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赵端一早带人入山打猎,林侗却到书房来找他,看到书桌上留着几张纸,林侗仔细一看,却见上面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林侗不由得拍手赞道:“好!好词!”又继续看了下去,见上面接着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林侗完全被吸引住了,不由得一口看了下去,直看到“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方才歇了下来,不是他不想再看下去,而是已经没有了。林侗看了后心道:“这小子,果然才华横溢,但一天到晚沉迷于此却不大好”,心中打定注意要劝劝赵端。
当晚林侗找到赵端道:“贤侄,你喜好看书,那是好事!但你千万不要沉迷于著什么书,有更大的事情等着你去做!”
赵端心中感动,笑道:“五叔,小侄理会得!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为‘大事’作准备!五叔您不要当心。”
林侗听后楞了楞,道:“我到这里来时路过一片林子,看到树上有只大鸟在歇息,不鸣也不翔,令我好费解!”
赵端笑道:“五叔,这只大鸟是在等待时机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两人相视而笑,自去休息不提。
自从安定下来后,小丫头罗灵儿整天都跟林玲腻在一起,而且这一阵子很少来找他,也不再喊他“哥哥”了,而是叫“赵大哥了”!说实在的,有些时候,赵端还真怀念小丫头挽着他的手臂,喊他“哥哥”的时候。
每晚打坐练功的时候,赵端都会禁不住想起自己的师傅。也不知道他现在是怎么样了!
这晚,赵端刚把“三国”写到“衣带诏”这一章。猛然想起师傅说的那句话:“明天我要去赴一个死约,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这是‘乾坤诀’的全本,我走了之后,你要好好的修炼。”;“你记住,要仔细看这本秘籍!”。
一念至此,赵端心中一动,立刻将“乾坤诀”取了出来,仔细查看。只是他看来看去,也只觉得书籍很正常,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赵端心道:“难道是像电视剧上演的那样,要用水泼?”于是他取来了一些水一张一张地泼上去,依然没什么反应。”赵端相信师傅的话必有深意,只是他怎么也想不出。正冥思苦想之际,却被一阵拍门声给惊醒!
开门一看,原来是林玲和小丫头。“赵大哥,你在里面做什么?这么半天不开门。”林玲疑惑地问道。边说边走进了屋子。
小丫头低着头,轻轻地喊了一声“赵大哥”就跟着林玲走进了屋里。
赵端赔笑道:“我这不是写书写得太入神了吗?”
林玲进了屋子,看到书桌上满是水迹,心里觉得奇怪。赵端深知林玲非常精明,所以一直注意着她的举动。见她看到书桌上的水迹皱了下眉,暗道“糟糕!”急忙道:“刚才我太紧张了,结果不小心碰倒了水杯。”这时候汉部所用的水杯都是用泥土在窑里烧出来的。
林玲听后,稍微消除了疑心,道:“你紧张些什么?”美眸嗔怪地瞟了赵端一眼。
赵端闻言松了口气,道:“我写到紧张处,把自己也弄得紧张了!”
林玲听后“扑哧”笑出声了,小丫头更是笑得大眼睛都只剩下一条缝了。
原来自从林侗爆料了赵端的“三国”的某些内容后,林玲、罗灵儿和杨流芳都被吸引住了。经常没事就往赵端这里跑,想更快地看到新的内容。这晚,林玲和小丫头知道赵端要写新章节,很早就”埋伏”着了,因此才有了上面那一幕。
第二日正午,杨流芳急匆匆的跑了进来。道:“赵兄弟,刘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