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白萝卜、白糖、醋各适量。
制用法:将鲜白萝卜洗净切丁,拍碎,加白糖及醋腌半小时后即可食用。
适应症:适用于肉食积滞,喛腐吞酸,呕吐食物。
5。姜醋煲木瓜
组成:醋五百毫升,木爪五百毫克,生姜三十克。
制用法:将木瓜、生姜洗净凉干,与醋同置瓦煲内,煲好后分几次食。
适应症:适应于饮食不节所致之呕吐酸腐,院腹胀满,喛气厌食等。
6。醋调姜末
组成:生姜末三克,醋少许。
制用法:生姜末加适量水,煎煮,然后加醋少许,趁热服下。适应症:
适应于过食鱼腥、生冷瓜菜果实所致之厌食呕吐,恶心腹胀。
7。葱姜糯米粥
组成:生姜三至五克,连须葱白五至七根,糯米五十至一百克,醋十至
十五毫升。
制用法:糯米淘净后与生姜入砂锅后煮一,二沸,加葱白,待粥将成时,
下载
加醋稍煮。乘热食用。适应症:适应于脾胃虚寒或体虚外感风寒之恶心呕吐,
厌食。
8。蚕茧汁蒸鸡蛋
组成:蚕茧十个,鸡蛋一只。
制用法:蚕茧加水煎汁,再打入鸡蛋,蒸服。
适应症:适用于脾胃虚寒之呕吐。
9。芹菜根鸡蛋茶
组成:鸡蛋一只,鲜芹菜根十克,甘草十五克。
制用法:芹菜根与甘草加水共煎,沸后以汁冲鸡蛋,服之。
适应症:适用于反胃呕吐。
10。红背菜炒鸡蛋
组成:红背菜一百五十克,鸡蛋一只,花生油适量,盐少许。
制用法:将花生油置炒锅内,稍热加入红背菜、鸡蛋(打碎),用猛火
炒熟,加盐调味食之。每日二次,连服数日。
适应症:适应于消化不良所致之呕吐,腹胀,嗳腐吞酸。
11。生姜鸡蛋面粉糊
组成:生姜一百克,面粉三十克,鸡蛋清二只。
制用法:将生姜捣烂,与面粉,鸡蛋白混合,敷于胃部。
适应症:适应于脾胃虚寒性呕吐。
12。鸡蛋壳粉
组成:鸡蛋壳一只
制用法:将鸡蛋壳焙于,研细末,开水送服。
适应症:脾胃运化失职所引起的上吐下泻。
13。蓬蒿菜蛋清汤
组成:鲜蓬蒿菜二百一十克,鸡蛋清三只,麻油、食盐少许。
制用法:鲜蓬蒿菜加水适量煮汤,将熟时加入鸡蛋清,再煮片刻,加麻
油,食盐调味,佐餐。适应症:适用于食积腹胀,呕吐酸腐,厌食暖气。
14。消食鸡蛋羹
组成:山药、莲子肉、麦牙、槟榔和茯苓各十五克,山植二十克,鸡内
金一只,鸡蛋一只,食盐或白糖少许。
制用法:山药、莲子、麦芽、槟榔、苻苓、山楂、鸡内金共研细末,每
次取五克,加鸡蛋搅匀蒸熟,加食盐或白糖食之。每日一至二次。
适应症:运用饮食失节之呕吐腹胀,暖腐吞酸。
【拔罐疗法】
1。取穴:中脘、膻中,肝俞——胃俞范围内压痛反应点、内关(交替)、
足三里(交替)。
治法:可采用单纯罐法、留针或出针罐法(孕妇针法刺激宜轻,体质弱
甚者不用针罐法),涂药罐法(孕妇和代谢性中毒,如尿毒症、酮中毒者忌
用)、敷姜罐法等。若属虚寒型呕吐者(症见院胀不舒、时呕时止,肢体欠
温,倦怠乏力,面色白等),可于中院和背部敏感点上配合艾条或采用姜
艾炙罐法,其他穴位施行单纯罐法。均留罐十至十五分钟,每日一次。
2。取穴:中院。
治法:于进食前采用单纯罐法(但吸力不宜过强),上罐后即可进食,
食后十五至二十分钟起罐。连续使用本法数天后,若疗效有所降低,可加用
棉球饱蘸百分之七十五酒精或白酒塞双耳孔,或于足三里穴(交替)施行单
纯罐法或敷姜罐法(本法适用于妊娠呕吐者)。
疗效举例:
王某,女性,二十四岁。首胎妊娠二月。一周来,恶心呕吐,不欲饮食,
每餐只吃少量粥和酸菜,吃后不久则吐出大部分,每天需静脉点滴高参葡萄
糖溶液二百五十毫升。为此,医者嘱其丈夫在病者进食前在中院穴施行拔罐
术,上罐后即缓慢进食,食毕十五分钟左右起罐。首次治疗能吃进一碗稀饭
和少许酸菜不再呕吐“如此每日二餐,连续治疗八天,前五天进食后偶有少
量呕吐,需加酒精棉球塞双耳孔,未使用其它疗法。停用本法后半月内,虽
食后有轻度恶心,但再无呕吐出现。
【脐疗法】
1。药物:生姜、半夏各适量。
制用:半夏研细末,与生姜共捣烂,或半夏末用生姜汁调成膏,敷于脐
部。治寒性呕吐。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一九九○·十二·二十五。
2。药物:火葱、胡椒、枯矾各适量。
制用:上药共捣烂,炒热。敷脐腹部,用于胃肠炎所致的呕吐。
来源:《穴敷疗法聚方镜》
3。药物:吴茱萸适量。
制用:烘干,研为细末,用醋调成膏,敷神阙穴。
疗效:治疗二十例小儿消化不良引起的呕吐,止呕效果良好。快则于敷
药后三至四小时左右吐止,绝大多数于二十四小时内停止呕吐。
来源:《中医外治法集要》备注:有的选加1绿豆;2生姜;3大葱。
4。药物:鲜生姜适量。
制用:将鲜生姜切厚片;若没鲜生姜,可用于生姜,开水浸软。敷神阙
穴和内关穴。疗效,治疗妊娠期恶心及轻度呕吐三十多例,疗效非常满意。
来源:民间验方。
备注:也可用于防治晕车及异味所致的呕吐,内关穴在手腕内侧,离腕
横纹二寸。
5。药物:生葱头一把。
制用:捣烂,放食盐少许,蒸熟成饼。敷于脐中。良久呕可止。
来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