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不太好办,有些事情让秋林颇费脑筋。
比方说公司最近要减人增效这件事。
车间里先搞了个摸底调查,要各个班组先上报一个名额。风声传出后,弄得班组的人个个自危,纷纷到秋林面前搞小动作,找秋林谈心。有几个还“谈心”谈到了秋林的单身宿舍。面对着他们手中的大包小包,秋林强行压制住诱惑,没有收。看着又被拎出门的礼物,秋林恨不得从他们手中抢过来留下。但是听他不敢。他知道那些东西都是定时炸弹,是火星,沾不得。
正当这个关键时刻,老史又抢了个风头,干出了一件轰动的事。
但是,这件事,让秋林不能站在旁边看笑话了。他笑不出来。
那天晚上,秋林在家看书(最近一段时间他很少出去了)。老史找来了。他进门时,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秋林一看便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出于礼貌,秋林还是把老史让进了屋。陪他坐着。
老史先说了不少赔小情的话,对以前同秋林在嘴皮子上的纠纷做了自我检讨,而后开始向秋林诉苦,挑拣着最可怜的地方说自己家的状况。秋林知道他的话有许多夸张成分,但并不指出,他想多看看老史的拙劣表演。这样会让他心情好些,这一段时间被减人增效工作闹腾得心烦意乱的,他也需要调剂一下,老史此刻充当了调节器的作用。
绕了一个大圈子,老史欲将话语转到正题时,秋林打断了他,不让他继续下去。他替老史说出来了。老史见他明白自己的意思,也不多啰嗦,放下东西要走,却被秋林拦住。秋林把东西还给老史,让他带回去,对于老史的情况,他会斟酌考虑的。但是,东西绝不能收。老史和秋林;两人相互的推脱了几次,最后,老史看他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坚持,拎着东西走了。临出门时,他嘴上还一个劲的夸秋林是一个好人,秋林是一个好领导!
“我是好人吗?只怕到时候结果出来后,没有人会说自己是好东西了!!”老史现在是在给自己戴高帽子秋林明白。
人在涉及到自身利益时,都会变得灵活和善于变通,老史也不例外!
事情至此,原本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是生性多疑的老史,看到班组的同事,一个个轻松欢笑的脸,他有些坐不住了,胡思乱想了一番后,他得出了结论:秋林一定是把自己报上去了!要不他怎么不收自己的礼物呢?世上哪有不偷腥的猫?!
一想到这,他百分之百的肯定了自己的推断。他沉不住气了。
“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活!”老史抱着拼个鱼死网破的决心,到车间大闹了一场。告秋林营私舞弊,假公济私对他这样的老同志进行打击报复。
车间领导闻讯老史理由时。老史说秋林暗地里收受他人的礼物,没有收自己的礼物,他嫌少。着就是最好的解释说明。
他的理由让人乍舌?原来,不收受礼物也可以成为过错?!!
好在车间里的领导知道老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不愿意对他多费口舌,就把秋林上报的名单告诉了老史。秋林报的是老班长!这也是老班长自己的意思。反正是快要退休的人了,早几个月晚几个月都一样。
老史知道错怪了秋林,却死不悔改,硬说秋林收了班组职工的礼物。是什么样的礼物怎么样的东西,有鼻子有眼的。他说得言辞灼灼,不由的人不信。没办法,车间主任一个电话把秋林叫到了办公室,要秋林过来对质。
秋林听明原委,一阵阵苦笑。那些礼物是他自己买的,准备过几天,过节时,和何媛一起去拜会未来的岳父岳母的。两个老人都是大领导,什么样的好东西没见过。第一次上门,秋林也不能太寒酸了。他咬着牙买了一些高档礼品,放在家中。没想到,居然成了自己受贿的罪证了!!你说冤不冤?!
说明了情况,车间主任把老史训斥了一番,赶出了办公室后,单独把秋林留下了。
“你小子一个人,买那么好的东西干嘛?怎么,准备送人?”车间主任试探着问。
“嗯。准备过节时去看望一个叔叔。”秋林实话实说。
“叔叔?!什么叔叔,用得着你这么破费?!”车间主任还在追问。
“哦,呵呵呵……”秋林察觉出其中试探的成分。他不直接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