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_重回之风云路_奇书网
返回

重回之风云路

首页
第21章(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亲匀痪屯霞依戳恕?br/>

何本志对此毫不介意。林海的本事何本志是自始至终看在眼里。弄出了这么些别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不说,连县委庄书记,郝政委,范厂长这些人对他都客客气气的。

他说:“做大事我比不上林海,只能干些具体事,早晚有一天要给他打下手。”

(作者说明:七十年代,公社和县之间还设有“区”一级机构,为了减少层次,特予精简。)

第二十四章温柔的小手

时间在人们一片的忙碌中进入了五月底,一年一度的双抢开始了。这是农村每年第一等的大事,因此一切事情都要为双抢让路。牵涉一年生计,谁也不敢大意。副业队也只留下了勉强能维持运作的人,就连中小学都放了假。

林海,王晓燕和许亮也自觉的回到了十队参加双抢。

与往年不同的是,光明大队的其他干部们,今年双抢时都没有回到自己家所在的生产队去参加劳动。因为今年的收和抢之间是一个历史的转换。

双抢就是抢收抢种。光明大队这一带主要的任务就是把小麦收回来,把水稻插下去。

林海三人在学校时也在附近农村参加过双抢,不过就是早出晚归的割割麦子。而这次作为农村的一员亲临其境,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真正的农忙。

在这个季节,农村的伙食也发生了变化,几乎每一家都把最后的存粮拿出来了。主食都是以干的和细粮为主。孟凡英一日三餐做的不是米饭就是白面馒头,每天都开一桶罐头往菜里放。这是林海他们下乡几个月来吃得最好的一段时间了。

虽然吃得好,但体力的付出却更大。

一般情况下,双抢期间早上天刚蒙蒙亮就要下地,七点钟左右回家吃早饭。七点半再下地,十二点吃完饭,接着又去干活,一直到天黑才能回来吃晚饭。晚饭后整个生产队的人全部都要集中在晒场打麦子,通常要干道半夜十二点以后。一天下来都是体力活不说,还只能睡几个小时。农活熟练的壮劳力一般都是犁地耙田,开渠放水和挑麦子。林海干他们干这些活都不行,只有和其他人一起割麦运麦、薅秧挑秧。

开始两天林海还能挺得过去,到后来就是凭毅力咬着牙在干了。他叫王晓燕和许亮要量力而行,不要累坏了身体,可是自己却丝毫没有放松。要说林海缓着些干也没什么,社员们也不会有意见。但他知道实际上身后会有很多双眼睛看着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就是玩了命也不能退缩。

可毕竟林海的生理年龄只有十七岁,每天这么干下去,眼见着人就一圈圈的廋了下来。

其实累还好说一点,最要命的是困,原地站着都能睡着。

晚上打麦子时,最累和最危险的活就是往脱粒机里送麦子,林海坚决要求把这个活抢到了手。主要原因就是这个活是两人轮换着干的,每半小时一替,每次被换下了的林海就跑到麦堆的下面倒头就睡,到要换人的时候,许亮或王晓燕就来叫他。

脱粒这个活最大的危险就是怕把麦秸把手带进去,这种事几乎年年都有发生,所以干活的时候绝对不能戴手套。林海的手皮嫩,开始还没有注意,到收工后跳到小河里洗澡时,才发现手掌里扎了很多刺。开始他挤出了几根碍事的刺就没在意了,第二天晚上照样去脱粒。可过了两天后手掌就肿的象馒头,拳头连一半都攥不拢,一碰东西就钻心的痛。队长坚决不让林海干活了,可他戴了一双手套照样下地去挑秧挑麦子,虽然肩膀嫩挑不了不了多少,但社员们看着他那双带着手套的手和被担子压弯了的腰,眼里都充满了敬佩。

趁吃午饭的间隙,王晓燕把林海按着坐好,和孟凡英一人握着林海的一只手,滴答着眼泪用拿酒精消过毒的缝衣针,一根一根的往外挑刺。林海开始疼的呲牙咧嘴,到后来发现如果集中精力去感受那两双温柔的小手的抚摸,绝对可以起到止疼的作用。专心致志的二女全然不知林海在重刑之下居然还想yy了。否则的话至少王晓燕会一针穿透他的掌心。

由于开始实行了竞赛的原因,除了割麦外,自家责任田里的活基本上都是自己人来干,所以今年犁地和插秧的质量比往年要好的多,肥料也给的很适量。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在耕牛和农具,水源管理的使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经过干部们的努力把这些事情都临时处理了,没有造成大的矛盾和耽误农时。但怎样使之规范化,确实是下一步要重点完善的工作。

双抢结束后,林海本来想马上回平阳去一趟。一方面想回家看一看,更主要的是想把这边的情况向地委书记宋汉杰汇报一下,再想办法看能不能弄点化肥回来。因为社员们提出来要化肥的量比较大,原来那点计划指标供应根本就不够用。这一季的粮食产量对林海和光明大队来说都是及其重要的,如果因为化肥不足而受了影响,那就太不划算了。

不过林海现在还不敢立刻就走。

倒不是工有什么作放不开。大事已完成,小的方面自有大小队干部们操心,自己管多了反而会添乱子。对这点林海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