于是惨叫一声,自杀而死。
这个故事,表面上似是在说,太本事的女子令男人感到自卑,反而得不着爱情,男人喜欢的,是闵柔那样的温顺女子。
但想深一层,梅芳姑不可爱的原因不是她的多才多艺,黄蓉何尝不是多才多艺?
梅芳姑不可爱,是因为她太争强好胜,而且以为本领第一,使她想要什么也应该得到。得不到意中人便自毁容貌。夺人儿子。最后愤而自杀,这样的人,不论男女,都极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