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星期后,徐班长找到秋林,告诉他不用再上常白班了,让他和小张一起,跟班倒。倒班!秋林没有想到,几年之后,自己还有机会,过上这种生活。
其实,徐班长就是不说,秋林也想和徐班长谈谈了。他希望能有自己的时间,办自己的事情了。
有一天晚上,秋林站完岗,吃了晚饭,在社区里溜达时,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看见一个老人,拿着扫帚,在小区的马路上,往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个饭盒内,扫灰尘。那个老人,秋林认识,姓杜,是个离休干部,听说以前职位不小。过年过节时,总有人开着车给他拜年。
秋林来不久,但是对社区内的人员,早就在私下里进行了摸底。对于这些潜在的,有可利用价值的,他特别留心,特别殷勤。秋林的热心快肠,给这些人,留下了好印象。没有人知道,其实,这都是秋林装出来的。
看着杜老一个人在做这种埋汰事,秋林连忙快步上前,帮着老人干这些事。他一边干一边忍不住问老人:“您扫地干嘛,不是有社区保洁员吗?难不成您想当老雷锋。”杜老人很开通。秋林在他面前说话,也很随便。
其实,这也是秋林装出来的,以前,他对当官的,总抱有敬畏之心,很难把他们当做普通人看待,刻刻板板的只知道尊敬,不知道击碎这种敬畏之心,把他们当做特殊的普通人看待,拉近彼此的距离,用心和他们交往。当官的也是人,也需要朋友,在场面上他们一本正经的,原本就很孤独,因此,在私底下,他们更愿意和人交朋友,当然不是那种相互利用的朋友。只要你被他划定为朋友圈内之后,有好些事情,不用你开口,他都会替你提供最大的便利。巴结人,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他的最高境界就是,你明明在巴结,却让人看不出来,以为你是他可信赖的朋友。
秋林以前并不知道怎样巴结人,这一段时间,他开窍了,想明白了。
官场也好,商场也罢,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学问!
秋林开始用心‘做人’了。
“呵呵呵,老了,想学也学不动了,只是自己给自己找乐子。小秋,你扫地的时候注意,要把这些浮土帮我装进盒子里。”杜老一边说一边在一旁指点。
“您要这些土干嘛?”
“养花啊。你瞧我那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漂亮不?”顺着杜老手指的方向,秋林看见,家住一楼的杜老家中,满园的菊花,开得正艳。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秋林假装着情不自禁的吟诵着。和有身份的人交往,不能太下里巴人了。看着杜老家中的满园菊花,秋林临时恶补,抢记了几首关于菊花的诗句,就等着找机会甩包袱呢。杜老给了这个机会,他不可能放弃。
“哦,看不出来,你会这首‘反诗’。”杜老的眼睛开始发亮。
“比起《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来,刚才的那首,已经很委婉了。”
“哦,不错,不错。”杜老正准备开口,继续往下问。却听秋林问道:“杜老,您养花需要土,直接对我说吗,我帮您去弄。”
秋林知道自己的几斤几两,他怕杜老细问下去,自己露馅,连忙岔开话题。
“现在在城市里,弄点养花的土,不容易啊。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出门不方便的老年人……”杜老很是感慨。
“就这事啊,您等着,我这就给您想办法去。”秋林一听,放下手里的活,二话不说的,就跑开了。这种小事,他最会办也最乐意办了。刚才,自己‘腰里别着个死耗子冒充打猎的’已经忽悠了一把,他要见好就收。
“这个年轻人,不错,心眼好,还很有才气。”看着秋林匆匆离去的背影,杜老对于秋林的印象,有很大的改观……
好些事情,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拎着塑料袋子,在小区内晃荡了一圈,一无所获后,秋林才发现,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得很多。小区绿化带、花坛里的土壤,有环卫的关着,不让动。其他的地方,全是他妈的水泥地。
呵呵呵,原来,在现代的城市里,找一片泥土,真的很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