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唐三藏_西游新编_奇书网
返回

西游新编

首页
第三十一章 唐三藏(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长安洪福寺

转世后的金蝉子正在禅房打坐。这金蝉子转世后幼时遇难,被金山寺方丈收留,自幼剃度,法号玄奘。此时他报了父母之恩,了却了凡尘俗世,全心向佛。

观音菩萨收拾心情,离了五指山,此时人烟已众,菩萨隐去身形,循着金蝉子转世时所留的印记一路寻到长安,却见洪福寺顶隐现道道佛光,知道是金蝉子所在。降下莲台,出现在玄奘身前,静静等待。

玄奘打坐完毕,张开眼睛,却见一个浑身发出淡淡佛光的女子端坐莲台之上,一张似白玉雕成脸正望着自己,脸上挂着和熙的笑容,正是观音菩萨。身后立着行者惠岸。玄奘凡缘一了,前世记忆已然恢复,见观音到来,心知其来意。当下行礼,淡笑到:“累菩萨久候,玄奘惶恐。”

观音菩萨道:“师兄客气,我之来意,想来师兄已知了。”玄奘点点头,表示知道,又说道:“金蝉子已是过去,如今既已转世,如何当得师兄二字,当真让弟子惶恐,菩萨称弟子法号便是。”菩萨见玄奘眼神坚定,心知其已经抛开了过往一切,心中已无挂碍,日后成就绝不下于如来佛祖。心想:佛宗有如此人物,如何不兴。默默注视玄奘片刻,玄奘却安之若素,菩萨笑道:“如此,就依道友所言。只是取经之事却是非玄奘不能成。”玄奘自嘲道:“不成想我这苦修十世的真元竟还有此作用。”

菩萨也不多言,只是静静看着玄奘,玄奘见了,轻轻一笑,道:“明日我配合菩萨便是。”观音菩萨点点头,闭上双目,不再说话。玄奘见菩萨不再说话,走到窗前,出神的看着庭院里的几株古松,不知在想什么。

第二天,唐太宗正与群臣商议国事,却见殿外金光大盛,将大殿染成金色,殿外传来一阵阵惊呼之声,唐太宗见此异像,心中好奇,当即领着群臣走出殿外。只见,殿外守殿卫士跪倒在地,仰头看天,满脸兴奋。太宗抬头看了看天空,登时目瞪口呆。

只见天空之上,一名隐隐看来是女子的人一袭白袍,手捻一支金莲端坐在金色莲台之上,身后无边佛光射出,照耀大半个长安城,又有无数天花掉落,在空中飘荡一阵,化为点点白光星散。身后站着一个手持仙剑、身穿行者袍的俊秀青年。两人越降越低,离得近了。隐隐有梵音吟唱,让人闻之一种庄严肃穆之感由然而生,心生敬意。众人竟生出不敢正视两人的感觉,似乎连正视两人都是对二人的亵渎。待那两人来到太宗身前时,无穷威压发出,群臣中立时有许多文官不由跪倒,一众武将却久经沙场,竟顶住压力,团团护住太宗。

太宗终是一代绝世帝王,非常人所能比,竟是站得笔直,朗声说道:“不知道是哪一路神仙到此与李世民开此玩笑?”

来的正是观音师徒,观音见太宗如此风采,也不禁心生敬意,拈花微笑,一时间地上竟生生绽放出无数朵金莲,一阵阵檀香散发,闻之心旷神怡。直似人间仙境。那无穷威压也消失不见,似乎从未出现。观音开口说道:“贫尼乃是普陀山紫竹林观世音菩萨,今西方灵山佛境之主我佛如来闻得中土世人为浮华所迷,堕入贪、嗔、痴、怨之中无法解脱。今有三藏真经,可渡世人。我佛慈悲,欲渡世人,故奉如来法旨前来中土挑选有缘之人往西天取经。惊扰之处,尚请见谅。”语音柔和,让人闻之似喝了百年醇酒,心中那种爽洌无以言表。

太宗闻言,因观音庄严法相而生出的好感消失无踪,脸色微沉,心中暗恼。作为一国之君,身旁自也有奇人异士,对佛道之争也多少知道一些。几百年来道门式微,对佛门处处忍让,不敢正面冲突。此次佛宗遣人以如此声势出现在皇城之内,太宗如何不明白佛宗的意图。他是要告诉世人,如今天下,佛门独尊,信我者昌,不信我者亡。然佛门中人据有良田无数,寺中僧侣不事生产,不纳赋税,只知劝人出世以修来世,不知多少人因信佛而抛弃妻子,弄的骨肉分离。佛门于国于家都是有害无利,太宗忌之已久。

太宗乃是心高气傲之人,当即便想发作,旁边魏征看出太宗心意,连忙偷偷拉了拉太宗衣角,太宗只好忍住。忍住心中怒气,强笑到:“不知道这有缘人如何选择。”观音微笑道:“我有佛祖所赐法器,遇到有缘人则会自鸣。只是却需麻烦陛下颁下旨意,招天下有德高僧前来。”太宗听了,才明白佛宗的高明之处,圣旨一下,天下百姓皆会以为朝廷支持佛宗,佛宗声名更盛,日后佛宗在中土传道会更加容易,佛宗在中土势力终会超越道门,取代道门在中土的地位。

可明白归明白,此时的形势却由不得太宗不答应。殿下群臣许多不明真相,听得观音所言,纷纷向太宗请旨。望着殿下纷闹的群臣,太宗摇摇头,长叹一声,挤出一个字,“准!”说完,深深望了观音一眼,转身而去,诸将也随太宗离去。

观音菩萨却始终微笑如一,脸上未有丝毫变化。

当日,太宗下旨,招天下僧侣入京,观音显圣之事传遍天下。一时间,佛宗声名大振,便连深山野地之民,也知佛宗之名。信佛之人剧增。

不久,天下有名僧侣齐聚长安。

玄奘缓缓地走在通往皇城的大街之上,一袭朴素的月白僧袍穿在身上,手捻佛珠,俊秀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一股超凡逸尘之感油然生出,站在众僧之中却泾渭分明。进了专供挑选僧人的大殿,菩萨端坐莲台之上,惠岸仍是静静站在菩萨身后。两个紫漆托盘摆在大殿中央,上面各摆放着一件东西。左边是一件七彩的袈裟,正是随了自己多年的锦澜袈裟,右边摆放的一根九环锡杖,正视自己亲手所制之物。感应到主人的到来,两件宝物缓缓飞起,飘至玄奘身前,发出耀眼的光芒。伸手接住两件宝物,玄奘笑了。

众僧见玄奘接了宝物,不管心中懊恼的还是诚心祝福的,皆躬身行礼,缓缓退出大殿。玄奘与菩萨对视,相对微笑,不语。

次日,太宗下旨,奉玄奘为三藏大法师,为太宗御弟,赐紫金钵盂,通关文碟,即日启程,往西天取经。玄奘受了圣旨,携带换洗衣物与几件紧要物事,身穿月白僧袍、骑着一匹白马,在群臣相送之下出了长安,往西天而去。

出城数里,在一小山坡上停下,回首望着雄伟的长安城,默默无语。西行之旅路途遥远,山高水远,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方能回到这片令人心醉的热土。

整理衣衫,翻身上马,玄奘不再停留,拍马而去。越行越远,终于,一人一马消失在地平线上。

西行之旅开始了。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