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声虫把装满水果的盘子端进到屋里去了,而袁若莺此时还愣愣地站在院子里发呆呢。应天龙见了便说道:“若莺小姐,在下应天龙。那日在知府衙门因遇紧急事情,未及与小姐细说根源,还往若莺小姐多多海涵呐。”
本就发愣发呆发痴的若莺,听到应天龙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话又是一怔。心想:这个人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呀?怎么一会儿前倨一会儿又后恭呀。刚才训斥起秀春来好不讲情面,逼问自己时更是咄咄逼人不容人喘息。怎么现在又是给自己献水果香茗的又是彬彬有礼地问话呢?怪、绝对的怪,嗯,我且顺话答音,倒要看看他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公子,哦,该称呼你王爷,适才小女子多有鲁莽,言语相犯之处还望王爷海涵呢。”
“哈哈,什么王爷不王爷的,我乳名叫小宝,今年整整15岁。若莺小姐若是比我大就叫宝兄弟,若莺小姐若是小于我那就叫我宝哥哥吧。哈哈哈,进得应天府第便算是一家人啦,以后若莺小姐但凡有什么事尽管说来,小宝应天龙我无有不应的。”
“哦,什么事王爷全都能应?”
“当然。”
“那就请王爷放了我跟秀春吧。”
“你们想走?行呀。不过敢问若莺小姐要去向哪里呢?”
“这就不需王爷操心了,只要王爷肯放我们走,小女子便千恩万谢了。”
“哈哈哈,按说我不该问,可是这里是苏州,而若莺小姐又是知府的千金,我应天龙就不能不问了。若莺小姐请想,你是你爹爹亲自送与我的,你若是回家你爹爹见了一定还会把你送将回来的。而若莺小姐若是想奔往他处,那我应天龙就更该问问了。如今兵荒马乱到处都是打打杀杀的,若莺小姐国色天香且鞋弓袜小行路不便,这去往他乡的一路之上难免有恶人相扰。此一去叫我怎么能放得了心呢?”
“不用你假慈悲,你只要放我们走就行。”秀春帮着小姐若莺以进为退地说道。没想到她刚一开口便被应天龙一声呵斥给吓到一边去了:“罗唣的丫头,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还不退到一边伺候你家小姐去。”
待应声虫把水果、香茗全都摆好后,应天龙对他说道:“你和那个爱啰唣的小丫头先出去守在门外,没我的话你们谁也不许进来。”
“是,少主。”应声虫应了一声,然后便又对秀春使了个眼色便走出了房间。
看到应声虫和那个唉多嘴的小丫鬟出去了,应天龙替若莺小姐拉过一把椅子说道:“若莺小姐请坐,来,尝尝这新鲜的果子。这些都是大山里的果子,在城里是极难见到的,即使是知府衙门想花钱也是买不到的。”
哼,他还挺关心我,对我还挺客气。不过弄这套糊弄小女孩的玩艺来哄骗本姑娘,你可就错打了算盘了。在本姑娘还不知你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的时候,本姑娘是绝对不会给你好脸色看的。所以若莺小姐站在一旁根本就没有动,而且依旧是板着脸没有一丝好脸色。
应天龙可不管这些,他拿起一个果子说道:“据说这种果子只适合女孩吃,若是男人吃了便会出现畏寒、脉象玄滑之症状。这是我摘这果子时有个山里人跟我说,他还给我讲了个故事。说是有个富家公子到山里游玩,看到这果子好看就非要人摘下了来给他吃。山里人说:这果子男孩不能吃,吃了会生病的。
可是那公子非要吃,身边的仆人们拗不过他,就只要给他摘下果子让他吃了。那公子吃完一个什么事也没有,就说山里人骗他,便让仆人继续给他摘果子吃。这回吃了没两个那公子便全身直冒冷汗,最后‘噗通’摔倒在地上了。仆人们赶紧把公子弄回家,他家的员外和安人见了吓坏了,便急忙请大夫过来给公子治病。
那公子很娇贵卧房弄得跟闺房似地,因为公子怕寒所以床榻挂了厚厚的帷帐,大夫把手伸进帷帐内按着公子细嫩的手腕给他号脉。号完脉以后那便对员外和安人说:恭喜、恭喜,令儿媳并无大碍,乃是身怀有孕啦。”
“呵呵呵,真逗。后来呢?”若莺听了应天龙讲的笑话后失态地笑了出来并随口说道。说过后若莺小姐便觉得自己已经失态了,便赶紧忍住笑闭紧了嘴巴。
其实应天龙讲的这个笑话一点都不好笑,只是若莺小姐平日藏在深闺之中,读的是四书五经,那听过这样的笑话呀。所以应天龙讲完便引得若莺小姐笑了出来。应天龙一见若莺笑了又向自己发问,便借题发挥地说道:“后来呀,我就跟那个山里人说:老丈,我摘这些果子是回家给一个漂亮姐姐吃的。那山里人听了便说:要的,女娃子吃这果子好,吃了这果子保准以后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水嫩。既然公子是给你姐姐摘的,那就多摘一些吧。哈哈,再往后吗,就是我把这些果子给若莺姐姐送来了。”
应天龙知道若莺小姐所问的“后来呢”这话的意思,可是他却偏要曲解话的原意如此说道,原因便是为了哄那若莺开心要与她继续地答话。
果然那若莺听了应天龙的话便又低头沉思起来:这厮难道真的想着我、关心我、喜欢我?不过他倒是挺会哄人开心的,那—、想必他便不会是个什么恶徒吧?听说恶徒都是用强的,可他一直都对我这般的客气,而且还从山里给我摘来这些果子,……
就在袁若莺发呆的时候,应天龙突然站起身面向北方低声吟道:“烽烟起兮男儿北望,热血撒兮驰骋疆场,驱鞑虏兮提枪纵马,保山河兮英雄担当。若莺小姐这首诗乃是我辞别师傅回到苏州时所作,词句中尚有缺陷还望若莺小姐不吝赐教。”
“好诗、好词,好气概、好担当。”若莺小姐听了应天龙低吟后一连说了四个好,而应天龙后面说的话却全然没有入耳,她完全沉浸于前面的诗句之中并细细地品味起来了。
“诗抒情、诗言志,诗是好诗,但要说此诗是你写的,却很难让若莺相信。试想能有如此胸怀之人,又怎会如此卑鄙地敲诈他人于前抢人儿女于后呢?有如此雄心抱负的人又怎会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呢?”
“若莺小姐说的好,只是有一点若莺小姐说错了,敲诈是真,但是抢人却情非得已。此事日后若莺小姐定会明白应天龙之心意。我今天来是想请若莺小姐帮着做事的,不知若莺小姐是否肯答应呀?”
“做事?什么事?”若莺此刻口气又变得冷冷地问道。
“因为战乱,大量居住在北方的大宋子民纷纷逃到苏州一带。目前朝廷拨给各州府的赈济灾民钱粮全都被贪官污吏贪墨了,没办法我只好一个州一个府的前去敲诈回来。现在应天府第已经收留了二十几万难民了,安置好这些灾民需要大量的人手,所以特来恳请若莺小姐相助。”
“你?收留灾民?二十几万人你还要全都安置好?”若莺小姐听了应天龙的话难以置信地一连问了三句。
“信与不信全在若莺小姐,这样吧,明天起若莺小姐便随处走走看看,凡事都等若莺小姐看了以后再做决定如何?”
未知若莺小姐是如何决定的,且看下一节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