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吴用打破了沉默:“苏智伟,你看的历史书比较多,你知不知道王国维是怎么死的?”
“不是自投昆明湖吗?咳,为了国家的衰亡而死,世人惜哉!怎么?你问这个干什么?”
“那你一定知道他这次自杀不是第一次喽?”吴用接着问道。
“是啊,他前面还有一次,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是和那个罗……什么来着,相约自杀,可是最后被家人拦住……”
这时,苏智伟停止了自己的高谈论阔,因为他看到吴用正在从怀里抽出一个黄色的本子,是那种很古老的黄色,牛皮纸包裹的的秘密。
苏智伟和宋弃世的目光不约而同的转向了这本泛黄的本子。
苏智伟伸出右手想要这本本子,但是嘴里却说不出口,张着嘴,伸着手,行为婉若一个老者见到了平生所未见的希世珍宝一样!僵硬而呆若的仿佛这是一个什么禁物!
宋弃世也是呆在了那里。
吴用心想,不至于吧,有那么夸张吗!
“苏智伟,你的毛笔书法好,你能不能辨认一下这个笔记本后面的几页文字?”说着,吴用便把这个牛皮纸扔给了苏智伟,苏智伟双手接过,还说了一句:“小心,别弄坏它了……”
于是,他们就在一起仔细的研究这个笔记本,希望从中可以探询王降虎的下落,以及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看来看去,也没太发现什么重大的信息,只是知道了王国维第一次是因革命军撕毁优待皇室的条件而愤然自杀未遂。具体的是投哪个湖,这个还需要考证,另外,根据苏智伟的解释: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这十六个字意味深长,短小精炼,苏智伟说,这几个字是向世人道出了他自杀的原因。王国维所说“五十之年”表明他认为自己已过了壮年期,此时死生已无所谓,活着不过是在白吃粮食,当个行尸走肉,自己已经丧失了目标,无力再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了,理当一死了之。
“只欠一死”的“欠”字是指王国维因几年前革命军撕毁优待皇室的条件而愤然自杀未遂,心里上总觉得愧疚,好像欠了别人什么东西一般。
“经此世变”四字也许指的是1924年冯玉祥“逼宫”,将溥仪赶出皇宫之事;也许指的是北伐军在南方节节胜利,而此时《世界日报》刊登的《戏拟党军到京所捕之人》中有王国维的名字。
“义无再辱”是说王国维经不起也不愿再经受侮辱了。在王的心里,名节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大清帝国的臣子,眼看着皇帝被逼走,自己连辫子都将不保,以后还要受到党军小辈们的嘲弄,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况且当时“清朝遗老”叶德辉被北伐军先辱后杀,连早期的排满革命者“民国遗老”章太炎都被抄了家,王国维又将经受怎样的侮辱呢?面对这种情况,王国维选择了一死了之。
但是,真正的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吗?不是当事人,谁也说不清楚……
吴用的心里揣摩着。
这时,苏智伟将其用手轻轻的擦拭:“这可是历史的宝物啊!对史学的考证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我看还是把它送到博物馆去吧!”
“靠,苏智伟,你疯了,我好不容易才拿到它,你竟然要把它送到博物馆,我们还要根据他找到王降虎,我们的虎子的下落……”吴用眼睛死盯着苏智伟说。
“那我就负责保管这书吧,我怕你会把它弄坏,等我们找到事情的真相之后,我们在一起把它送到博物馆?”苏智伟双手护着那牛皮纸的笔记本说。
反正在自己的手上也是坏掉,就不如把它交给能保管好它的人,于是,吴用很快的就答应了。
“恩,对了,”吴用好像是发现了什么秘密似的,“你们说,这个牛皮纸的背后究竟是什么?难道真的是笔记的封面坏了,还是有人想故意掩盖这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