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_医治小常识-奇方妙术_奇书网
返回

医治小常识-奇方妙术

首页
第28章(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穴,胶布固定。用于寒湿泻。

出处:民间验方。

49。肾泻散:吴荣英、补骨脂、五味子、生硫磺各三十克,带根须葱白十

根。葱白切碎,余药共为粗未。将上药放铁锅内,加黄酒适量,炒热,纱布

包裹,热熨神阙穴,每次三十分钟,每日一至二次,一剂药可用三天。用于

五更泻属脾肾阳虚者。

疗效举例:周xx,男,四十岁,一九九二年四月五日初诊,五更泻了

年余。患者每于晨起六时许即腹痛欲泻,泻后痛止或痛减,大便时稀,小腹

怕凉,喜温,舌质淡,苔薄白,舌边尖有瘀点,脉细弱。证属肾阳不足,夹

瘀为患,用肾泻散加生蒲黄,五灵脂各十五克,如上法用之,用药四剂痊愈。

半年后未复发。

50。久泻膏:生黄芪、补骨脂、乌梅炭、五倍子各三十克,米壳、肉桂各

十五克,川连、冰片各六克。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取三克,用生姜汁调

成膏状。填敷神阙穴,用伤湿止痛膏或肤疾宁膏固定,三夭换药一次,用于

久泻。

疗效:治疗顽固性腹泻三十余例,无一不效。

51。胡椒未九克,生姜汁少许,调成稠膏状,敷于脐部,布带包扎固定;

每日换药一至二次,以愈为度,用于寒泻。

出处:民间外治法。

52。胡椒未三克,饭团少许,拌匀,制成饼状,贴于脐部,每日换药一至

二次,连续数日,以愈为度。用于寒泻。”

出处:民间外治法。

53。透刺神阙法:取三寸毫针从天枢穴(脐旁开二寸)皮下进针,针尖向

脐中方向斜刺二至二点五寸深,持续缓慢捻转三至五分钟起针,每日一次,

用于急慢性肠炎、慢性肠功能紊乱等疾病所致的腹泻,有显效。

疗效举例:王某,五十四岁,医生。患慢性肠功能紊乱已二十余年,虽

经多方治疗时愈时发,发时日解大便八至十二次,稀薄带有少量粘液,伴腹

痛腹胀,纳差。用上法并加刺双足三里,翌日大便二次,成形。依法继针六

次,病愈停针。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一九八三·六·封底。

备注:本法治脱肛效亦佳。气海透神阙可治膀胱炎,痛经。

54。蚯蚓五条,陈艾六片,米醋适量。将陈艾用醋灸过,然后与蚯蚓共捣

烂如泥,再用火烘热。趁热敷于脐眼上,用布盖扎,每日换药一次,连续数

日,以愈为度,用于腹泻。

出处:民间验方。

55。葱白根适量,黄丹少许。将葱白根洗净,捣烂如泥,入黄丹和匀为丸。

敷于脐部,布带包扎固定,每日换药一至二次,连续数日,以愈为度,用于

水泻。

出处:《常见病民间传统外治法》。

56。神秘万金膏:草乌、川芎、大黄各十八克,当归、赤芍、白芷、连翘、

白芷、白蔹、乌药、官桂,木鳖子各二十克,槐、柳、桃、桑、枣枝各十二

克,(一方加苦参、皂英各十五克,一方加苏合香零点九克,名万应紫金膏)。

将上药细锉,用麻油一千克浸药一宿,用火熬至药焦色,用丝绢滤去渣,将

油再入锅,以文武火熬至滴水成珠不散为度,后入乳香,没药末各十二克搅

匀。摊贴脐上,用于泄泻和痢疾。

(bsp;备注:本方贴患处可治疗风寒湿气所侵、跌打闪创伤损、一切疼痛,并

治一切无名肿毒;贴背心可治疗哮喘咳嗽;贴太阳穴可治疗头痛眼疼。

出处:《膏药方集》。

57。丁香三克,大椒六克。研极细末放膏药中,贴脐中。用于水泻。

出处:民间验方。

58。葱、姜各适量,黄丹(如豆大)一粒。把葱、姜打烂、入黄丹和匀。

纳入脐中,外贴膏药。用于水泻。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资料》。

又方:葱白根捣烂,加入黄丹为丸,放脐上。

59。丁香、白芍、甘草各等分。研细末后,用唾液调和如饼状,敷于脐上,

外贴膏药保暖。

出处:民间验方。

60。硫磺、丁香各二克,白胡椒一点五克,绿豆粉四点五克。共研末和匀。

将药末少许敷在脐上,外以膏药封贴。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61。酒饼丸适量。研成粉末,以醋调成糊状,敷脐部,外盖纱布,胶布固

定,每日一次,五至八小时后去掉,同时禁食,有脱水及酸中毒者,给予输

液及纠正酸中毒。

出处:《广西赤脚医生》一九七六·六。

62。大蒜一至二枚,连皮放热灰中煨熟,去皮捣烂,纱布包裹,敷神阙穴。

局部有烧灼感,并且皮肤发赤时去掉,一日一次。

出处:《中华药学杂志》一九七六年十二期。

备注:大蒜治泄泻许多医籍均有记载,如《千金方》以大蒜须捣脐中,

《增广验方新编》取大蒜须同银珠同捣敷脐等。现多煨熟后再用,以减少对

皮肤的刺激,延长敷药时间。

63。生姜、大葱、大蒜各六十四克。木鳖仁十五克,穿山甲十克,乳香。

没药末各九克,丁香一点五克。前五味用麻油熬,黄丹收膏。将后三味糁入

膏内,敷脐上。用于夏日泄泻,敷之即效。

出处:《理沦骈文》。

64。鲜石榴果皮二十克,捣成泥状,敷于脐部,外盖锡纸、纱布,胶布固

(bsp;定,二十四小时换药一次。

疗效:治疗腹泻二十四例。一次痊愈十二例,二次痊愈五例,三次痊愈

四例,好转三例。

出处:《河南中医学院学报》一九七七·四。

65。五倍子(炒黄),干姜各十克,吴茱萸、公丁香各五克。共研细末,

备用。每次取十克,用温白酒调成软面团状,做成直径五厘米的药饼,敷脐

部,胶布固定,晚敷晨揭,每日换药一次,连用一至八次。用于腹泻。效果

较好。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