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父也时常提及,文举叔叔乃真名士也。承业也什么敬佩孔叔叔之文才,以后有时间还请孔叔叔多多指点一二。”至于袁绍与孔融是否有交情,又或者袁绍说过此话,袁明无从考证,也不想考证。但马屁多拍,那肯定是没有坏处的。
“那我就称承业为贤侄了,贤侄所做的行酒令,狂放而豪迈,文采是连你文举叔叔也自叹不如呀!后生可畏也!”
“孔叔叔说笑了,那只是小侄酒后乱语,登不上大雅之堂!”连袁明自己都汗颜,李白的将进酒诗句,是袁明记得清楚而且印象深刻的唯一长篇诗句,这源于袁明前世的高中生活,在一次生日会中袁明喝得大醉,以至于晚上熄灯时,还在宿舍里很牛叉和同学的谈论李白酒后如何如何吟诗,不想被巡查的老师抓了个正着,第二天酒醒后,老师为表彰袁明对李白的敬佩之情,特地让袁明抄写李白的将进酒诗句五百遍,换做是谁,能不印象深刻吗。
你来我往,没多久孔融和袁明都喝得有些上头了。到这时候,袁明才知道今天的宴会,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青州历来匪患严重,孔叔叔可有良策?”
“贤侄,这说来就话长了。青州匪患严重不假,但青州之贫苦百姓却更多,加上连年灾荒,很多民众都是因为没有饭吃才误入歧途。融在北海当政期间也接济过很多饥民,无奈一人之力量,实乃杯水车薪。而朝廷又迟迟不能拨下银两用与治理.....”说到这孔融也满脸惆怅之色。
“青州匪患,真是难为孔叔叔了!小侄有一策,在时下可略微缓解一下匪患,不知道孔叔叔意下如何?”
“贤侄尽管说来!”听到袁明有治理良策,孔融是提起了几分精神。
“青州之匪,多是贫苦百姓。象今天一役中,贼寇所降约有五千之众,这不是个小数目,杀之有伤天理,不杀放他们回去难保他们以后不会在起来闹事,不放的话相信以北海之力也不好处理。”
“贤侄所言及是!”
“小侄想,这五千人,可让小侄带往冀州安顿,一来冀州略有的空地可将其安置,相信在冀州他们还不敢闹事,二来在冀州他们还可以抵御黄巾贼寇侵袭。”
孔融犹豫了一下,其实他也知道现在冀州剑拔弩张的态势,而袁明此举也略有借兵之嫌,但苦于青州之现状,孔融也只好答应。
“如贤侄所说,杀之有碍天和,不杀的话以北海之力确实不能让其安置,看来只能牢贤侄多多费心了,不过融实不愿看到他们背井离乡。”孔融很是难过的说道。
“孔叔叔也不必难过,等以后青州情形有所好转,他们还可以回来呀!不过小侄还有一事相求。”知道青州现在的窘境,袁明也是坐天起价落地还钱。
“贤侄还有何事?”
“子义乃青州东莱人氏,为人勇猛刚毅,由他统领这群降兵,可能成效颇大!”
“贤侄好提议,子义现并无官职,可随时征召。”
“有劳孔叔叔举荐,可能效果会更好!”
“好!贤侄就如你所愿,来!满饮此杯!”
由于身边没有小萼的服侍,所以回到辕帐的袁明是醉得一塌糊涂,而孔融一等官员更是醉得不省人事。
次日,很晚袁明才醒过来。得孔融举荐,太史慈入袁明帐下听令。能入袁明帐下,太史慈是无比高兴,一来可报袁明多次的相助之恩,二来也不负自身所学。实乃遇明主也,而孔融也很是高兴,青州的降匪解决亦!
而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回报:刘备玄德公来访!听到刘备来访,袁明也是吃了一惊,随之而然就联想到了关云长和燕人张飞,这二位可是三国的超级明星人物,想到等下就要目睹他们的风采,袁明也不由得紧张兴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