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乱战第一百一十六章国家?江湖?
“好嘞!我们听首长的!”一听说可以开汽车到东京,这些以唯恐天下不乱的兄弟们嗷嗷地叫道。
日本人慢慢地后退着,那些被摧毁的机械,只有暂时搁在那儿了。罗轹的神念扫视着小山包附近的动静,感觉到这次日本人是真的撤了,四周都没有成建制的部队了,至于有没有什么情报人员,那不是罗轹关心的事情。“兄弟们,我们不到长崎了,我们翻过这片森林,只需要步行三公里,森林外有一个小镇,我们在那儿找车开到东京去。”罗轹的想法是,到镇上随便找两辆车,然后开到东京去,至于那车是谁的,罗轹根本不考虑。
日本人慢慢地撤退着,罗轹与“天眼八盾”迅速地离开了小山包,进入了密林。虽然密林中步行也比较艰难,但对于罗轹和苏伯坚等人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
“首长,我以后想写一本回忆录,您不反对把您写进我的书中吧?”在路上,蒙童对罗轹说道。
“好啊!那样我就名垂千古了!只不过,你要实事求是哟!”罗轹应承道。罗轹曾经读过几本回忆录方面的书,但感觉到都非常虚假。回忆录,就是个人的历史,个人的传记,真实是第一位的,文采是第二位的,可惜的是,大多数人把这个原则搞反了。
“呵呵,首长,我保证,您没发现我随时舀着一个照相机吗?我的回忆录可是图文并茂地呢。”蒙童半真半假地说道。真的是蒙童确实背着一个照相机。假的是不知蒙童到底写不写。
“呵呵,蒙童,你还真是名实相符呢!”苏伯坚听见“照相机”一词,调侃道。
“大哥,是否名实相符,十年以后再说吧!”蒙童看了一眼苏伯坚和众兄弟,加快脚步向前赶去。
十分钟后。罗轹一行到了一个小针。虽然知道小山的另一面在进行军事演习,整个上午炮声不断。但日本人并不像国人那样好个热闹,所以这个镇子上的人依然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当然,罗轹一行也非常容易地到了一个小停车场,郝钢两拳将保安打晕后,一行人开出了两辆“巡洋舰”。
“呵呵,我还以为巡洋舰只出口到中国呢,原来日本也有。”一个兄弟感叹道。
“日本多山。国内这种车也是不少的。”另一个人解释着。其实,现代社会,越野车并不只是行驶在乡间公路或山区公路上。喜欢与不喜欢,可能是第一选择。
上了车后,罗轹感觉到一阵疲倦,交待了兄弟们行走地路线后,他竟然在车上睡着了。
“这人会不会是东方龙转世?”看着罗轹一行的表现,白宫一位对东方文化有所了解地将军玩笑似的说道。罗轹在长崎的行动。无论战斗或步行,都在总统一行的大脑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是个人物!”在罗轹有序地指挥大家撤退时,就有人感叹道。
“他为什么不到长崎找车而是翻山到那个小镇呢?”美国人搞不懂罗轹的行为。美国人知道,日本人在进入长崎的必经之路上,埋设了大量地炸药,至少可以将一百米长的道路一次性的全部炸上天。可是罗轹偏不上这个洋当。“难道罗轹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事实上,罗轹虽然有预示危险的能力,但并不知道进入长崎的路上埋藏着炸药,他只是觉得如果等日本部队全部撤完自己再行动的话,时间上至少还需要二十分钟,而进入长崎的路虽然要好走一些,但由于“观众”更多,他们地速度反而提不起来。所以,罗轹自然地选择了山后的那个小镇。
同样叹气和不解的自然是日本的鸟首相和军方了。正面接战,他们已经感觉到很难将罗轹消灭。所以特别寄希望于各种突然袭击。哪怕这种袭击的代价很大。日本人也在所不惜。罗轹,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日本的大敌。或者说是日本前进道路上必须消灭地“反派”人物,否则,日本会处处受到扯掣。
“沿路布置拦截,注意威力、隐蔽和突然!”看着罗轹翻山到了小镇上,日本最高当局下达了命令。鸟首相没有说出“不惜代价”四个字,他知道,与罗轹相比,哪怕派十万个士兵拦截,也未必是罗轹的对手。
“天眼八盾”是全能型的人物,所以他们看见罗轹睡着后,并没有叫醒这位兄弟般的首长,而只是加强了警惕和戒备,两辆车,沿着山丘间的公路,风驰电挚般地向佐贺方向开去。
罗轹的这辆坐车只有四个人,驾车的是龚奇,副驾位置上坐着苏伯坚,罗轹与扎西坐在后排。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和前路可能的风险,龚奇并没有再托大到只用自己的飞镖,在他地腰上,插着两只打开保险地手枪,在他的左脚边一支上好弹夹地冲锋机闪着幽蓝的光芒。苏伯坚自然也不会闲着,他的任务很重,他的警戒方向是前、左、右,所以除了手上一只枪在零点几秒内可以发射出子弹外,一身都是子弹和枪支,只要第一枪打不死他,真还不知道谁是这个“听风辩声”的射击王的对手。扎西的任务同样不轻,他到不是要防备子弹,而是要防备导弹和直升飞机,包括那总距离仅几十米突然从地底冒出来的杀手。
前面的开道车任务更为艰巨。那辆车由李达吾驾驶,同时他负责路面和路两边五米以内的地雷和炸药的侦察。在时速达八十码的前提下,李达吾既要开车又要负责侦察,任务不可谓不重。但谁让他是“排爆专家”呢,只有能者多劳了。副驾位置上坐着“全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